尿素到底是怎么用来养牛的?每个养牛人都应该懂

用尿素养牛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且属于比较成熟的养牛技术,特别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流行。尿素呈白色结晶状,易溶于水,无臭而略有苦咸味,而且方便易得,价格低廉。原理就是用非蛋白氮饲料产品来代替部分植物蛋白,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补充源。

尿素到底是怎么用来养牛的?每个养牛人都应该懂

肉牛饲喂尿素主要是依靠瘤胃中微生物将其转化为菌体蛋白,满足育肥肉牛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数据表明,尿素中的氮可提供相当于7倍量左右的大豆饼粗蛋白质中的氮。假如一头成年牛一天喂50克尿素,就相当于350克左右豆粕所提供的氮。不过尿素代替部分植物蛋白是可以的,但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会引起牛尿素中毒。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注意事项:

1.首先要注意用量。育肥肉牛每天饲喂精饲料量一般是按照育肥牛体重的1.2%左右计算,体重越大饲喂量越多;在育肥肉牛精饲料中能量饲料如玉米约占70%左右,蛋白饲料如豆粕、棉粕等约占23%左右,饲喂尿素后可以减少蛋白饲料的用量,但牛瘤胃内的微生物在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时需要大量消耗大量碳水化物,要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喂量。原则上,尿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占混精料的2%或不超过总干草谷物日粮的1%。尿素的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它的利用效率受到饲料中各种成分、瘤胃的pH值等的影响,在肉牛育肥的实际生产中,一般体重在350~500千克的育肥牛,每天饲喂50克左右的尿素是适宜的。

2.由于尿素需要依靠牛瘤胃内的微生物进行消化并合成菌体蛋白,因此6月龄以下瘤胃机能尚未发育全的牛不可使用,此外患有胃肠菌群失衡的成牛年同样不可使用。使用尿素养牛时一定要让牛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由少至多逐渐进行添加,使牛有7-10天的适应期,每天的喂量应平均分配在全天的日粮中。

3.禁止空腹饲喂尿素,应先喂一些干草,然后再喂含有尿素的饲料,这样做也是避免尿素进入皱胃出现中毒。

4.尿素在饲喂时要混拌均匀,混拌不均匀和过量也会造成中毒。一般在夏季饲喂尿素后1.5~2小时内不要饮水;冬季饲喂尿素后2~2.5小时内不要饮水。

如因使用不当造成育肥牛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厌食、流涎、呼吸急促、肌肉震颤、行动失调、强直性痉挛,甚至昏迷等。发生中毒后应及时抢救,否则半小时到几个小时即可死亡。

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灌服1.5~2千克食醋,中和瘤胃内的氨,症状严重的要静注生理盐水和利尿药;也可以灌服10%的醋酸钠和5%葡萄糖生理盐水混合液1~1.5千克。

除尿素外,还有其他一些种类的非蛋白氮饲料,如无水氨、氨水和铵盐。无水氨和氨水一般不可直接用于肉牛的饲喂,主要用于肉牛粗饲料的氨化处理,如作物秸秆和劣质牧草的氨化。氨化好的秸秆由于味道比较大,因此在饲喂之前必须经过放氨处理。另外一类非蛋白氮饲料是铵盐,常用的铵盐有碳酸铵、磷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等。铵盐既可直接饲喂,也可用于秸秆氨化处理。直接饲喂时比较安全,但一次喂量也不可过大。用于秸秆氨化时,先溶于水,均匀喷洒到秸秆上,然后密封,其作用机制与氨水类似。由于天然饲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铵盐,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很少通过外源途径添加。

其实尿素喂牛广泛应用于从前粮食比较匮乏的年代,在现在,尿素养牛并不是非常划算。因为虽然尿素代替了一部分的蛋白饲料,但是被代替的部分要用玉米补充才可以,虽然便宜一些,其实差距不大,而且尿素喂牛是有一些风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