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毒尚不食子,申生自盡,獻公又對重耳和夷吾下手

虎毒尚不食子,申生自盡,獻公又對重耳和夷吾下手申生被逼自盡,消息傳來,驪姬心喜之餘,並未完全放心,因為晉獻公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重耳,一個是夷吾,文韜武略,都不是等閒之輩。

斬草就得除根,驪姫陷死太子這件事的內幕瞞得了老邁昏聵的晉獻公可瞞不了他哥倆,這兩兄弟不除,別說自已的兒子登不上太子之位,自已的性命也終將不保。虎毒尚不食子,申生自盡,獻公又對重耳和夷吾下手

想到這裡,太子被除去的喜悅又被未知的恐懼沖刷得乾乾淨淨。

趁著晉獻公這個老頭子還在氣頭上沒醒過神來,她趁熱打鐵又吹起了枕頭風;"太子申生胙肉下毒重耳和夷吾這哥倆也有份,是合著夥來算計你,現太子已畏罪自盡,這兩兄弟肯定恨懼交加,如不早作了斷,怕有不忍言之事,賤妾也將死無所矣……”說著說著又哭得如梨花帶雨。

虎毒尚不食子,申生自盡,獻公又對重耳和夷吾下手 老獻公對長子之死心裡本來有點犯膈,被驪姬這麼一哭又亂了方寸,即然錯已鑄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除去這兩個逆子,免得後患無窮。

重耳和夷吾從宮中密探口中得知父親的決定,心知父親已經徹底瘋了,嚇得連夜逃離京城。

不能讓爹一鍋端,哥倆一合計得分頭跑路。

就這麼著,重耳逃到了蒲邑(今山西隰縣西北),夷吾逃到了屈邑(今山西吉縣)。

獻公一看這倆兒子跑了,龍顏大怒,心裡沒鬼你們跑啥?

於是發兵征討這兩個地方,定要提頭來見。

先說重耳,他在蒲邑躲風,一個刺客就先來光顧了。

這個刺客還是個太監,是獻公派來的,武功不弱,名叫勃鞮(在以後的講述中還會提到)。

這個太監很盡職,奉命連夜趕到蒲邑,路上都沒休息。潛入重耳的館驛後就去行刺,幸賴隨從拼死反抗,重耳被逼得翻牆而逃,在混戰中,勃鞮斬下了重耳的一隻衣袖。

虎毒尚不食子,申生自盡,獻公又對重耳和夷吾下手從此,重耳記住了這個刺客,這個刺客也記住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