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州、杭州的一些企業喜歡來合肥蕪湖挖人?

清風拂面77402


浙江江蘇產業轉型升級急需大量中高級人才。而江浙兩省,特別是浙江省,已經慢慢從過去中低端人口的就業地慢慢向中高端人才創業地轉變。而浙江本省因為各種科研院校資源相對不足,亟需外部人才來進行輸血。江蘇情況要好一些,南京等地也是高校雲集,但在某些領域資深人才供應還是有限。

安徽擁有大量的中高級人才。過去十年,安徽已經變成中國人才外流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甚至可以把這個之一都給去掉。在將近1000萬外流人口中,大部分都去了臨近的江浙地區,為當地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說到長三角地區發展,經常把安徽給漏掉;事實上,長三角地區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安徽人功不可沒!而安徽如此巨大的人才量是哪裡來的?來自於當地雄厚的人文教育資源。安徽人肯讀書,肯吃苦。合肥擁有的高校資源,南京尚可一比,杭州見了只能慌的一比。

安徽留不住本地人才。儘管安徽近年也在發力搞建設,特別是合肥城市發展也很有規模,各種基礎條件都不錯。但是,就安徽本地的人才資源和當地能提供的高薪崗位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是典型的僧多粥少!而江浙地區恰恰相反。這些人才在安徽,也許只能拿到5000一個月,到了杭州,也許就能拿到10000一個月。而很多在安徽當地不顯山露水壓著憋著,到了江浙地區才一顯身手。

總的來說,安徽擁有培養人才的優質土壤,卻缺少人盡其才的環境,這不得不說是安徽的悲哀,也不得不說這是江浙地區的幸運。而隨著合肥帶動安徽其他城市發展壯大,產業轉型升級,會有更多的優質崗位,讓安徽人留下來。當然,這還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就目前安徽區域發展現狀來說,合肥一家獨大局面中短期難以改變,發展成準一線城市尚需時日。其他城市大多依舊發展有限,從短期來看,隨著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建設的加速推進,只會是更多的安徽人才往江浙跑。


合肥本地


一直以來,江浙的企業其實根本不用刻意來安徽挖人,安徽的人才也會主動去江浙發展,不管是高端人才還是廉價勞動力。合肥憑藉居於皖中的地理優勢,對皖北地區的人才還有一定的吸引力,不過沿江和皖南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唯蘇錫常和滬寧杭馬首是瞻,這一點看看每天從安慶到南京、上海、溫州等地的動車就可以知曉,沿江的各個城市有太多人才在滬寧杭混社會。這是一個不想承認也得承認的事實,也是那些自認為自己已經發展起來,並且能夠帶動地區發展的人們必須清楚認識的客觀存在。穿梭在安徽沿江與南京、上海之間的動車

首先,安徽省是一個人口眾多,基礎教育一直都很發達,高等教育也在不斷髮展,人才濟濟的省份。眾多奇蹟中的一個案例,安徽各地哪裡沒有自己的“毛坦廠”

自古以來,安徽就是一個人才輩出的省份,特別是沿江和江南,高度重視基礎教育。直到今天這個寧炒一座房,不讀十年書的時代,還是有很多地方的學生和家長把讀書考試看成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捷徑,為了供孩子讀書,不惜付出一切。皖北地區雖然基礎教育的底子沒有皖南好,但是憑藉著人口的優勢和最近幾十年來對教育的重視,也日益成為一個人才井噴的地區。不斷提高的安徽高考錄取率

除了基礎教育,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上,安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雖然發展的也不算有多好,但是總歸是在發展,高校錄取率逐年提高。十多年前,十幾個孩子考上一個本科,現在平均兩三個孩子,就能上一個本科,特別是理科錄取率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相比十多年前,安徽的高等教育已經是邁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了。

所以安徽是一個人才非常多的省份,這是上天賜予的財富,如果地區能好好的利用,經濟何愁不能快速發展。

其次,安徽目前的經濟發展和就業(創業)環境,與人才優勢是嚴重不匹配的。工資收入與房價比也是嚴重不匹配。

儘管安徽在過去的數年裡,經濟成績可圈可點,經濟增速也是超過了全國的平均水平。地區差異雖然依舊非常大,但是相比多年以前兩極分化越來越大的情況,最近幾年有日益平衡的態勢。

合肥繼續年復一年的刷新數據,蕪湖和馬鞍山也繼續保持著良好的態勢。皖北的多個城市都在快速發展之中,皖西的六安和皖西南的安慶也觸底反彈。皖南的池州和黃山雖然GDP總量不多,但是考慮到人口也很少,所以也沒什麼好批評的。

2017年安徽各地級市GDP產值與增速(實際增速)

儘管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但是仔細研究安徽經濟的結構就可以發現,安徽目前產業相對低端。經濟發展的大頭基本上就是房地產和一些低端的製造業。上至合肥這樣的二線大城市,下至一般的小縣城,大街小巷最多的店就是房產中介。手機裡每天接收到的騷擾電話,不是貴州賣酒的,就是福建賣茶葉的,然後就是某個大城市賣房子和商鋪的。

安徽各地房價(個別地區數字已經過時)

最近一年多來,安徽各地不論收入多高,房價都在迅速上漲。房價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城市的工薪階層月收入在3000到4000,但是房價也都超過九千甚至是1萬了。這樣的“天文數字”實在是毀滅性的災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恐怕外地的人才不但不會來安徽,本地的人才更會加速離開安徽。反正是高房價,與其留在一個收入低房價高的地方,何不去收入高房價也高的地方。

最後,在眾多大城市為人才開設綠色通道的時候,安徽的眾多地級市在這一塊可以說都是無動於衷。

那些一直GDP增速不太理想,財政比較拮据的地級市或者縣城也許還可以拿沒錢來說說話,畢竟沒有錢,根本留不住人才。不過那些自以為已經發展的很好的城市,也沒有推出什麼強有力的“人才新政”。所以,別說江浙的企業來安徽公開的挖人,就是別人不來挖,本地的人才也會不斷的流失。

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增加就業,提高收入,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的幸福感。經濟發展的目的不是為了每年年底各個地級市曬出自己的所謂成績單,然後炫耀哪裡牛,哪裡垃圾。安徽如果繼續完全陶醉在棚改推動的房地產泡沫裡,不在產業升級上花力氣、下功夫,不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只怕在老年化不斷抬升的未來,絕大多數的安徽地級市和縣城都會成為老年城市,完全成為江浙的後花園。翹首以盼的人才新政出臺後,市民的第一反應卻是害怕房價上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整天把安徽經濟發展不給力的責任推給合肥,畢竟只是氣話,但是合肥作為安徽的省會,多年來集全省之力來發展,也確實要爭口氣,給點力。鐵路不要在年復一年的圍著合肥一個城市修了,合肥到周邊省會的鐵路修的再好,到下面的地級市和縣城沒有好的交通,只會逼著安徽人離開家鄉。房子要蓋,但是不能一天到晚只知道蓋房子。製造業不能丟,但是要帶頭追求中國創造。只有合肥帶領著安徽儘快的升級產業,在經濟結構上有質的提升,安徽才可以留住人才,留住明天。


徽南城意


浙江江蘇的企業跑到安徽來挖人,只能說明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浙江江蘇產業轉型升級急需大量中高級人才。而江浙兩省,特別是浙江省,已經慢慢從過去中低端人口的就業地慢慢向中高端人才創業地轉變。而浙江本省因為各種科研院校資源相對不足,亟需外部人才來進行輸血。江蘇情況要好一些,南京等地也是高校雲集,但在某些領域資深人才供應還是有限。

第二個問題:安徽擁有大量的中高級人才。過去十年,安徽已經變成中國人才外流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甚至可以把這個之一都給去掉。在將近1000萬外流人口中,大部分都去了臨近的江浙地區,為當地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說到長三角地區發展,經常把安徽給漏掉;事實上,長三角地區能發展到今天的水平,安徽人功不可沒!而安徽如此巨大的人才量是哪裡來的?來自於當地雄厚的人文教育資源。安徽人肯讀書,肯吃苦。合肥擁有的高校資源,南京尚可一比,杭州見了只能慌的一比。

第三個問題:安徽留不住本地人才。儘管安徽近年也在發力搞建設,特別是合肥城市發展也很有規模,各種基礎條件都不錯。但是,就安徽本地的人才資源和當地能提供的高薪崗位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是典型的僧多粥少!而江浙地區恰恰相反。這些人才在安徽,也許只能拿到5000一個月,到了杭州,也許就能拿到10000一個月。而很多在安徽當地不顯山露水壓著憋著,到了江浙地區才一顯身手。

總的來說,安徽擁有培養人才的優質土壤,卻缺少人盡其才的環境,這不得不說是安徽的悲哀,也不得不說這是江浙地區的幸運。而隨著合肥帶動安徽其他城市發展壯大,產業轉型升級,會有更多的優質崗位,讓安徽人留下來。當然,這還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就目前安徽區域發展現狀來說,合肥一家獨大局面中短期難以改變,發展成準一線城市尚需時日。其他城市大多依舊發展有限,從短期來看,隨著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建設的加速推進,只會是更多的安徽人才往江浙跑。


單問者


這就不懂了吧,一方面交通上,相對較近,所以方便,還有就是人家從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那邊挖人才來幹活工資也難開呀,還有就是人家大老遠的可以在自己附近城市工作幹嘛跑那麼遠,離家近沒事還能回趟家。還能照顧到家裡,


lessons2588361


歡迎江蘇,浙江企業到蕪湖縣投資興業,我們這裡現在很少出去打工。地方政府部門非常配合。


L成海340221


安徽工資待遇低!不用挖,年輕人都喜歡過去找工作,至少打幾年工可以回鄉置房了!


晨風中的飛絮


距離近 比較容易融合


和諧是我家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說過。安徽沒有適合人才生存的土壤,人才根本沒有用武之地。也許你根本發現不了這些人原來是人才。對於“人才”自己也是很痛心的。


陸瑛738


這個我熟悉,1蕪湖現在的人才留不住,在單位不給你考職稱,考試都不給考。到老都沒希望。2 工資待遇差,養不活自己。3事情來了沒人幹,指望新來的人,又不給待遇。江浙不是這樣!!!


南方小城


蕪湖小姑娘漂亮,能留住企業小夥子

蕪湖小夥子會撩,能搞定企業小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