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80多天,不跟老師按自己計劃走行嗎?

Sweet-Maiden


高三基本都是複習,大量的做題。一般來說,一方面跟老師的進度,對自己是很好的督促。另一方面,必須有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方法。

到了最後階段,我覺得自己的計劃和方法更重要,如果你覺得可行,不用看老師的也不用看同學們的。


舉兩個例子。

我有個表弟,他從上高中就基本靠自學。上課老師講的他都會,根本不聽課。晚上回家學到凌晨兩三點。有的時候老師不會的他也能給講解。後來學校保送他覺得學校不好,自己考的。

我是一個慢功夫一點點進步的人。我的高三是一邊跟老師進度,一邊有自己計劃的人。但是如果我覺得這個老師的教學對我沒有幫助,那麼,我就完全靠自己。

比如,我有個老師的課基本都在講他國民黨身份的人生經歷,沒有什麼知識的講解,照本宣科。所以我實在控制不了,一到他的課我就不自覺地睡覺。然後下課精神了,我會跑到安靜的地方自己學習。高考考得很高的分數。

到高考前大約一個月的時候,同學們開始躁動。環境有點亂,應該是高考的壓力造成的。後來,我就跟老師請假回家。老師一直不同意,拖了一段時間。大概還有兩週時間考試吧,學習氛圍更糟糕了,我也不管老師同不同意,就回家了。

回到家裡,沒有環境的影響,休息的好。偶爾看看電視。每天也堅持複習。後來高考比平時多考了好幾十分。

大考前的節奏和有效的複習很重要,適當的休息,調整好心態才能發揮出來。

所以,這個事情你要自己去衡量。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你必須有自己的計劃和安排。如果你覺得可行,我覺得可以。


o眼裡小世界o


作為高中老師,我不建議你這樣做。

差不多十年前吧,我們學校允許個別學生考前一兩個月時間在家裡自由複習,個別老師也贊同這樣的安排。事實證明,這樣做效果不好。

從目前的狀況看來,衡水模式還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高考之前,不進則退,要進就得保持那個狀態,快速反應,持續做題。因為高考是一次性考試,它並不能考出你100%的真實性知識和能力,所以你要保證是最佳狀態,才可能超常發揮。因此,只有在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在老師的引導、鼓勵下一鼓作氣!





教育是跳起來摘果子


高考進入倒計時,我以我的高考經歷回答你提的這個問題。

第一,如果你的學習基礎薄弱,需要跟著老師的節奏進行。一般來說,高三畢業班老師都是有往年高三教學經驗的,畢竟這也關係到學校升學率,所以有必要。

第二,如果說你的基礎紮實,老師為了顧全班同學,比你的節奏慢。可以與老師溝通一下,提前詢問老師下一步的學習計劃,也是不錯的選擇。

綜上,要不要跟著老師的節奏走,需要根據你的學習情況。如果你的基礎正好能跟上老師的節奏,那就按老師的節奏;如果你的基礎紮實,與老師溝通,提前做好下一步計劃也未嘗不可。


博知苑


高考前期,不跟老師按自己計劃走行嗎?

我的建議是,儘量跟著老師的計劃,畢竟老師有多年教學經驗。尤其是畢業班的老師,一般都是經驗豐富的

但是,如果你認為老師的計劃並不是對你對症下藥,你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畢竟老師的是面向大家,要是對各個學生針對性的制定計劃,也不現實。

你可以將你的計劃,想法和老師進行溝通,說明你的目的。老師會幫助你分析你的計劃可行性,也可能幫你在他的計劃上為你做一些調整。

高考最後的衝刺階段,萬萬不可自作主張的進行新的嘗試。

一來,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你進行調整,萬一計劃方案不好,豈不是浪費了自己的複習時間。

二來,自己的經驗尚淺,說白了,你也是第一次經歷高考。或許你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很多事情只有經歷過,才能深刻明白。所以,當自己有什麼想法時,不妨問問老師,或者問問家長,更可以問問上過大學的親朋好友。

三來,複習計劃已經跟了那麼久,如果你不跟老師的走,再自己設定計劃,搞不好會打亂自己的學習進度。

因此,做決定一定要和老師進行溝通。


以上便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碼字不易,點個贊吧!我是學思而勤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關注我,為您解答更多學習問題!


學思而勤行


這個問題真的是因人而異的,如果題主很自律很自覺,那麼你是可以選擇自學的,但是個人覺得,如果你沒有穩拿211.985的實力,還是跟老師走吧。最後100天老師那裡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老師會帶來最新的高考消息,分析出的題型,新的複習方法,複習側重點這都是老師能做到的,你自己玩不來。而且最後幾天突然改變學習方式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真的很想學習,但是班級真的很吵,吵到你根本就受不了,那種你想寫題,別人玩鬧的情況我經歷過得,所以在高三上學期最後一個多月我就請假回家自己學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我不夠自律。這種情況是可以回家自學的。去年隔壁班有個人就回家自學了,原因不明。

其實,如果班級環境很好,大家都在努力的時候 ,為什麼不好好在班裡學呢,風險會小一些,而且有這個氣氛在,大家一起學習會比較有幹勁兒,孤軍奮戰的感覺不是很好。

現在你們每週應該還有休息時間,你可以試一下,按學校作息時間在家裡學習,如果能坐穩,一點不煩躁,而且你也確實有很強烈的慾望自學的話,可以考慮。

離高考也沒有一百天了,具體複習方法還是找老師談談,尤其是很有經驗的老師,他們對你最瞭解,起碼比網友要更瞭解。加油吧,考生不易,且學且珍惜。


小魚老師講數學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高考前80多天不跟著老師的計劃走,這點是行得通的但是前提條件是你要熟知自己的學習上的優勢和短板,並且有一個自己切實可行的計劃。

老師的計劃是針對大部分學生的

  • 因材施教 我們都知道這個詞,但是想要運用的十分嫻熟確實十分困難。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學科上的長處和短板,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針對自己的計劃才是最合適的。老師們經常做的就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經常模擬考試,按照課程大綱抓重點給學生們上課,其實這並沒什麼錯,對於老師來說確實能提高整體成績,但是對於單個學生卻不一定適用。

  • 執行 比方說一個學生理科非常好,數學每次都是一百四十五左右,很穩定有時候還滿分,這時候你完全可以把大部分用來學數學的時間學習其他自己認為不足的學科,以此來彌足自己的短處,高考看得是總分成績,不是單科,只有總分提上去才是真正實力的提升。假使你的英語很不好,每次剛及格,對於你自己來說數學的提升已經沒有空間,而英語對你來說還有很大的空間在上面,一定要有個清醒的認識。

  • 時間 在距離高考只有八十多天的時候,是一個很關鍵的轉折點,雖說不能決定個人一輩子的命運,但是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路途還是說的過去的,所以一定要仔細考量自己所處環境,對自己有著一個清醒的認知,每一個決定都對你起著重要的作用。八十多天轉眼一揮間就過去,所以無論如何不能有偏差,時刻要給自己信心,讓自己時刻以飽滿的心態和精神迎接高考時刻的到來。

自己的計劃是否可行

  • 試驗 可以自己每天安排一個合適的時間來進行小規模試驗,看看效果怎麼樣,雖然我不知道你的計劃是什麼,但是感覺你的成績應該還是不錯的,每天安排幾個小時出來還是沒有問題的,實踐出真知,如果試驗效果不錯在真正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實施。如果感覺效果不好要及時調整,一切以顧全大局為準,相信你自己心中也有一個考量。

  • 祝願 在此提前恭祝題主金榜題名,在未來取得一個滿意的成績來回報自己十幾年的學習成果,同時也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總之,希望題主儘快安排找到適合自己的計劃,在這個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的緊張時刻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方向,祝願題主金榜題名,前程似錦。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想法,謝謝你們。


Happy每一天2006


這樣做不好。老師通常對高考複習的思路和把握比較全面客觀,並且老師們的備考經驗更加豐富,更有指導意義。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複習能夠更準確地直擊考點,可避免學生自己複習的盲目性。



07唐老五


如果基礎比較紮實,最後這80多天為了很好的衝刺,而如今又在疫情期間,完全可以按自己計劃走的。首先,需要足夠的自律,自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要有具體的科目計劃,具體到每個時間點做什麼題複習哪科資料;最後,不要給自己太多心理壓力,調節好休息活動時間,以最好的狀態衝刺高考。

如果基礎不是很紮實,建議最後這80天,大方向跟著老師走,其他時間主攻基礎,會做的題百分之百的做對,不會的題能啃多少啃多少,難題直接放棄。儘量安排時間多做高考真題,針對錯題反覆思考練習。

如果基礎差太多,建議最後這80天,儘量跟著老師走。


獨妹子


這個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高考前三個月已經進入了最後的複習階段,學校各科的專業講解基本是綜合練習,模擬考試都接近於考試水平,所以自己的成績是在綜合題目上還沒有突破瓶頸,建議在跟著老師的節奏下把知識點面鋪好,然後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進行攻克,可以多看此類綜合題目的錯題,也可以多練習相關題目,持續一兩個星期,就會有效果。

但是如果自己的基礎不好,在衝刺階段有很多基礎題目失分,建議要制定一個自己的考試戰略,先把基礎題目過一遍,知識點都理解吸收,再做一些綜合題目,自己要有合理的目標,最後80天,在基礎中等題目上努力,還是會有大的突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