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文 I 人文視角

初戀往往是美好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和初戀共度一生,人的一生總會有幾段感情,才會讓我們變得成熟。民國時的戴愛蓮,和初戀談了兩週,奈何初戀卻和別人訂婚而錯過了。

戴愛蓮,這個名字對於大眾來說略顯得陌生,但是在舞蹈界,她的名氣是相當大的。她是我國著名舞蹈家,被譽為“中國舞蹈之母”。

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1916年,戴愛蓮出生在西印度群島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祖籍是廣東省新會縣,從小跟隨父母僑居國外。1921年,年僅5歲的戴愛蓮,就開始學習舞蹈和鋼琴。在她12歲時,戴愛蓮的鋼琴水平已通過中級考試。

戴愛蓮在舞蹈方面相當有天賦,而且她還非常的努力。1930年,她赴英國倫敦,先後師從著名舞蹈家安東·道林((Anton  Dolin)、魯道夫·拉班(Rudolf Laban)等,後來又投奔現代舞大師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在倫敦魏格曼劇團學舞期間因大膽提出現代舞和芭蕾在技巧上應互相借鑑、互為補充見解而被開除。

但是,沒多久戴愛蓮家境敗落,半工半讀求學,常常在倫敦藝術家沙龍表演舞蹈,或到電影製片廠和劇場當臨時演員。在此期間,戴愛蓮創作了《波斯廣場的賣花女》和《楊貴妃》、《傘舞》等作品。

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1939年,戴愛蓮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著名的尤斯-萊德舞蹈學校獎學金。同一年,戴愛蓮給雕塑家維利·蘇科普當人物模特時,兩人在交談過程中,發現思想、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

雖然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兩週,威利就成為了她的初戀情人。但是老天還是和戴愛蓮開了一個玩笑,無奈威利已經與一位銀行家的女兒西蒙訂婚,而戴愛蓮又很快離開了英國,所以戀情沒有繼續。

戴愛蓮人生中第一次談戀愛就只有兩週,但是卻影響了她的一生。1940年,戴愛蓮在香港,認識了相貌英俊而又畫藝高超的青年畫家。一週之後兩人就進入熱戀中,在一次公開募捐活動上,戴愛蓮和戴愛蓮和葉淺予在宋慶齡辦公室舉行了簡樸而隆重的婚禮,兩顆年輕的心在藝術激情的撞擊下結合在一起,宋慶齡高興地做了他們的主婚人。

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戴愛蓮還和葉淺予結婚後,他創作了很多以舞蹈為題材的作品。然而兩人並沒有因此共度一生,結婚後10年,兩人離婚了。後來戴愛蓮談到離婚時,仍然覺得後悔。

女人都是希望能有家的感覺,戴愛蓮也不例外。離婚後的戴愛蓮,也希望能重組家庭,戴愛蓮在排演《和平鴿》時,和同事丁寧合作很融洽,並認為在工作中能相互合作,生活也會幸福。

戴愛蓮帶著對家庭的渴望,在1956年和丁寧結婚了,但是誰能想到不久後,兩人還是離婚了。也許工作和過日子又是兩碼子,並不能混在一起。

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然而,人這一輩子兜兜轉轉,還是會遇到一些該遇到的人。1979年,戴愛蓮應邀參加英國倫敦舉辦的“拉班百年誕辰紀念”的國際會議,40年後再度與威利重逢,期間她和威利的家人成為了好朋友。

1994年,威利的妻子去世了。次年,獨居的威利輕度中風,在徵得他子女的同意下,戴愛蓮公開和威利的關係,照顧他的生活,直到1995年威利去世。

在威利去世的同一年,戴愛蓮的前夫葉淺予也逝世了。戴愛蓮晚年一直是單身獨居,她幾乎把所有精力都奉獻給了舞蹈事業和教學。在臨終之際,在病床邊對家人口述了一份遺囑。

與初戀談了兩週,有過兩段離婚史,40年後照顧中風的初戀

後來這份遺囑由戴愛蓮的女兒葉明明轉述給了記者:“我是國家的人,我是中央芭蕾舞團的人,我回國是參加革命的,我希望把屬於我私人的房子和銀行存款貢獻給國家,希望中央芭蕾舞團能夠接受。”

戴愛蓮的一生,對國家舞蹈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無愧於“中國舞蹈之母”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