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病毒進化的速度太快、太智能,簡直就像遊戲裡面的bug級大boss。

剛開始,是有限的人傳人,後來發展到空氣傳播;

剛開始,潛伏期7天,後來潛伏期延長至14天,甚至更長;

剛開始,治癒了就是勝利,現在治癒後還會復發,甚至感染更多的人;

剛開始,非常有信心的說不會傳給寵物,現在寵物狗也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現在,專家們說了,寵物再次傳染給人的概率很小……

這疫苗這種進化速度,似乎是有針對性的,躲避當下各種醫療手段,簡直就是病毒屆的“人工智能”。

3月3日,《國家科學評論》發表論文顯示,通過全基因組分子進化分析,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L和S兩種亞型。

S型新冠病毒相對古老,但是傳播時間並不是很長,感染S型的患者比例佔30%,L佔比70%。

“L型病毒傳播能力更強,或者在人體內複製更快,因此可能意味著其毒力也更大。“

這這樣發展下去,專家說不會發生的事情,“高智商”的病毒一定會打他們的臉。


美國已放棄 全球失控風險很大

病毒本身已經很恐怖了,但是國外似乎已經放棄了。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問題,全球失控的風險很大。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重點分析一下美國,如果美國不行,其它國家也差不多放棄了。

任何一場疫情,“信息透明”都是防控的關鍵。

一人瞞報,眾人失防,一國瞞報,全球遭殃,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然而,一向標榜著“信息透明”的美國,卻玩起了掩耳盜鈴的把戲。

3月2日,美國疾控中心突然停止公佈美國各州的確診人數,只用yes和no來反應該州有無確診。

比較諷刺的是,就在前段時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還聲稱:希望每個國家都能保持疫情信息的的公開透明。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而現在美國卻用yes和no來代替確診人數,這也就意味著確診1人跟確診10000個區別不大,反正都是確診,用一位網友的話來說:兩眼一閉天就黑了!

自從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來,美國的新冠肺炎永遠都存在一個巨大的問號。

疑問一、確診人數不多,死亡率奇高!

從1月21日美國確認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一直到現在美國累積確診了153例,這個數據從全球範圍內來看並不是特別高,然而美國的死亡病例卻高達11例,病死率高達7%,遠遠全球3.4%的平均水平。

按照常規邏輯來看,以美國的醫療條件不應該有這麼高的病死率,那究竟是為啥?

按照新冠肺炎病死率的計算公式,病死率=死亡人數/累積確診人數,美國病死率奇高的原因,要麼是死亡人數被高估,要麼是累積確診人數被低估。

死亡人數被高估的話不大可能,這不符合邏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希望自己的病死人數很多,況且死亡人數也很難造假,畢竟總不能把死人說活,活人說死吧。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累積確認人數被低估了,其實這也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美國的一位傳染病醫生麥卡錫在一檔電視欄目中爆料:美國紐約州僅僅只檢測了32個人,並聲稱這是國家級的醜聞!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如果不檢測,確診人數就少,確診人數少,死亡率就高,這個邏輯是可以講的通的。

疑問二:口罩供應不足,價格暴漲!

美國總統特朗普每次在公眾場合上談到新冠疫情,都會說一句:美國的疫情風險很低,並且還抱怨美國衛生部門“嚇壞了投資者”讓股市大跌。

不僅如此,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記者會上還聲稱:美國國內口罩供應充足,普通民眾不要去佩戴口罩。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供需理論,如果供應充足,產品的價格應該保持穩定;然而美國的零售市場上,口罩卻遭遇瘋搶,一個N95口罩從25美元漲到了80美元以上;普通的三層耳掛式口罩一盒從4美元漲到45美元,漲幅高達11倍。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口罩供應充足,價格卻暴漲,難道傳統的經濟學供需理論在美國失效了?

疑問三、有汙點的副總統擔任防疫“總指揮”

新冠疫情發生以後,特朗普讓副總統彭斯領導美國防疫工作,然而比較尷尬的是,這位副總統在傳染病防止方面竟然還有一些“黑歷史”。

據媒體報道,彭斯在擔任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期間,就曾關閉了當地的艾滋病檢測機構,結果導致艾滋病在當地出現大爆發。

那麼接下來問題來了,美國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背後究竟要隱瞞什麼?

不僅缺物資 而且還“缺錢”!

美國聲稱的口罩供應充足的背後,其實缺口卻高達2.7億個。

美國衛生部近期表示,如果新冠疫情在美國大流行的話,美國國內的口罩缺口將達到99%。

口罩生產雖然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是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很難具備“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這種“覺悟”,所以短期內美國要想補足口罩缺口絕非易事。

況且全球防疫物資的大部分原材料以及產品生產都在中國。

缺物資就不用講了,那麼美國作為世界第一“首富”,為啥還缺錢呢?

看看美國的債務規模。

近20年以來,美國的政府債務從最初的5萬多億美元一直飆漲到如今的23.22萬億美元,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0%左右躍升至如今的106.90%。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面對鉅額的債務壓力,特朗普在當初競選總統的時候的時候就許下 “承諾”:聲稱要在8年時間內還清20萬億美元的債務,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將近4年時間過去了美國的債務負擔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不斷增加。

雖然美國的政府債務在不斷攀升,但是美國確實在“努力”的“削減”開支,不過,削減開支被“動刀”的領域竟然是衛生部門。

今年2月10日,美國白宮公佈了2021年的預算案,該預算案顯示美國下一年的軍費繼續增加,除了軍費以外的其他開支基本上都遭到了削減,其中對於美國疾控中心(CDC)的預算被縮減了近16%,衛生部門的預算被縮減了近10%。

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就是錢,沒錢根本玩不轉,但是想要美國政府掏錢去做疫情防控貌似並沒有那麼容易!

在我國,如果發生疫情或者其他自然災害需要資金,前腳發生,後腳資金就能到位,比如這次新冠疫情,1月20日武漢的新冠肺炎開始逐步擴散,1月23日財政部就向湖北省緊急下撥10億元的新冠肺炎防控補助資金。

這事如果要放在美國不拖個把月根本完成不了。

要知道在美國應對疫情的撥款要通過國會,而美國國會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任何一份議案上來之後都要投票,投票完成之後最終由總統簽字才能生效,在此期間如果大傢伙的意見一致那麼法案就通過的快,一旦參議院和眾議院有一方有不同意見,那這個事就得拖,拖多久誰也不知道。

以美國修建與墨西哥之間的邊境牆為例,從特朗普一上臺就要求國會撥款57億美元“修牆”,但是一些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不同意,結果這事一直拖到2019年2月份國會兩黨才原則性達成協議,但是僅撥付了14億美元的經費,與特朗普的需求還差的很遠。

本身就缺錢,而且美國政府的效率還低下,如此一來也就只能讓新冠病毒在美國“裸奔”了。

美國都不行了,全球其它國家,也基本上涼涼了!


生產和需求遭難 全球經濟再次生變?

疫苗本身進化的速度非常快,堪稱人工智能,並且韓國、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執行能力。

接下來,全球疫情發展基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病毒變異,傳染能力極強,比如全球數百萬人感染,死亡率又飆升至sars或mers水平,那麼這將給全人類毀滅性打擊,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一定會爆發。

2、其它國家繼續這樣作死,全球上百萬人感染,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死亡率就比h1n1高一點,那麼這將是一場免疫力大清洗。

第一種情況,這種概率雖然低,但是最上升;第二種情況,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完全取決於疫苗研發速度。

現在,所有國家的領導人都做催科學家趕緊搞疫苗,看看最先進的美國:

特朗普很著急,我想要美國幾個月內,就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幾個月內。

NIH院長也很耿直,一年,一年,都告訴你了至少一年!

醫療技術最發達的美國,都要一年才能研發出疫苗,其它國家估計也不會超過美國。

所以,這就清楚了,國外疫情大概還會快速蔓延一年,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全球經濟影響將遭受重創。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途徑,分為兩個:生產和需求。

先看生產。

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基本上是全球製造業中心,在全球產業鏈中難以替代。

目前,全球產業鏈已崩得很緊,一旦周邊國家的疫情未能及時受控,復工進度慢,全球經濟和市場可能面對第二輪衝擊。

疫情要是兜兜轉轉,又從國外傳到國內,風險就更大了。

別看現在,全球供應只有口罩、防護服短期,其它用品沒啥影響。但是要知道,當下用的基本上都是企業以前的庫存。

如製造業生產受干擾的時間超過4-6周,那麼高度一體化的供應鏈就會斷裂,這種效應對疊加,全球大範圍將受到衝擊。

再看需求。

目前,資本市場所擔心的就是,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之後,導致的總需求放緩。

全球經濟發展到現在早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不能夠獨善其身。

關於全球總需求的放緩,這一點市場近期已經進行了反應,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不斷下行就是一個例子。

BDI是全球航運情況的晴雨表,如果BDI不斷下滑,這也就意味著全球經濟總需求的放緩。

相應的我們注意到,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從去年9月份開始就一直下跌,到今年2月初整整跌去了80%以上。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另外一個可以印證BDI的指標就是,原油。

按照常規邏輯來看,伊朗疫情爆發、敘利亞局勢升溫,整個中東局勢不穩。

在這種情況下,原油應該大幅飆升才對,但是事實情況並非如此。除非接下來,中東真正爆發戰爭,市場邏輯才會從需求,轉為供給。

相應的我們注意到,國際原油的走勢從今年二月份開始就不斷下挫,WIT原油的價格最低達到43美元。

病毒突變 美國“掩耳盜鈴”這場疫情最終將走向何處?

這是為何?

原因很簡單,市場對於未來全球總需求放緩的預期要遠大於供給收緊的預期,如此一來原油價格不斷探底也就沒那麼意外了!


病毒還在快速進化,但是國外防疫基本上廢了,全球疫情失控風險非常大,衰退陰影就在前面。


全球央行在幹嘛?聯合起來大放水!


金融危機也是人類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債務騙局”是一個無解的的命題。


與其放水續命,通過不同的方式、渠道,放給有“特權”的人,不如以“病毒”之名,給經濟來一次大出清,徹底治好幾十年寬鬆帶來的頑疾。


全球央行錯過了一個絕佳的風險出清機會。


最後,當下股市其實就是政策的寬鬆預期和經濟基本面之間的博弈,不過短期市場還是更傾向於前者

疫情之後,哪些行業和板塊能夠受益,接下來時差哥會給大家一一解讀,點擊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