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從戰爭影響力、知名度來說,山城堡戰役沒有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那樣驚天動地,影響巨大;也沒有塔山阻擊戰、黑山阻擊戰、徐東阻擊戰那樣慘烈無比;但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卻在中國戰爭史上有著輝煌的一筆。這場戰役是紅軍長征的最後一戰,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建國後授銜的元帥、將軍們抱團參加了這場戰役。

1936年10月,紅軍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蔣介石從來就沒有放棄對紅軍進行圍剿追殺,可就是在他圍追堵截下,紅軍頑強地來到西北,生命不息。蔣介石十分不滿:遊蕩的紅軍居然在陝北另立了新中央蘇區。蔣介石又集中20個師,以中央軍為主力繼續對紅軍展開圍剿,企圖在紅軍未站穩前,進行殲滅,徹底解決陝甘蘇區的威脅。

紅軍剛剛會師,又面臨著巨大壓力。但毛澤東處變不驚,毫不畏懼,親自部署了山城堡戰役,要求紅軍主力在山城堡地區“集結全力,準備打第一仗”。總指揮彭德懷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決定集中主要兵力給予胡宗南部第1軍以殲滅性打擊。用一部分兵力威脅牽制敵第3、第37軍,予以牽制性打擊;對東北軍第67軍和騎兵軍積極進行統一戰線工作,讓其坐山觀虎鬥。

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蔣介石嫡系胡宗南一心想建功,他一路殺向蘇區。但才略不足的胡宗南在軍力佈置上有很大漏洞:第1軍冒進,4個師分進合擊紅軍。敵軍出昏招,紅軍前敵總指揮彭德懷就不要客氣了,收了這份大禮。

11月17日,紅四方面軍在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區,將胡宗南的第1軍第1師第2旅擊潰,胡宗南損失600餘人,1架飛機還被紅軍擊落。雙方大規模會戰還沒開始,紅軍已佔得先手,胡宗南的一條胳膊就已經被斬斷;另一條胳膊——中央軍78師,居然渾然不知第2旅的覆滅,仍大搖大擺向紅軍佈下的口袋山城堡鑽進。山城堡,山大溝深,地勢險要,這地形非常適合紅軍埋伏作戰。

20日,中央軍第78師第232旅及另1個團,進佔了山城堡。21日下午,在山城堡西北埋伏的紅15軍團和紅1軍團第2師突然殺出,激戰一天,切斷了敵軍退路。紅1軍團4師作戰參謀彭雄帶領小分隊爬到後山,出現在敵人背後,一頓手榴彈炸得敵人暈頭轉向。敵軍232旅向有利地形撤退。紅軍3支隊伍3路齊出。激戰到21日黃昏,紅軍從南、東、北3面攻入山城堡。

到22日上午9時,敵第232旅又1個團大部被殲。紅28軍在紅井子附近擊潰第1師第1旅。紅5連繼續追擊殘敵,將卸了子彈、槍機和刺刀的槍,交給俘虜揹著,去紅4師師部。天亮後,紅4師派人再次搜山,又抓獲了400多俘虜和一大批武器彈藥。

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至此,胡宗南4路出擊隊伍2路被折斷,另外2路流產。山城堡戰役勝利結束。此戰,紅軍三大主力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共消滅敵人5個半團,1個師部、兩個旅部,斃敵3000餘人,生俘約5000餘人。

紅4師12團團長鄧克明回憶:“山城堡戰役,從11月21日下午開始,至22日中午結束,共殲敵三個團。我領導的紅十二團,斃敵200餘名,其中敵副團長、副營長各一名,俘敵1100餘名,繳獲迫擊炮2門,各種槍600餘支,還有大批彈藥。”

紅軍在極其艱難的情況下,成功打勝山城堡戰役。這場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有力指導的結果,也是紅軍主力會師後的革命洗禮,使蔣介石“剿滅紅軍於立足未穩”的企圖徹底破產,打停了蔣介石對紅軍的圍剿,為開闢陝甘寧根據地創造有利歷史條件。

參加山城堡的紅軍將帥有300人左右。其中有5位元帥、4位大將、30位上將、50多位中將、200多名少將參加了這場戰役。除山城堡之戰外,再沒有沒有哪次戰役能有如此多的將軍雲集,完全可以說是空前絕後。

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5位元帥是朱德、彭德懷、賀龍、聶榮臻、劉伯承。

4位大將是徐海東、陳賡、黃克誠、肖勁光。

30位上將,楊得志、王震、鄧華、韓先楚、肖克、陳錫聯、肖華、李天佑、宋時輪、宋任窮、陳再道、楊勇、王宏坤等。

50多位中將,張震、王近山等。

200多位少將,魏紅亮、鄧克明等。

山城堡戰役勝利,是我軍兩條戰線同時努力取得的戰果,一條是刀槍相對的軍事戰線,另一條則是爭取人心的政治戰線。右路東北軍王以哲部受我軍抗日主張,在78師陷入我軍包圍後,國民黨軍西北“剿總”參謀長晏道剛和胡宗南接連發電給王以哲,請他火速增援,王部3天按兵不動,坐視紅軍殲滅78師主力。多年後,聶榮臻在回憶山城堡戰役時指出,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和統一戰線戰略思想的勝利。

毛澤東說:“當前的這一個戰爭,關係於蘇維埃,關係於中國,都是非常之大的”。

毛主席指揮5帥4大將30上將,紅軍長征結束最後一戰,戰將空前絕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