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从战争影响力、知名度来说,山城堡战役没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那样惊天动地,影响巨大;也没有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徐东阻击战那样惨烈无比;但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却在中国战争史上有着辉煌的一笔。这场战役是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最后一战。建国后授衔的元帅、将军们抱团参加了这场战役。

1936年10月,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蒋介石从来就没有放弃对红军进行围剿追杀,可就是在他围追堵截下,红军顽强地来到西北,生命不息。蒋介石十分不满:游荡的红军居然在陕北另立了新中央苏区。蒋介石又集中20个师,以中央军为主力继续对红军展开围剿,企图在红军未站稳前,进行歼灭,彻底解决陕甘苏区的威胁。

红军刚刚会师,又面临着巨大压力。但毛泽东处变不惊,毫不畏惧,亲自部署了山城堡战役,要求红军主力在山城堡地区“集结全力,准备打第一仗”。总指挥彭德怀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决定集中主要兵力给予胡宗南部第1军以歼灭性打击。用一部分兵力威胁牵制敌第3、第37军,予以牵制性打击;对东北军第67军和骑兵军积极进行统一战线工作,让其坐山观虎斗。

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蒋介石嫡系胡宗南一心想建功,他一路杀向苏区。但才略不足的胡宗南在军力布置上有很大漏洞:第1军冒进,4个师分进合击红军。敌军出昏招,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就不要客气了,收了这份大礼。

11月17日,红四方面军在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区,将胡宗南的第1军第1师第2旅击溃,胡宗南损失600余人,1架飞机还被红军击落。双方大规模会战还没开始,红军已占得先手,胡宗南的一条胳膊就已经被斩断;另一条胳膊——中央军78师,居然浑然不知第2旅的覆灭,仍大摇大摆向红军布下的口袋山城堡钻进。山城堡,山大沟深,地势险要,这地形非常适合红军埋伏作战。

20日,中央军第78师第232旅及另1个团,进占了山城堡。21日下午,在山城堡西北埋伏的红15军团和红1军团第2师突然杀出,激战一天,切断了敌军退路。红1军团4师作战参谋彭雄带领小分队爬到后山,出现在敌人背后,一顿手榴弹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敌军232旅向有利地形撤退。红军3支队伍3路齐出。激战到21日黄昏,红军从南、东、北3面攻入山城堡。

到22日上午9时,敌第232旅又1个团大部被歼。红28军在红井子附近击溃第1师第1旅。红5连继续追击残敌,将卸了子弹、枪机和刺刀的枪,交给俘虏背着,去红4师师部。天亮后,红4师派人再次搜山,又抓获了400多俘虏和一大批武器弹药。

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至此,胡宗南4路出击队伍2路被折断,另外2路流产。山城堡战役胜利结束。此战,红军三大主力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共消灭敌人5个半团,1个师部、两个旅部,毙敌3000余人,生俘约5000余人。

红4师12团团长邓克明回忆:“山城堡战役,从11月21日下午开始,至22日中午结束,共歼敌三个团。我领导的红十二团,毙敌200余名,其中敌副团长、副营长各一名,俘敌1100余名,缴获迫击炮2门,各种枪600余支,还有大批弹药。”

红军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成功打胜山城堡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有力指导的结果,也是红军主力会师后的革命洗礼,使蒋介石“剿灭红军于立足未稳”的企图彻底破产,打停了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为开辟陕甘宁根据地创造有利历史条件。

参加山城堡的红军将帅有300人左右。其中有5位元帅、4位大将、30位上将、50多位中将、200多名少将参加了这场战役。除山城堡之战外,再没有没有哪次战役能有如此多的将军云集,完全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5位元帅是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刘伯承。

4位大将是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肖劲光。

30位上将,杨得志、王震、邓华、韩先楚、肖克、陈锡联、肖华、李天佑、宋时轮、宋任穷、陈再道、杨勇、王宏坤等。

50多位中将,张震、王近山等。

200多位少将,魏红亮、邓克明等。

山城堡战役胜利,是我军两条战线同时努力取得的战果,一条是刀枪相对的军事战线,另一条则是争取人心的政治战线。右路东北军王以哲部受我军抗日主张,在78师陷入我军包围后,国民党军西北“剿总”参谋长晏道刚和胡宗南接连发电给王以哲,请他火速增援,王部3天按兵不动,坐视红军歼灭78师主力。多年后,聂荣臻在回忆山城堡战役时指出,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统一战线战略思想的胜利。

毛泽东说:“当前的这一个战争,关系于苏维埃,关系于中国,都是非常之大的”。

毛主席指挥5帅4大将30上将,红军长征结束最后一战,战将空前绝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