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那麼怕打仗?

夢幻之旅155683777

俗話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那麼,問題又來了:大清朝真的是那麼“怕打仗”麼?

恐怕只要對整個清史有一定了解的歷史愛好者,都知道清朝真的不是一個“怕打仗”的封建王朝,相反,它從建立到滅亡,差不多就是在連年的戰爭與開邊中度過的:從老奴以“七大恨”起兵,在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遼東薩爾滸之戰擊敗明朝四路大軍開始,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茅麓山之戰殲滅南明大順軍餘部為止,明清戰爭就打了足足45年。

明清戰爭硝煙尚未散去,緊接著就是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爆發的席捲整個南部中國的三藩之亂,直到1681年才被清軍平定;僅隔兩年,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康熙帝命施琅統一臺灣,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清王朝又同沙俄在雅克薩地區發生戰爭,連打兩場局部戰爭;僅隔一年,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康熙帝親征烏蘭布統,同漠西蒙古交鋒,標誌著清朝向西北擴張的開始。清王朝同噶爾丹的戰爭足足打了68年,一直到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軍推進至新疆、打爆漠西蒙古為止;僅僅39年,西南地區爆發白蓮教大起義,一直到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方得平息;不到十五年,新疆喀什噶爾爆發了柯爾克孜人支持的張格爾叛亂,至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才得以平息;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十三年之後爆發了中英之間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在清朝最後71年的歲月裡,連續打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戰爭、收復新疆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庚子國變等七場大規模戰爭,基本上等於每十年一戰。

總的來看,在清王朝前期與中期,其通過頻繁的對外擴張與極富進攻性的地緣戰略,為古代中國轉化為近代中國奠定了基本的領土範圍,也為我國目前時常提到的“自古以來”確定了法律與歷史上的基礎,尤其是其開邊東北與推進中亞的戰略,被西方諸多地緣政治學者推崇,諸如英國的麥金德、德國的拉採爾就將康熙皇帝尊為地緣政治大師;而在清王朝後期,雖然其在近代化與工業化的大潮中被西方列強遠遠地拋在了後面,同奧斯曼帝國一樣成為被肆意宰割與瓜分的對象,卻也屢敗屢戰、偶有斬獲,始終未能讓西方徹底瓜分中國,還費盡心機地保住了新疆、西藏、東北這三塊戰略意義重大的領土。因此,清王朝不僅不能算是一個“怕戰爭”的王朝,甚至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武功極盛的王朝。


軍武次位面

清朝在17世紀中期軍事達到了鼎盛時期,那時的清朝可是喜歡打仗的,最高峰是乾隆時期八旗兵和綠營兵,滿、蒙、漢八旗大約有22萬人,綠營兵差不多有60萬,總兵力差不多80萬人。

圖為晚清八旗兵生活糜爛。

但是19世紀以後實行閉關鎖國的清朝已經腐朽沒落,此時崛起的侵略者和殖民者以海洋為踏板,來侵略和瓜分中國,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帝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天朝帝國”的門戶,接著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得到沙俄、美國慫恿和支持的英、法帝國主義,又從海上打進中國,先是攻陷天津,旋即打入清王朝的都城:北京,這一打把清王朝真打怕了,從此,腐朽糜爛的清王朝所統治的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

圖為福建水師。

清朝敗的這麼慘就是因為清朝的軍事腐朽糜爛,養尊處優的八旗兵因為常年不打仗,而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因為衣食無憂,有的八旗兵結婚生子,有的八旗兵縱於玩樂,訓練什麼的叫人頂替,比如嘉慶皇慶有次去檢閱八旗兵,200人射箭,竟然只有5個人射中靶,可見軍隊素質如此之低;而綠營軍比八旗兵稍好一些,但為了維持治安,清朝將國家軍軍派去維持治安,充當警察的作用。

圖為北洋水師。

此時的清朝又沒有海防,一批又一批的侵略者蹂躪著清王朝,海疆不保,海防空虛,還有接踵而來的沙俄趁機霸佔了東北大片領土,這時清朝有志之士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建議組建海軍和船廠,於是從清末光緒年間開始興辦海防,當時可是相當具有規模,最強時海軍居世界第4位,但是昏庸腐敗的清政府竟然在海戰中不堪一擊,1884年駐閩艦隊在馬尾遭受法國艦隊襲擊,覆滅;10年後北洋海軍與日海軍惡戰於黃海,孤守無援,又全軍覆滅。

圖為清末北洋新軍。

好,海軍不行,我就編練陸軍,那時國內階級矛盾非常激化,於是清政府依靠帝國主義的幫助,學習西方國家的軍事制度,訓練了一支新軍隊代替舊軍隊,使軍隊西化,派軍事學員出國留學,培養軍需人才,可是卻出了個袁世凱,他左右逢源,一邊投靠帝國主義,一邊利用清政府,最後把北洋新軍變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推倒了清朝的江山。


圖文繪歷史

清朝怕打仗?不知道你這個提問從何說起。清軍擅長弓馬騎射,清朝自立國以來就有極強的尚武精神,清軍打贏的戰爭不計其數。


比如:1619年薩爾滸之戰力克明軍;1640年松錦之戰擒獲洪承疇、祖大壽;1673年至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1683年收復臺灣;1685年至1686年兩次驅逐盤踞於雅克薩的俄軍;1688年至1698年兩次遠征噶爾丹;1723年征討羅卜藏丹津;1757年平定準噶爾;1758年至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亂;1788年至1792年反擊廓爾喀;1786年至1788年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1876年至1878年平定新疆阿古柏……


毫不誇張,清軍是17世紀到18世紀整個亞洲內陸邊疆最強大的軍隊,何來怕打仗之說?

至於晚清70年間,我個人覺得清朝不是太怕打仗,而是太不怕打仗了。在實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卻仍舊不明世界大勢,主動挑起戰爭,遭致領土和主權的重大損失。比如,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便都是由清政府主動挑起,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創傷。


達摩說

內憂外患使滿清政府疲於應付,對於戰爭而言政權維持是滿清政府再三權衡而必要的一個策略。對於領土的缺失和政權旁落,保持政權穩定是滿清政府的當務之急。從而千方百計扭曲國家概念,把朝廷和國家死死捆綁在一起,把驅除韃虜興國強國者視為賣國奸賊。不斷培養效忠奴才,拼命打壓異己者,把大量物力人力都放到維護政權上來。國弱外族欺,滿清利益集團在這種看似繁榮富強的環境裡,也漸漸的馬放南山,刀槍入庫了。他們憑著多年對百姓的威嚇統治覺得他們的天下確實穩若泰山。於是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日子年年月月的重複著,而百姓的苦難,無助,遭無端的欺壓已在那個自以為泱泱大國司空見慣,也無人顧及這幫奴才之外的賤民了。一旦外幫覬覦,藉機尋事趁此入侵,那些名將後裔早已是文弱不堪,膽小怕死只會欺男霸女的紈絝子弟。而百姓也如:官不知有民而民不知有國的麻木狀態,一致于山河破碎……


召耳寶車

沒錢

清朝自乾隆以後,先後經歷“川楚白蓮教起義”、“天平天國”、“捻軍起義”、“回亂”四次大規模內亂,每一次都讓清朝國庫捉襟見肘。而每次國庫空虛,清政府就從錢上打歪主意。爛發銅錢、爛發寶鈔,錢銀匯兌失調,銀票兌不到銀子。朝廷的信用還不如商人高。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和洋人打了,打不過。記吃不記打,十四年完全沒有長進。第二次鴉片戰爭又恰好遇上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朝廷不僅不敢打,也沒錢打。

馬關條約之後開放民間辦廠,朝廷倒是有錢了,主權也敗得差不多了,連關稅都是洋人帶收。山海關至北京的鐵路由洋人把持,清政府倒是想打,也沒那個能力了。

無兵



八旗頹廢,綠營荒廢,僅存的地方團練也是舊式編制。湘軍、淮軍、楚軍都是按照明朝戚家軍的編制訓練的。一隊五百人,應付舊式戰爭還可以,與洋人的西式軍隊完全沒有可比性。

甲午戰爭中,日軍仿照德國軍隊操練,而淮軍還是戚家軍的老套路。武器裝備倒是相差無幾,軍隊編制和戰法不在一個水平。海軍就不說了,花架子而已。就算沒有甲午戰爭,北洋水師也沒有前途。近代海軍的花銷,清政府玩不起。

洋人要地要錢,不要命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洋人的目的很單純,就是來中國找利益的。即使是禽獸般的日本和沙俄也沒有打算滅掉清政府。

慈禧說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寧與外人,不與家奴。”

說這話,並不是慈禧腦子燒糊塗了。而是她清醒的知道誰的大腿粗。朝廷和洋人死磕,只會便宜那些反對朝廷的炮黨。當權者誰都不信任,兩榜進士靠不住、滿蒙貴族靠不住,就連乾兒子也靠不住(光緒)。

唯獨洋大人最講信用,即使洋鬼子把中國全瓜分了也沒關係。清政府已經心甘情願的做代理人了。


Mer86

20世紀初期,清朝政府積貧積弱。自甲午戰爭清朝慘敗後,更是更讓其他國家看到了清朝的腐敗無能,於是八國列強對中國清政府進行瘋狂的燒殺搶掠。並且強迫簽訂很多不平等的條約。自此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就此開始,為中國百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由於當時清朝政府腐敗,很多能人組織起來對抗侵略軍,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打著“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當時組織人數有五六十萬之多。而清朝政府在北京士兵也多達二十萬餘眾,加起來有八十萬人之多,共同聲討八國聯軍其罪惡。

根據歷史的記載,八國聯軍 :美利堅合眾國、奧匈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及俄羅斯帝國的八國聯軍 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意軍五十三人,奧軍五十人。

總工人數加起來不足兩萬,為何擁有八十萬之多軍力的中國仍然抵抗不住不足兩萬的國外軍,為此還把中國最重要的北京給淪陷在外國士兵手裡呢?還將賠償4億多兩白銀給外國侵略者。我想這也是打破世界之最,縱觀世界歷史難以找到如此失敗的案例。

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清朝失敗的原因.

1,朝廷腐敗,百姓抱怨

自古以來,各朝各代失敗的原因都有朝廷腐敗的原因。在那種看似繁榮實則國力日漸衰退的清朝政府中,瀰漫著貪汙,奢侈的風氣。而對百姓更是任意剝削。

2,閉關鎖國,不求進取

在清朝那種自給自足閉關鎖國的朝代中,自認為國力強盛。不接受新鮮事物,不學習他國優點。造成了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

3,缺少民族精神

自古以來,中國十分講究氣節。而對於清朝那個朝代來說,中國人的骨氣完全看不到了。在外國人的眼裡,就是如同病人一般,但這不是身體上的,而是精神上的疾病,就如同賈桂那樣的人,叫他坐下,他也不敢坐,還得道一聲“站慣了”的標準奴才。這種精神上的畸形,也就造成清朝不可能強大的根本。

4,不顧百姓安危

我們都知道清朝政府賣辱求榮,割讓大片土地給侵略者。但是對於自個的民眾卻完全置之不顧,在北京攻陷的時候,慈禧太后以及清朝等一堆大臣自個逃跑,完全把百姓的生死置之度外。而在戰場上賣命殺敵的戰士,知道連大臣太后都逃跑了,清朝軍心渙散。哪裡還有打仗的心思。

在我看來,落後必定會捱打,而一個國家的強大,應該從內向外表現出來的。先得自己內部強大,內表現在民族精神的崛起以及一種保持空杯心態不停學習。外表現在軍事實力的強大以及國家治理的好壞。

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對,還望指正。謝謝


肖遙說史

清朝沒有怕打仗啊,在清朝268年的歷史中,幾乎每一朝都發生過或對內或對外的戰爭,因此稱清朝害怕打仗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曾經有某位西方漢學家說過,清朝高傲到不想打仗。高傲是肯定的,但是清朝真的沒有不想打仗。

至於為什麼會有人對清朝有這樣的看法,主要就是因為近代以來,清朝的主和派在清朝的對內對外政策當中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避免戰事的擴大,清政府與東西洋列強簽訂了無數個不平等條約,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人認為清朝打仗不行,不願意打仗。

實際上,清朝的歷史是這樣的,自滿清入關後,清朝的軍隊就一直在經歷大大小小的戰爭。正義不正義暫且不論,至少清王朝是不惜開戰的。

清初的三藩之亂,收復臺灣,收復噶爾丹都是對清王朝有重大影響的戰爭事件。雖然八旗兵在後來的征戰中逐漸喪失了作用,但是以綠營和團練為主的漢人軍隊卻依然在清王朝的對內對外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清王朝也是不懼與外國發動戰爭的,康熙朝的時候清軍與俄國軍隊交戰過,俄國軍隊打敗。乾隆朝的時候發動過對緬甸的戰爭。道光朝的時候,因為禁菸問題而引發了中英戰爭,清軍在東南沿海也進行了積極的抵抗。咸豐朝的時候,清軍與英法聯軍也作戰過。光緒朝的時候,清軍與法軍在越南和中越邊境地區作戰過,清軍猛揍了法軍一頓。再到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及義和團戰爭,都足以證明清王朝是不懼與外國發動戰爭的。特別是義和團戰爭期間,慈禧太后一怒之下,居然向十一國同時宣戰。

清朝不懼打仗,只是晚清時期打的敗仗太多,以至於給後人留下了清軍不能打不敢打的錯覺。


青年史學家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它的擔憂很多:

一.清朝得分為兩個階段去看,第一個階段是鴉片戰爭之前,第二個是鴉片戰爭之後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鴉片戰爭之前,清王朝都是尚武的,都是以天朝上囯自居。比如:對外,康熙年間,沙俄為了向遠東擴張,侵略了中國的邊疆。後來在1686年,清軍帶領兩千軍隊在雅克薩打的沙俄提不起頭,經過幾個月的戰鬥,俄軍首領托爾布津被擊斃,俄軍傷亡慘重,雅克薩城被解放了。最後雙方簽定《尼布楚條約》。對內,清朝為了加強統治,強迫漢人剪髮,裡辮子,大興文字獄。這都是害怕漢族反抗做出的考慮。在這個階段,清朝武力是很厲害的。



對外是強勢的,對內也是強勢。在鴉片戰爭之後,由於康乾盛世的發展,國民經濟和生產力有了較大提高,統治者日益鬆懈。另外,太平盛世時間太長,軍隊的操練基本沒有,戰鬥力很弱。加上官僚系統集體腐敗,已經從根部潰爛了,從上到下,只是想維護天朝上國的美夢。在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後,統治者清醒了,它們不想打仗,一打仗,就會威脅它的統治。比如:曾國藩為了平叛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湘軍。那時不管是八旗還是綠林都不能使用,只能自己籌備。等到太平天國失敗,曾國藩所組織的軍隊,基本是漢人,滯留在地方。這時清朝統治者很害怕啊,怎麼辦?當然是讓曾國藩解散軍隊。雖然軍隊解散了,但是歷史是向前發展的,興辦軍隊從側面上說,也增強了漢族在全國的影響力。


二.清朝不怕外侵,怕的是內亂

清朝作為少數民族政權,它的策略很多。比如:清王朝進關之前,在草原上就是軍事貴族的盟主,又與蒙古簽定兄弟協議,互幫互助。對待漢族呢?差別就很大,地位與蒙古人就不再一個水平。所以,清王朝不會真正親近漢族勢力的。舉個例子:乾隆年間,民間發生一起叫魂案,本來沒有什麼,到了後來,民間不同人都興起剪辮子的風潮。對於剪辮子這個信號,乾隆可是很敏感的。因為當初入關,為了讓漢族屈服,基本上殘殺了很多人。所以,清王朝怕的不是外侵,而是內亂。



茶館裡的故事

小可來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題主問題肯定是針對於1840年之後,面對列強入侵下層官兵一觸擊潰,而上層的決策者一味的妥協投降,罷斥主戰派林則徐等,重用投降派琦善、伊里布等,致使我們國家一步步墮入半殖民地的社會,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有感而提出的。對於題主的愛國情懷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道光皇帝是一個小氣的皇帝

一個國家的戰爭開啟與否和上層決定戰爭的皇帝本人有直接的關係,作為當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道光皇帝對於清朝軍隊要負責的。有句話說的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道光作為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說起來小氣應該和他沒有什麼聯繫。可是,他想節省開支,限制宮內的各種吃穿用度,搞得他自己和嬪妃們都沒有新的衣服穿,龍袍上甚至都帶補丁,所有衣服都破舊不堪。他看到大臣們誰穿了嶄新的衣服,都會十分不高興,責罵他們不懂得勤儉節約。時間一長,大臣們發現衣服越破舊他就越高興,也都不敢在道光面前穿新衣服,即使做了新衣服也都用各種辦法磨舊了再穿,或者直接去拿新衣服換舊衣服。一時間,京城裡的各個裁縫鋪的舊衣服全部脫銷,舊衣服到最後比兩套新衣服的價格還要昂貴,這真是道光時期特有的怪現象。多麼滑稽的皇帝,期望一個省錢如命的道光皇帝斥巨資去和外國列強戰鬥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刀一刀在他身上割肉!

清軍戰鬥力的低下

在這個原因上面,整個清軍官兵 階層是想打仗的。因為對於大多數的官兵來說出身在寒門,而清朝的官兵晉升制度、獎賞制度和社會地位都是對於官兵不善的,而打仗立戰功是一個能夠飛黃騰達的“捷徑”的現實。但是更現實一點的現實是:八旗兵20萬,綠營兵60萬,總兵力80萬的清朝常備軍,被清朝政府分散在全國偌大的範圍內,而80萬的士兵如泥牛入海。就當時的社會來說,清朝的的常備軍不是一隻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國防軍的色彩最大呢,警察的色彩最濃。這就很悲催了,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士兵在面對戰爭的威脅又和常人有什麼兩樣呢?再次,未經過訓練的士兵缺乏必有的軍事素養在戰場上能取得的作用微乎其微,也許有人會說,螞蟻多了能咬死大象,可是清軍即將面對他們所認為的“大象”。

奇淫技巧的可怕

火器,起源於中國的道教,卻極盛於西方。宛如洪荒巨獸的炮口從海面伸出來對著清軍放炮的那一刻,清軍已經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了。所謂的人心論的戰鬥方式:眾志成城,力破萬軍。呵呵,當對方的火炮能打到你,而己方的火炮卻絲毫不能打到對方,甚至還誤傷自己的人員的那種絕望,可不是所謂的抵禦外辱的決心能彌補的。根據鴉片戰爭時期英軍隨軍記載人員的記載,英軍打下廣州和鎮江的時間僅僅是半天!從廣州到長江,一路暢通無阻!無知者無懼,但是也是最可憐的,因為在打仗之前的心中想好的劇本不是那樣的。我們不能責怪前線士兵面對英軍一觸即潰,因為換了我們上去有可能產生的結果也是一樣的。一個從來未見過的武器突然出現,給我們一種極大的殺傷力,有種世界要毀滅的感覺,這種想法絕對會是清朝怕打仗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人前一刻還處在“天朝上國子民,人心齊泰山移”對於英軍必勝的臆想之中,下一刻卻被打的屁滾尿流的那種反差,給自己的身心留下的對於戰爭的陰影,以至於遲遲不能走出去!這就。。。很可憐!

落後就要捱打,我們國家近代史絕對是一部屈辱史,我們較之 西方落後的不僅僅是火器上的差距,更主要的是怕是政治制度與思想上的不足,我們一定要吸取近代的教訓,正確看到自身的不足!


歷史中的眼淚

1.清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他的統治,這和明朝大為不同。英法聯軍、八國聯軍都曾經攻破北京城,但是大清的皇帝都跑路了,後來溥儀在滿洲還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偽滿洲國也是這個道理。

2.為什麼要怕打仗。歸根到底就是清朝自己的八旗兵太廢了,根本不堪使用。如果要打仗必須使用漢人的部隊,而清朝最提防就是漢人的部隊。李鴻章為什麼一直不願意打仗就是這個原因。當初東北一直不讓漢人進去,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退守滿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