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人的一生,都會有一些難以忘懷的經歷和記憶。

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正值三線建設時期,在湖北宜昌縣張家場公社姜家灣大隊大埡峔,創建612工廠的那段經歷,是留在我們心中永遠難以割捨的三線情結,刻骨銘心、難以磨滅。

五十年前,黨中央毛主席從國內外大局著眼,作出了三線建設的偉大決策。由數百萬工人、幹部、科技人員、解放軍和數千萬民兵參戰,覆蓋14個省市區,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一的中華大地上,一代三線建設者譜寫了波瀾壯闊、絢麗多彩的軍工建設的光輝史冊。三線建設不僅加強了國防現代化建設,而且改變了我國整體工業佈局,為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尤其為中西部落後地區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教授所評價的那樣,整整進步了五十年。我們親自參加的鄂西三線建設項目——612工廠的創建和發展,就是其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是三線建設的縮影和彰顯!

回望大埡峔,每當打開記憶的心扉,五十年滄桑歲月,創建612廠的奮鬥經歷,總是歷歷在目,跌宕起伏,熱血賁張,感慨萬千。雖都是碎片式的記憶,但卻深深地印刻在我們的心田。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生活區全貌


回望大埡峔,在這裡:

座落著三線創業者們創建的現代軍工企業;

記錄著612廠從無到有到強的發展歷程;

見證著612創業者們揮灑汗水、艱苦奮鬥的光輝業績;

展示著創業者們描繪的濃墨重彩的人生畫卷!

大埡峔猶如一座豐碑,永遠聳立在為三線建設而拼博奮進的創業者的心中!


報名參加三線建設

人生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旅遊。在旅途中會遇到多種變數,對人生旅途的走向產生重要的影響。

1968年12月,我從無錫無線電工業(機械)學校畢業,分配到無錫721廠就業。該廠是四機部部屬軍工企業,在無錫人的心目中是令人嚮往而羨慕的單位。到廠後,我被安排在八車間(液壓)做車工。車間職工雖然不多,但這個團隊溫馨、和諧。在這裡我開始了由學生向工人的角色轉變,進入了人生新的而按部就班的生活和工作的常態軌道。

突然有天,一石激起千層浪。1969年仲夏,廠黨委召開全廠動員大會,發出了支援三線建設,赴宜昌創建612廠的號召。這在全廠掀起了熱浪,成為人人關注的熱點,衝擊了我已經習慣了的平靜生活。為了讓毛主席睡好覺,為了建設好三線,我毅然決定積極報名赴宜昌參加612廠的創建。當日即向組織遞交了報名申請書,表達了我的意願。主動報名參加三線建設,對於我個人來說,決不是一時的衝動和心血來潮。除了積極響應號召外,自已覺得年青人志在四方,出去闖蕩開闊視野,豐富人生,也是很有意義的。再一個因素就是我出身貧寒,自幼父母雙亡,還是遺腹子孤兒,童年是在蘇北寶應鄉村生活,吃百家飯活命,後到無錫外婆家長大。上學讀書全靠政府支持,深知應該以實際行動對黨和政府有所回報。除了我之外,還有不少青年職工都能響應號召,積極報名。如無錫電校1968屆6410215班畢業生,和我一起分配到廠的同班同學繆坤榮、唐錦標、範欽柱、陳建華、周元英、濮正育等也先後被選派到創建612廠的援建大軍中。一個班這麼多同學被選派參加三線建設,這是少有的值得記載的往事。

主動報名申請參加三線建設,這是我在人生旅途上第一次由自已作出的選擇和決定,也是遇到的重要的人生變數。廠黨委批准了我的申請,作為首批先遣隊成員整裝待發。自此,我踏上了新的人生征途,堅定地走向鄂西宜昌,努力奮鬥,為建設三線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會議廳職工活動室


初抵宜昌

滿懷建設三線的壯志,承載721廠包建612廠的重任,我們踏上了奔赴宜昌縣大埡峔的征途。1969年6月下旬,首批先遣隊離開無錫,從上海乘江輪溯江而上,經由武漢再赴宜昌。

宜昌是我們的目的地。對這座陌生城市的認識,第一感覺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行九人由朱展明帶隊溯江而上,乘坐的是東方紅231輪。客輪不太大,只能容納幾百名乘客。船票比較緊張,我們購買了2張二等和7張四等倉客票。船體小,航速也不快,經過70多小時的航行,7月1日下午才順利抵達宜昌港。迎接我們的是613廠的工地留守人員李文革同志。由於離工地較遠,加之住宿也未充分準備好,當日便在市區宜昌二中旁的工地轉運站休息。趁著閒暇時間,我們初步瀏覽了市區主要街道,領略這座陌生城市的市容風貌。初覽該市,印象還是不錯的,有了初步的好感。

宜昌在當時為縣級市,轄於宜昌地區行署。市區人口不足十萬,繁華街道不多。解放路、勝利路為繁華地段,商鋪林立,人來人往,較為熱鬧和繁榮。當然,與江蘇比較,當時的城區遠不及蘇南發達鄉鎮的繁榮和昌盛。但市民素質不低,也不封閉,待人熱忱、直爽、坦誠。姑娘們穿著也時尚開放,不遜於上海和無錫的姑娘們。

宜昌地理位置顯要,為三峽門戶。其歷史悠久,古稱之為夷陵。三國時期,東吳火燒連營800裡,劉備敗退四川的故事就發生在宜昌猇亭一帶。宜昌交通主要依靠長江黃金水道,運輸繁忙,下達武漢上海,上進重慶四川。

宜昌地處中西部山區,周邊縣域均依山傍水,是三線建設的重要區域。除612廠外,還有137、403、404、238、288、388、066、515、809、827、紅旗電纜廠等三線企業以及710研究所,先後陸續選址宜昌地區各縣域,開啟了三線建設創建之路。根據毛主席批示,1969年330工程也上馬開始籌建。所有這些,不僅為宜昌帶來生機活力和繁榮,也為宜昌後來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歷史機遇。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生活區中心路口


艱難的創業之路

創業是一項很光榮的偉業,也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先遣隊從宜昌城區出發乘車去612工地。17公里道路由碎石黃沙泥鋪就,坑坑窪窪、高低不平,一路顛波,由此開始了艱難的創建612廠之路。

612工地位於宜昌縣張家場公社姜家灣大隊的大埡峔山坡,是由東北613廠承接包建任務時選定的。先遣隊接手時,工地基本上沒有像樣的建築物。在臨近去下坪的山坡上建有一家簡易食堂,一幢兩層簡易辦公兼宿舍樓,還有一棟只有幾間屋的平房。在去下坪的半山坡上建了變電站和水泵房。簡易車庫座落在進工地的路旁。實際上,一切都要從零起步。我們先遣隊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月底首批百餘名原721職工進駐工地做準備工作。一是與宜昌縣國防工辦聯繫溝通,請縣裡給予全面的支持和幫助;二是安排由縣裡調來的民工修建道路,幫助建立臨時用房,在三叉路口山坡處平整土地,搭建工棚用於職工臨時居住;三是聯繫建築公司進駐工地、採購建材,再請縣裡加派民工勞力等。在朱展明的帶領下,各項事宜進展順利。

七月下旬,在原721廠副廠長李光普帶領下,721援建612廠的百餘名職工抵達工地。由於住宅未建好,單身男職工只能住工棚。有家屬的除少量的住在簡易房外,相當一部分只能安排在車庫居住。車庫用油毛氈、蘆葦蓆隔成若干間,不隔音,說話都能聽見。據廠二代黃百英回憶說,他們把蘆葦蓆摳個洞,能看見鄰居同伴。工棚不嚴實,下雨天漏雨,要用臉盆接水。道路泥濘不便行走。食品供應緊缺,食堂也常只供應鹹菜,極少葷腥,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儘管如此,但創業者們保持著旺盛的鬥志,參加工地基建、建廠房住宅、架電杆、進設備等等,主動積極,勇於擔當。

特別是參加工地大會戰,傍晚時只要廣播站集結號一吹,如戰鬥號令,如進軍號角,職工們齊聚三叉路口。大家擼起袖子,去黃花套運石塊,赴宜昌港碼頭卸磚裝車,你抬我搬,你追我趕,互相比賽。刁加文回憶起和我共抬100多塊磚,感嘆真神助力也;羅愛平瘦小,但巾幗不讓鬚眉,與軍代表比試,挑起了100多斤的磚塊,大會戰場面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創建612的奮鬥歷程上,創業者們不畏艱難、不計報酬、滿懷激情,用汗水繪出了一幅幅亮麗的艱苦創業畫卷。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某車間部分女工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

隨著工地建設的全面鋪開,各路人馬紛至沓來,各類建設者不斷湧入。沸騰的工地,高昂的人氣,展現出一幅壯觀的畫面。建設大軍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群體構成。

一是721廠選派職工。有以李光普、楊福清、鍾金海、朱展明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來自無錫721廠選派的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職工以及後勤行政人員;1970年2月,一批全家赴宜的721選派職工到達,如黃金財、陸靜波、黃新發、徐明娟、許錫芬等;1971年10月,有徐自奮、邢志遠等五家到宜昌612廠。其後也還有一些技術骨幹陸續到廠。由721廠選派來的職工無疑是創建612廠的主體和中堅力量,他們大多是舉家搬遷,攜兒帶女參加工廠創建,為三線軍工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大中專畢業生。如有以宋祖寧、唐壽卿以及其後的姜曉智、莊憲軍等為代表的分配來廠的大學畢業生,還有長沙無線電工業學校和無錫無線電工業(機械)學校分配來廠的69屆中專畢業生。他們後來都成為612廠重要的管理和技術人才,為工廠的發展奉獻了聰明才智。

三是軍代表、轉業復員軍人。以李秉奎、龐堅等為首的海軍駐廠代表,積極參與,身體力行,在612廠創建時期發揮了有力的領導作用。龐堅和李秉奎轉業後還擔任了612廠的主要領導。以吳恆訓、沈東海、蔡元禮等為代表的一批海軍復轉軍人到廠後,保持了部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創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招工進廠的下鄉知青。1970年7月,首批進廠知青是到遠安縣招收的十八名下鄉知識青年,其後,又在宜都招收了一批知青。其中有不少知青職工被推薦上了大學。這些知青的加入,為612的建設增添了新生力量和發展潛力。

五是宜昌縣派遣工地的民兵團。這支由數百人組建的民工隊伍是工地基建的主力軍。在工廠政委潘哲群和縣民兵李團長的指揮下,開山鋪路,運料裝卸,為工地建設付出了汗水和辛勞。

六是設計、建築、安裝隊伍。廠房的建築設計和廠區設備安裝的設計由部屬設計院專業人員負責完成;廠房建築由湖北省建築二公司七隊承建,住宅樓由江蘇江陰建築隊承擔;廠區設備安裝由武漢安裝公司承接完成。一張張設計圖紙,一排排廠房,一棟棟住宅,在他們手中誕生。

這些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建設大軍,說著南腔北調的口語,有上海話、無錫話、北京話、武漢話、宜昌話,還有江蘇、四川、廣東、河南、東北、山東等地口音,五花八門,恰似一個濃縮的全國性大聚會。他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在大埡峔,心往一處想,勁向一處使,攻堅克難,為612廠的創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企業史冊。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招待所


工地練紅心

人的成長總是要經歷若干艱苦磨鍊,才能有所進步。大埡峔就是一個歷練人的重要平臺。我雖然中專畢業參加工作不久,主動報名投身三線建設,但作為一名青年職工,同創業者一樣,經風雨、見世面、受鍛鍊。不僅為612廠的早期創建出力流汗,作出應有貢獻,而且身在其中也增長了才幹,錘鍊了意志,提高了能力。

在612早期發展的時段裡,我曾在食堂幫過工,在工地指揮部辦公室、廠政工組、廠宣傳科當過幹事,經歷了多崗位的磨鍊,邊學邊幹,盡力完成了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最為深刻、最難忘卻的是在工地基建中,擔當的兩個任務所經受的歷練:

一是徵用土地,我被戲稱為612廠“土地爺”。工地指揮部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徵用土地。我受時任副指揮長祁文彥的指派,受命負責辦理徵地事宜。對於我來說,徵地無疑是一件嶄新的工作,政策性很強,既未做過,也無經驗,但我毅然接受了這一任務。去縣裡瞭解徵地的整個流程和相關手續,認真學習和掌握國家有關征地的法規、政策條令以及補嘗標準等文件,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並開展工作。姜家灣大隊劉大隊長和當地生產隊高隊長都是比較厚道的農村幹部,對三線建設用地非常支持。在和他們的談判協商中,雖有討價還價等爭議,但我按照國家頒佈的有關政策條令,本著既節約投資,又不損害農民利益的原則,根據工廠用地規模和範圍,妥善辦理了土地徵用、耕地和青苗林木等的補嘗標準及款額,雙方都比較滿意。在徵地過程中,俞正榮不辭辛勞的幫助丈量土地。我們圓滿完成了徵地任務,我也從中得到了鍛鍊和提高。大埡峔的山地幾乎每一處都留下了我的足印。

二是為民兵團催糧。民工是基建的重要力量,大都來自宜昌縣蓮沱區。由於當地公社未能及時撥送糧食,因而影響了民工生活。根據民工團李團長的請求,工地指揮部委派我和李團長共去蓮沱催要糧食。去時乘短途輪船,在蓮沱碼頭豋岸後步行十多里路到達公社。在公社食堂用餐時鬧了個笑話,我看到端出來的黃亮黃亮的玉米飯,還以為是招待我們吃蛋炒飯呢!不過吃起來還真香。下午辦好有關事宜,晚上在公社招待所過夜。第二天早飯後,李團長告知有點事需遲迴幾天,要我從公社走山路經新坪710所回612工地。他說路程不長,二、三十里山路,只需走三個多小時就到了。我即按照他的指點,獨自一人沿著崎嶇曲折山路行走。山裡人煙稀少,走過幾里路也遇不到人,心裡還真有點怕,只好邊走邊唱,拿根木棍壯膽。走到710所想攔輛車也未成功。其實,我被忽悠了,路程並不是李團長所說只需走三個多小時。我從上午8點出發一直走到下午4點多鐘才回到工地。雖然雙腿發軟,精疲力盡,但我硬是挺過來了,也從未向領導和同事們訴苦說及此事。權當是對我的一次難得的歷練吧!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廣播站


活躍的三線文化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文化的。然而,遠離城區的三線企業,在創建初期,文化活動是相當貧乏的。在大埡峔,職工業餘文化生活,除了聽聽收音機,聽聽廣播外,聚在一起不是吹牛聊天,就是玩撲克、打自制麻將等,文化活動內容單調。金聲濤家有一臺9寸電視機,每晚門庭若市,坐滿了人,等著觀看節目。

我調廠宣傳科工作後,為了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努力開創文化活動新局面,為職工提供精神食糧。我學會了電影放映技術,每週去地區電影公司取片,不管新片舊片,每次都放兩部。那時,新拍電影不多。雖然時常反覆放老片,但大家觀看興趣仍然不減。《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等舊片多次放映,大家還是樂意觀看。八個樣板戲拍成電影多次放映,也還吸引人。每逢有新片,與其他三線廠跑片輪放。有時輪在白天,就在禮堂將窗戶用油毛氈封閉後放映;有時輪到凌晨,廣播軍號一響,不到一刻鐘,職工們攜兒帶女很快坐滿了位置。可見,職工們對文化生活是何等的渴望和期待。當時廠裡添置的是一臺16毫米的放影機,從放映到收場,基本由我一人擔當,少有人幫忙,很是辛苦。後來添置了32毫米機,我便組建了放映組,沈東海、方群英、張可明主動加盟,極大地減輕了我的負擔。那時候我們都不計名利,不講報酬,一心一意地自願為職工服務。

我還邀請李洪芳和我共同組建了廠文藝宣傳隊。李洪芳具有文藝才幹,編導和協調能力很強。一批愛好文藝的積極分子,如劉敏生、吳宜度、達曉雲、李兆全、廖正超、曾維新、佟麗娟、郭豔芳、胡文明、羅愛平等參加文藝宣傳隊後,在他的指導下,很快就進入角色。排練演出的節目,受到職工的熱烈歡迎,豐富和活躍了工廠的文化生活。廠裡還組建了廠籃球隊,帶隊參加宜昌地區三線廠籃球比賽。為了提高宣傳效果,我還學會攝影,洗印照片,辦櫥窗牆報;管理廣播站,撰寫文稿,提升宣傳力度。我和何初發在食堂幫廚時相識,有共同志趣,都有文學愛好。他文字功夫深厚,寫作水平頗高。七十年代初,我倆合作寫作了不少作品,有詩歌、散文、相聲等,發表在宜昌縣文化館主辦的《革命文化》雜誌上。後來我被省社科院招錄,《宜昌日報》還專門發表了他撰寫的“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宣傳報道。

在宣傳工作中,時任宣傳科長吳恆訓,是海軍轉業幹部,領導能力、理論和文字水平很強,待人熱情、誠懇、謙和,對我很信任,放手讓我獨立開展工作。我盡力按照領導意圖,千方百計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內容。如積極邀請宜昌市京劇團、宜昌縣文工團到廠演出。雖然迎來送往,接待安排等十分辛勞,但為大家服務,能夠為活躍職工文化生活作出貢獻,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七十年代初,大學恢復招生。1974年,我被舉薦到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習。這是612廠領導和職工對我的培養和信任。1977年畢業回廠後安排在廠辦學校,為中學生講授政治和歷史課。當然,對我來說這是非常陌生的文教工作,既無教學經歷,更無教學經驗。我只能是邊教邊學,完成了我擔負的教學任務。在612廠所從事的宣傳文化及兩年的教學工作,是我在大埡峔的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也為我後來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提供了一定條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電視室


三線廠特色掠影

三線廠遠離城區,座落山溝,生產生活一體,形成了一個自我運轉的小社會。企業既抓生產,也抓生活。建醫院、辦學校、開商店、配傢俱、做煤球,還要辦招待所、託兒所,安排進城班車等等,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全靠企業擔當解決。因而在612發展進程中,出現和形成了許多頗具特色的景象,深深地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特色一:開荒耕地種菜忙。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經濟發展緩慢,糧食、肉蛋等食品均按計劃配給,供給資源緊缺。職工吃菜主要靠當地農民在工地三叉路口擺攤出售。雞鴨一元錢一隻,雞蛋五分錢一個,但數量很少,供不應求。蔬菜很便宜,但供應也不能滿足需求。面對吃菜難狀況,職工們開始自力更生,學習南泥灣精神,利用山坡地開荒種菜。每當下班後,家家戶戶拾掇菜地,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有的職工還養雞生蛋,到下坪打魚摸蝦等。展現了職工們亦工亦農的獨特的三線特色。

特色二:夫妻雙雙把家還。參加和支援三線建設,國家出臺了一條優惠政策,即能夠解決夫妻兩地分居、愛人及子女就業等問題。因此,721廠參加612廠創建的職工,凡家在農村的可全家遷移到612廠並安排妻子及符合條件的子女就業,職工分居兩地的即可調到一起,尚未成家的青工可娶下鄉女知青到廠就業。許多青工都偕靚麗知青媳婦來到了工地,如原721廠上海青工姚培德攜手朱鳳基在612廠成家立業,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國家這些特殊政策為參加三線建設的創業者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安居樂業,一心一意作貢獻。由此,也形成了三線廠雙職工居多的特點,顯示了“夫妻雙雙把家還”的景觀。

特色三:互相請客情意濃。三線廠地處荒塞邊遠山區,職工們遠離親朋好友。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建設三線軍工事業而集結在一起共同奮鬥。生活在大埡峔的612廠職工,無論是家庭住戶還是單身員工,無論是年長師傅還是青年工人,無論是男同胞還是女同胞,和睦協調,親密共處,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關愛。每逢節假日,你來我往,這家請來那家接,走東家去西家,熱鬧非凡,不是親朋,勝似親朋。雖是粗茶淡飯,但情意濃濃,彰顯了612廠職工在創建中所凝聚的深情厚誼。

特色四:三線子弟承父業。大埡峔就是一個小社會,612就是一個大部落。在相互間緊密的交往中,不少家庭子女聯姻,成為親家。子女長大成人,子承父業,在工廠就職。三線廠二代、三代由此誕生。他們承接父輩事業,繼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業績作出貢獻。

三線子弟是一群優秀的、質樸的新一代群體。他們剛毅堅韌、勤奮好學,在艱苦困難的環境中成長,在父輩拼搏奮進的滄桑歲月裡生活,繼承了老一輩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奮鬥精神。他們與生活在城市中的同齡人相比,無疑是佼佼者。廠二代三代不愧為在大埡峔成長而培育出來的有意志、重情義、有擔當、明事理的軍工後代,不愧為是612廠事業發展的繼承者推動者。


三線行 | 難忘612 鄂西三線建設經歷

612廠職工食堂


人們常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612創建初期,既是創業者為三線建設作出貢獻的舞臺,也是人生歷煉的大熔爐。奮戰在612工地的三線建設者們無不經受了風吹雨打和艱苦磨練,走過了克難奮進的創業歷程。在全體612創業者的共同奮鬥下,我們不僅創建了具有現代化的軍工企業,而且鑄就了頗具時代特色的612精神,這就是“團結拼搏,克難奮進,艱苦創建,甘於奉獻”,這是612廠老一輩留給後代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推進企業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

回望大埡峔,在612初建的日子裡,老三線人把青春年華獻給了612廠,有的甚至把年輕的生命留在了大埡峔。而今,這批建設者早已退休,大多已步入耄耋之年,也有一些已不在人世。但這批三線建設者,自始自終堅守著三線人的情結,堅守著612精神,在612廠的發展史上書寫了重重一筆。


張武,三線建設時期,721廠選派612廠早期創建者之一。1969年—1980年先後在612工地指揮部辦公室、廠政工組、廠宣傳科以及廠子弟學校任職。1974年—1977年就學於復旦大學哲學系。1980年考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先後任哲學所助理研究員、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副巡視員(副廳)等職。2001年調任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先後任黨組成員、副主席、巡視員(正廳)、《湖北社會科學》主編、湖北省地方誌副總纂等職,現退居武漢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