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白蒿(蕭):“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中有這樣一首詩: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經·王風·采葛》)

《詩經》中的白蒿(蕭):“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這首詩不長,看似也很簡單,三章,每章三句,共36字。三章中除了三種植物“葛”“蕭”“艾”和表示時間的“月”“秋”“歲”6字不同,其餘完全相同。就是這樣一首“簡單”的詩卻能流傳千古,這到底為什麼呢?

先看註釋:

⑴採:採集。葛:葛藤,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⑵蕭:蒿的一種,白葉,即白蒿。有香氣,古時用於祭祀。

⑶三秋:三個秋季。通常一秋為一年。這裡三秋指長於三月,義同三季。

⑷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其葉子供藥用,可制艾灸治病。

⑸歲:年。三歲,三年。

因年代久遠,詩經中的很多詩既沒有具體的作者,也沒有具體的寫作背景,讓後人很難知道到底為什麼而寫。很多隻能根據字面意思,加上古人作的注來理解。

從字面上看,意思不難理解,簡單翻譯出來就是:

采葛啊采葛,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仨月!

採蕭啊采葛,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三秋!

採艾啊采葛,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三年!

《采葛》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呢?

根據文字,可以理解成,一個人一邊採集(勞動),一邊在思念著某個人。從“一日不見”如“三月”“三秋”“三歲”可以想見其思念是多麼的急切,其思念的日子多麼的難熬。什麼人思念某個人會有這麼急切的感受呢?古代從事採集的一般都是女子勞動,因此,這首詩是表達一個女子對男子的思念之情,是女子在勞動中思念著自己的心上人。

整首詩字句雖然不多,但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甚至活脫脫地站在讀者的面前。這是這首詩的美妙之處。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首詩能夠膾炙人口,千百年來一直流傳。

從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這是一首可以看做是表達男女愛情的優美詩篇。“一日三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成了人們表達思念之情的成語。

古人對《詩經》有很多的註疏,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是宋代大儒朱熹作的集註。對儒家文化推崇備至的朱熹,對於古代男女愛情之類的情感,很顯然持反對態度,所以朱熹註解說這首詩屬於“淫奔”之詩。他說“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託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意思是說,采葛用來制纖維織布,這是淫奔者假託採集(葛、蕭、艾)去野外私會自己的心上人,所以藉此詩來指其人,來說對心上人的思念之深,不見心上人的時間並不長而內心感覺卻好像很久似的。

“採蕭”之“蕭”為“白蒿”

《詩經》中的詩,其創作來源於人們熟悉的生活,很多都是藉助勞動中的場景和事物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像這首《采葛》中的場景和採集的對象,至今人們都很熟悉。“葛”,可能都知道是什麼,葛藤,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艾”,就是現今人們熟知的艾草,也是蒿的一種,又叫野艾,是一種中草藥。

至於“蕭”,現在的人知道的可能不多,它也是蒿草的一種,也叫白蒿。陸璣《詩疏》:“白蒿先諸草發生。香美可食,生蒸皆宜。”白蒿味甘,平,無毒。劉滴川在《山海經·萬物綱目》中講:“白蒿主治五臟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目聰明不老。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久服輕身。”

可見,白蒿的藥用價值不小。“長毛髮令黑”,可謂少發白發者的福音。不妨多吃點。

白蒿,中藥名又叫茵陳。

俗語說:“二月裡茵陳三月裡蒿,四月裡茵陳當柴燒。”意思是說,二月(農曆)的茵陳最好,三月裡,就長老了,四月裡的茵陳就沒用了,只配當柴火燒了!

《詩經》中還有很多借寫採集野菜的勞動而寫的詩篇。野菜,既可當菜食用,也是中草藥。

讀《詩經》,可以知道很多野菜是古老優美詩篇的題材。

《詩經》中的白蒿(蕭):“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中的白蒿(蕭):“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