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講解——《小雅·節南山》之三

趙宗來/文

第六章講解:

原文曰:“不弔昊天,亂靡(音米)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音成),誰秉國成。不自為(音圍)政,卒(音族)勞百姓。”《毛傳》注:“病酒曰酲。成,平也。”補註:吊,至也,猶善也;靡,無;式,用。秉,執;卒,終。

天地猶如人父母,人類本應孝天地;人對上天失孝心,猶如為人不孝悌。昊天所行惟天道,人奉天命合天意;人蔽善性與天隔,猶如射箭不中的。常言家和萬事興,人逆於天豈有吉?世間因此生亂象,逆行不止亂不息。子女當孝其父母,人類應當孝天地。

天民皆是天所生,王者安民是天命;虐民害物即豺狼,猛於虎者是苛政。如此而行謂之式,月有圓缺與晦明;斯生意謂亂象生,風起雲湧不消停。亂事接踵相繼來,天民豈能有安寧?改弦易轍歸正道,此處便可返歸程;回心轉意在此刻,修齊治平在心正。

《詩經》講解——《小雅·節南山》之三

賢者豈能心不憂,憂民憂君憂天下;猶如烈酒傷脾胃,嘔心瀝血心火大。天子既然承天命,逆天不免受天罰;天之視聽自庶民,民不聊生天明察。治平之法在公平,公平之權在朝廷;且看朝廷君與臣,利慾薰心惡將盈;忠良賢士失其位,庶民有冤有誰聽?

為政必由自身正,天地他人莫代行;正上一筆道之象,若不學道不知性。道入人心呈善性,誠意正心與性通;遵循道心修人心,人心精純合天性。政右之攵執規矩,規矩非由人妄定;河圖洛書從天降,堯舜則天致太平;離婁公輸無規矩,方圓難定器難成。

惟有自身能正者,其言其行不違正;自正而能居尊位,方能教善而政正。如若有道而不遵,王道必然不能行;如若剛愎而自用,政令難保是仁政。何以好心成壞事?自以為是而妄行;何以速利生後患?攻乎異端害已萌。政令不正教不善,最終受害是百姓。

《詩經》講解——《小雅·節南山》之三

第七章講解:

原文曰:“駕彼四牡,四牡項領。我瞻四方,蹙蹙(音促)靡(音米)所騁(音逞)。”《毛傳》注:“項,大也。騁,極也。”補註:四牡,四馬所駕之車,諸侯所乘也;領,頸也;瞻,居高而遠望也;蹙蹙,由大而縮小也;靡,無也。

王者治國平天下,天下地表無極限;欲明明德於天下,惟在恭己正南面。身修家齊而國治,天下太平在其間;諸侯封地謂之國,諸侯四馬駕車轅。王者若要平天下,勢單力孤豈如願?諸侯一國不能治,天下之亂亦難免。各國諸侯德配位,天下太平有何難?

若以天下喻為車,四牡則喻諸侯國;四牡健壯頸則大,諸侯賢能貴在德。驥稱其德而非力,無禮無義不成國;倘若諸侯謀自大,各自為政禍亂多。諸侯利慾薰心後,便是軍閥割據者;馬頸粗大不協調,此為病態隱含禍。王者德明及諸侯,各國皆治民安樂。

憂國憂民之賢者,以道為目觀四方;高瞻必然能遠矚,防微杜漸免亡羊。看我泱泱中華地,夷狄蠶食漸淪喪;仁義禮義將零落,恃強凌弱在擴張。騏驥處處受羈絆,小人當道害賢良。賢良憂苦不怨尤,惟願王者能思量;若到懸崖再勒馬,疾馳難止不勝防。

《詩經》講解——《小雅·節南山》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