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我國的帝制年代,自秦始皇一統六合開始,直至清帝遜位,大約有2130多年,此間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正是規範的

“中央集權”治理範式,我國的歷史榮耀,也是以廣土眾民而著稱的。

雖然柏楊對此批評說:“所謂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也未必是什麼值得自豪的事情,十來億人對掐起來,用這地大物博的產物互相打來打去,確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觀。”

但筆者想到的是,人多地廣在古代確是一種硬實力的體現,至於內耗,機器內部運行時,其部件尚有機械壽命,此壽命就是在“有限”的內耗中喪失了其繼續存在下去的價值,國家也是如此,有限、良性甚至是無可避免的內耗是無關大局及國家最終命運的。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柏楊

正是由於這種治國的基本方法,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其治國之具裡便有了一種具象的操作方法,名日“集中力量辦大事”,也就是“舉國體制”,它是國家能力的一種體現,同樣也一直被路徑依賴加強著,是類似於我們這樣的歷史型國家一條必由之路。

我們先來看“舉國體制”的應用案例一,瞭解一下什麼叫做“舉國體制”。

上古時代,身處黃河流域的許多部族始終面臨著一個極大的生存威脅, 即頻繁的水患,因為黃河一直以來都以流域廣、流量大,水害頻繁在世界長河中著稱,治水便成了黃河流域附近部族的第一要務,即使在今天,國家面對偉力的自然災害時也沒有多少辦法去主動地應對,更何況上古時期人類脆弱,生產力發展緩慢,那時的人們就更加應對無力了。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大禹

但事情總得解決,如今中國人的骨子裡天生就有一種“人定勝天”的堅定信念,大概也是自那時傳下來的,彼時,黃河附近的大禹部族、嬴氏部族一東一西聯合了起來,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國體制”下的治水工程,也就是開鑿禹河,這條河是溝通南方淮河與北方黃河的一條通路,今天我們看到的巍巍黃河,正是改道,經由禹河古河道遺址形成的,夏王朝也在此的基礎上建立了起來。

這部分壯舉,正是神話傳說“大禹治水”的史實,這是華夏民族第一次以“舉國體制”來應對天災,除了大禹的治水方略正確以外,“馴服大自然”的又一因素自然還有高度集約化的組織與“舉國體制” 對於集體生產力的效率提升。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彼時黃河附近的大小部落,聯盟在一起的原由,其實就是為了應對水害,就像人為什麼是群體動物,就是因為個體面對大自然太過無力,只能結成遠比其他動物關係更緊密、牢固的家庭乃至部落,由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到國家經歷的就是這樣的一種過程。

這時我們已經可以分析出來“舉國體制”到底是什麼,它有兩個限定條件,其一是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就像一個人,它腿部患上了病變,痛風了,其實就是免疫細胞淋巴和正常細胞的內訌,敵我不分地打起來了,那麼這個人的效率一定會因此而降低,道理都是一樣的。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其二就是需要群體的系統內部不太複雜,這其實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例如拖拉機可能就沒有電子控制系統,因為它系統內部的協同效應比較簡單,相比於此,更復雜的飛機就明顯不同了,它是有飛控系統的,因為一架飛機的子系統太多了,光一個線纜的長度拖拉機就較之不如,如果剛一開始大禹部落、嬴氏部落面對的系統太複雜,沒有一個發展的過程,那麼部落聯盟肯定不會以這樣的形式建立,更就無從談起“舉國體制”了。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來“舉國體制”究竟是什麼?

就是一個系統內唯一一個控制中心的高度共識通過政治的機體,或為公或為私(為私多),動員和調配全國有關的力量,包括精神意志,也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的的驅動力,還有就是物質資源,比如國家的人力、物力等,集中力量辦一件事,這就是舉國體制,舉全國之力辦一件事。

我們再來看“舉國體制”的應用案例二,瞭解一下“舉國體制”的優劣。

筆者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張很有趣的統計圖表,內容是唐朝的經濟水平,一個黑點代表一萬人,因為在古代,耕地數和人口數可以充分地衡量一個國家的GDP,圖中,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地區、河南地區、山東地區、陝西地區,人口大量集中,黑點多也就意味著人口密集, 同時也說明當地的經濟水平遠超其它地方。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那麼,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今天,這是違反今人大眾所熟知的經濟規律的,眾所周知,“改開”以後,國家對外開放的重心是面對海洋,分佈規律是沿海經濟佔比重,剩下的就是逐步向內地遞減,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2018年內蒙古的GDP是多少,廣東的GDP又是多少?一個在榜單頭部,一個在榜單尾部。

但古代的中國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像我們這樣曾經“內向發展”過的龐大經濟體,古時的經濟發達地帶多集中於大河兩旁,因為農耕文明大多都起源於大河,故而,文明的經濟活動也要圍繞大河展開。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正是隋唐大運河,說它“舉國體制”的應用,還有就是其中的深刻意義。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大運河的修建

近些年來,史界對隋煬帝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以前對他是全盤否定的,這和我們當時的社會進程有關,當一個社會的社會治理體系全靠“道德自覺”來維繫的時候,一切“離經叛道”的事、人都會受到全社會的自發性輿論攻擊。

況且隋煬帝又不像北宋“奉旨填詞”的柳永那樣:“忍把浮名,換得淺斟低唱”。自然會因為好大喜功受到抨擊,甚至我們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不是看做鬼,便是視為神,就是沒有當人的機會”,古代的史官可不會問你暴政背後的軍事、政治、經濟意義到底是什麼,他只看到了隋煬帝不人不鬼、民夫獨賊的樣子,但煬帝的一些舉措,如開運河,實不亞於秦始皇的過在當代,利在千秋

隋煬帝開運河的目的,據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德採輿頌,謀及庶民”,“巡歷淮海,觀省風俗。”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隋煬帝

上面說到過,古代中國的宏觀經濟可以概括為區域經濟下的內河經濟,再細分的話就是以家庭為單位存在的小農經濟。

這一歷史上曾有過的經濟基礎,無疑是受地理因素影響的,在未開大運河之前,南北是有極大不同甚至隔絕的,商周之前,北方的大部分政權都可以稱之為

黃河文明,南方的政權則是江淮文明,直到隋唐,這一隔絕雖然在逐漸減少,可其中的差別還是有的,南北方的地理隔絕也相當程度上阻斷了南北交往,我們將其稱之為南北二元。

運河的修築,事實上打破了這種不利局面。

那麼,這樣一個意義重大,改變了客觀歷史進程的歷史事件,它其中的過程是怎樣的呢?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示意圖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下詔:

“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陸續開始了運河的第一期工程,通濟渠的開鑿。

據史載,通濟渠是在戰國時期鴻溝的遺址上修築的,一是此地的戰略意義重大,春秋戰國時期及之後的歷代帝王都或多或少出於政治、軍事上的目的,在此修築、挖鑿過運河,再一個就是為了省時省力。

當時的開鑿工作,應該說是純人力的,並沒有機械設備的輔助,政府動員了近百萬人,這恐怕在當時的世界中唯有隋朝能舉全國之力動員這麼多人,而且,這也不僅僅是人數多寡的問題,還有一個組織力的問題,這正得益於當時的中央集權,同時期同樣也是人口大國的南亞某國,肯定動員不起這麼大的力量,不是說他們人少,而是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通濟渠的西段起自皇家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陽渠故道注入黃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今惠濟黃河南岸引河口),利用黃河的自然河流;東段起自板渚,引黃河水,循汴水故道,經泗水,注入淮河。

可以說,這段河道的意義就在於溝通了黃河與淮河,打破了南北二元的桎梏,也為日後全國經濟重心由北向南轉移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通濟渠的稱呼,後世也多以汴河稱之,這條大河,可以說為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活動提供了極大便捷。

據史載,通濟渠不僅承擔著由江淮流域向關中運送糧食及其他物資的使命,在戰爭時期,還要運送兵源和軍用物資;同時,也為農業灌溉和在戰爭中以水帶兵提供了水源,在和平時期,更是由此構建了一張溝通南北的貿易網絡,漕運商旅,八方輻輳,糧商、鹽商、茶商、絲商這些也往來不絕,可以說是隋朝版的

“經濟一體化”大戰略。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幾百年後的西方有大機器生產,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科學大躍進,當時的運河事實上也承擔起了這一歷史使命的,當然,兩者是不可完全等量齊觀的。


第二段,就是永濟渠的開鑿


“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永濟渠是黃河新流向的一種新嘗試,就如楊遵義所言:

“歷史上,黃河屢在華北平原上肆無忌憚、搖頭擺尾地北流,最終造就了永濟渠,也促成了今天的海河水系。黃河北流是永濟渠的成因,永濟渠又是黃河北流的主要通道,黃河是永濟渠的主要塑造者。”

歷時多年,永濟渠最終與通濟渠一樣,構成了一條貫穿南北的水上大通路


這其中,我們大約可以梳理出一個大致的輪廓:

因為“舉國體制”的利處,隋煬帝有條件修大運河,條件一為“集權”,條件二為系統內部因素少,簡單。由此下來,煬帝舉全國之力,著手修築大運河,最終取得了成功,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消融了南北二元的局勢,構建了一張龐大的貿易網絡,也將支撐全國的骨架聯結了起來,同時,運河也為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做出了保證,當時的南方其實剛收服不久,有了運河,隋朝的軍隊、軍事物資才可便捷地運動到南方,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掌控,同時進一步地將組織內的利好發展反饋給了“舉國體制”的良性循環。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舉國體制的好外:

好處有,可以依靠政府大包大攬來配置資源,然後地方主動依附,從而使軍事、經濟活動的組織力得到強化,效率得到提升,

我們國家的體量大,當然就需要肌肉力量強,這樣才是一個靈活的壯漢,而不是一個行動遲緩的胖子。

我們國家的周圍,一直被群狼環伺著,正是由於這種“舉國體制”,我們才能得以保全、生存、壯大,繼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類文明的奇蹟。

但這種陳舊的“舉國體制”有沒有弊端,也有,而且是隨著歷史進程的螺旋上升,弊端越來越嚴重。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第一就是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

因為“舉國體制”必須要集權,集權即意味著效率的提升,但古代皇權獨大,君權神授,君是由神監督的,可我們都知道神不存在,故而便談不上對權力的制約。

大禹興修水利的政治決策做對了,催生出了夏,經過了歷史的考驗,可隋煬帝就不是這樣了,事實證明他沒經受起這項考驗,假想一下,若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也就是隋煬帝的野心得到了制約,不再除了運河以處還營修東都、築長城,也不要集全國力量數徵高句麗,運河的開鑿規模也可以小一點,時間拉長一點,那麼隋朝會不會延續下去,可能會!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第二,就是集權與國家內生髮展的對沖性,

這種舊制度實際上扼殺了創造,就像一臺大型的化工設備,如製作化肥的系統,動輒佔地幾平方公里,重也有幾萬噸,肯定須得時時檢修,而一隻簡單的電燈就不用如此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細了,系統也龐大了,有時候就會造成集權與內部發展的衝突,社會需要分工,社會治理的“舉國體制”也需要分情況、有彈性。


第三就是偏重宏觀治理而不重視微觀治理

宏觀與微觀的差別,可以說是古代“舉國體制”一大問題之一,像細菌社會那樣微觀的治理,社會便可以長久地存續下去,可當時的古代統治者大多是從宏觀出發,這樣避免不了很多指令都顯得太過粗暴,像現在說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正所謂過尤不及,尤其是帝制時期,都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道理也是如此,揚州菜多麼的精緻?背後廚師得多下工夫,紅樓夢中有一道菜,需要將豆腐以高湯煮四十多個小時才能呈現出來,以隋煬帝為代表的統治者們恰好都不懂這一點,缺乏烹小鮮的耐性,沒有微觀操作的技術手段,做了一道不甚精緻或者難吃的菜,客人當然不滿意,甚至還有掀桌子的可能。

“舉國體制”的說明丨歷史上那些“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經典案例。


最後總結:

就古代的一系列社會配套條件來看,舉國體制是配合中央集權來使用的。

既有利處,壯大了我們,並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蹟,也有壞處,導致了一次又一次地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