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除了打回去和逃跑,这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很重要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平时不舍得骂不舍得打,但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没有了家长贴身保护,终究要学会自己面对,如果孩子真的被人欺负了,该怎么办?

相信大部分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有人欺负你,立马打回去,能打得过就打,如果打不过你就跑,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

这一点没什么问题,但是除了这些,还有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对孩子成长影响很大!

孩子被欺负,除了打回去和逃跑,这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很重要

两个孩子打架,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成了死对头

小军上学第一天,妈妈就告诉他:如果去了幼儿园有人想欺负你,不要怕直接打回去,有什么问题爸爸妈妈在。

这个观念对小军影响很深,以至于后边小军还和其他小朋友打了一架

有一次上课,小军和小飞都非常喜欢一件玩具,按照老师的规定,每个人可以玩半个小时,小军先拿到了玩具,半个小时后,小飞找小军索要玩具,但小军意犹未军还没玩够,丝毫不理会小飞,小飞很不高兴,直接从小军手中夺过玩具。

此时,小军想起了妈妈说的话: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打回去,就这样两个孩子在教室里打了起来,一个孩子胳膊划破了皮,一个脸上划破了皮。

孩子被欺负,除了打回去和逃跑,这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很重要

后来老师唤来双方家长,小军妈妈觉得小飞家长大题小做,一个玩具多玩一会怎么了,动手抢就不对了。而小飞妈妈觉得小军家长不讲道理,明明说好的半个小时,自己孩子按照规矩办事,错在小军那边。

双方家长分歧比较大,谁也不服谁,最后成了死对头!

孩子被欺负,除了打回去和逃跑,这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很重要

教会孩子打回去,也要教会孩子学会分享!

我们做父母的,天然的都会觉得自己孩子是弱势,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一味的搞对立、敌视,对孩子社交、交友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例如上边两个孩子,明明在半个小时后大方分享,不仅可以收获一份信任,也可以收获一个朋友,结果因为家长过分担忧,只教孩子保护利益,没教孩子学会分享,结果闹出了矛盾。

分享与自我保护都要教给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需要朋友,也需要有自己的交际圈,在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捍卫自己正当权益的基础下,不妨尝试去分享,去与其他小朋友接触,这样孩子会成长的更快乐。

孩子被欺负,除了打回去和逃跑,这一点父母也别忘了教,很重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孩子在幼儿园互相之间难免有些磕碰,不过很多牵扯不到欺负,今天闹矛盾了明天可能就又在一起玩了,所以家长神经不用太过紧张。不过如果真的有人故意使坏,要欺负人,那么我们就要教会孩子学会反击,学会保护自己。

因此,学会自我保护与分享并不矛盾,家长在教会孩子打回去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教会孩子友善与分享呦!我是奶油妈妈,关注我,每天分享科学有用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