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接上期《四鎮之亂攻邯鄲,為什麼比守壺關崞口更有利於魏博叛軍?》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四鎮之亂的過程其實比較曲折。

第一個階段,如果從田悅起兵反唐開始,,那麼可以到邢州之圍初解算一個階段。這是四鎮之亂的第一個階段。

上文書我們講的是魏博節度使田悅調兵遣將的情況。接著,就是雙方正式開始大戰。

戰役的地點是臨洺。即現在的邯鄲市永年區。“臨洺”始見於隋書地理志:“開皇六年(公元580年),改易陽為邯鄲,十年改邯鄲為臨洺”。唐代為臨洺縣治所。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今天永年轄區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地圖上的永年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永年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臨洺關位置圖,今天永年區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永年和其他地區相對位置圖,打叉為大戰戰場位置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永年衛星圖全貌鳥瞰圖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永年交通圖


臨洺關當時的守將是昭義節度使手下大將張伾。

田悅親自帶兵攻打臨洺。張伾則嚴防死守,雙方激戰不已,數月不能下。

臨洺關中軍情尤為急迫,軍糧就要吃盡,府庫馬上見底。加以士卒多有死傷,士氣低落,城關有馬上告破之危機。好在張伾有誓死保衛城池之心,在萬般無奈之下,只有賣女一條道路可走了。然後給女兒盛裝,帶到府衙門前,對眾將說:”“諸將守戰甚苦,我張伾家以無餘物,請將我的女兒賣掉,給大家做最後一日之資。”張伾之女對眾人深深下拜,眾將士感慨張伾與他們同生共死,一起痛哭,說道:“願盡死力,不敢言賞!”

一個女孩在危機之中能賣幾個錢?

不過是激勵將士士氣。

哀兵必勝!自古而然啊!

臨洺關士氣大振!

張伾一方面再度組織反擊,一方面派人去給李抱真報信:再不馳援,臨洺就守不住了!

可見,一開始的四鎮之亂在魏博方面只是和昭義節度使之間的戰爭。具有兩個地方節度使之間搶地盤的味道。這點尤需注意。

中唐時期的藩鎮和中央的關係其實很複雜。

如魏博、淄青節度使、幽州藩鎮這幾個方面都是割據形態最為明顯的,是公然和朝廷分庭抗禮的。但是昭義節度使的情況非常特殊,他對朝廷是盡忠的,但是他的管轄區內又是獨斷專行的,是家族傳承的。只有這個家族不再有意願和能力控制這裡才讓朝廷管轄。這與朝廷可以隨意調動的那些地區的節度使不同。

所以,戰事開始數月,臨洺危在旦夕朝廷方面並未主動介入。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但是,李抱真接到急報,不能再獨力面對魏博,立刻向朝廷求援。長安遂命河東節度使馬燧和大將李晟率領神策兵一起和李抱真在臨洺關防禦田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戰事開啟很長一段時間,朝廷方面都是以馬燧為主要統帥的。

馬燧(726年-795年9月4日 [1] ),字洵美。汝州郟城(今河南郟縣)人,祖籍右扶風(今陝西興平),唐朝中期名將。司徒、宰相、北平郡王,與渾瑊、李晟同被繪像於凌煙閣。

馬燧少時博覽群書,又攻兵書戰策,多謀略。安史之亂爆發時,曾勸范陽留守賈循倒戈,事洩逃脫。歷官趙城尉、左武衛兵曹參軍等職。大曆十年(775年),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大曆十四年(779年),遷河東節度使。建中二年(781年),奉詔討魏博叛將田悅。

馬燧這個人很有政治敏感性,馬燧早年時,有次和幾個哥哥讀書,放下書嘆氣說:“國家將有難了,英雄應立功於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當儒生呢!”所以,安史之亂爆發,其實整個唐王朝上下都是有所感知的。

馬燧和李抱真是有關係的。

唐代宗寶應(762年—763年)年間,澤潞節度使李抱玉,也就是李抱真的哥哥任命馬燧為趙城縣尉。 這時回紇大軍歸國,倚仗幫助收復洛陽的功勞,胡作非為,有時擄掠路過處的倉庫糧食,供應飯食稍不滿意,隨便殺人。李抱玉準備了供給品,下屬都不敢去送,馬燧自薦請求主持驛館事務。等回紇軍來了,就先給主帥送禮,和他約定紀律,回紇軍就授給馬燧令旗做標誌,命馬燧殺死違令者。馬燧用死刑犯人在身邊侍侯,稍不聽令,就殺死他們。回紇兵看了害怕,軍隊從這裡走過,沒有人敢侵害擄掠。李抱玉更加賞識他。因此,馬燧和李抱真家族的關係非同一般。這也是朝廷能用馬燧為河東節度使的原因。可以說是用馬燧來安撫同時也是分化李抱真的昭義節度使集團。

同時,朝廷又調動北方的幽州藩鎮朱滔從北方攻打成德節度使。這樣,形成西部和北部兩個方面夾擊的戰略態勢。

這樣,立刻在局勢上朝廷方面就佔據主動了。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馬燧作為河東節度使是早有準備的。一接到詔書立刻動身。他在兵馬剛動的時候就給田悅寫了一封信,大意是好言勸和的意思,表現得似乎有些怕田悅。這讓田悅感到馬燧害怕自己,也就產生輕敵之心。遂之沒有對馬燧進行防範。可是我想,這也有田悅的勢力的有限有關係,如果再防備馬燧,他如果不做出巨大部署,那麼哪裡來更多的軍隊呢?他的軍隊當時應該是都用上了的。

由於沒有防備馬燧,讓馬燧鑽了孔子,他與李抱真合兵八萬,東下壺關,而後軍於邯鄲,大敗攻打邯鄲的田悅軍隊。

從路線看,馬燧的路線應該是先從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出發,而後到了山西的長治,只有到了長治,才可以和李抱真合兵,之後東下壺關,這就意味著不能走滏口陘了。當時的田悅大將楊朝光駐守防禦邯鄲西北,我想應該是武安市附近。這正是對應滏口陘來兵的。而東下壺關,就只能走我們前文介紹的走壺關縣大河村的崞口去林州路線了。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從長治到河南林縣的合澗鎮路線衛星導航圖


從長治到河南林縣的合澗鎮路線。古代所謂的羊腸坂。曹操當年追高幹的路線。

之所以說田悅輕敵而沒有防備其實就是說他沒有吸去前面邢曹俊的建議防衛崞口而已。這個崞口就被李抱真和馬燧合兵攻破了。這樣,朝廷的援軍直接到了邯鄲了。

李、馬二人的軍隊到邯鄲後首先擊敗這裡的一支田悅的軍隊。從記載看,立刻去攻打臨洺關西部的楊朝光。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唐軍出山西到邯鄲路線圖


這樣,田悅的壓力突然變大了。

從安排上看,李抱真和馬燧的聯軍之所以沒有攻打臨洺關和裡面的張伾裡應外合而去先攻打楊朝光。我想其策略極為可能是:如果控制這裡,那麼臨洺關就是丟失,那麼西去滏口陘的東部入口也為朝廷所掌握 。此外,奪得這裡同時就可以威脅北方的李惟嶽集團,當然也可以從此救助臨洺關,其實是一箭三雕的核心地帶。這也正是楊朝光位置的關鍵所在。具體位置沒有說,考慮應該是永年到武安市區的某個關鍵點上。

正因為楊朝光這裡非常關鍵,所以,田悅一方面急攻臨洺,一方面反倒從李惟嶽那裡撥出五千兵馬來援助楊朝光。之前,可是田悅撥去八千支援李惟嶽的。此時的李惟嶽可不比開始,後面有朱滔夾擊呢。李惟嶽的壓力就瞬間增大了。

在李抱真和馬燧擊敗邯鄲田悅軍後第二天就開始攻打楊朝光的大營了。田悅也知道情況不妙,遂之親自帶大軍萬人來救楊朝光大營。這樣,臨洺關的危局就不解而自破。這是圍魏救趙之計。楊朝光乃田悅必救之地,所謂孫子說的攻其所必救。

此時楊朝光大營就成了生死結。

馬燧命大將李自良在一個叫雙岡的地方對抗田悅:“田悅如果攻破我們的包圍,那麼一定斬你項上人頭!”胡三省注:“雙岡在邯鄲西北、臨洺之西,亦名盧家疃。”但是更具體的地址似乎就沒有什麼記載了。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唐軍北上臨洺關路線圖


我估計最可能的就是永年區和北安樂鄉之間的拐彎的地方。這個地方作有都有小山崗,正複合雙岡的名字。到了宋代叫盧家疃,而疃是田舍旁禽獸踐踏的空地的意思。靠著山口,容易來野獸糟踐糧食莊稼,所以這個名字也符合這裡。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兩條線之間是臨洺關大戰大體位置所在了。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狗山,歷史地圖


狗山位於永年縣城西偏北4.2公里處,山底面積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9米,《新唐書·地理志》曰:“狗山有太宗壘”。所以又叫駐驊山,太宗山。這裡當年李世民曾經做過戰,估計,楊朝光所在也是這裡。戰場如果地理環境不發生大變化,在歷史上重複性還是很強的。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朱山、狗山位置圖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朱山、狗山、永年大體位置圖


楊朝光的大營是圍欄的,馬燧用點燃的火車,燒了楊朝光的圍柵。圍柵被燒,軍兵大亂,唐軍乘亂猛攻,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喊殺聲中,楊朝光不幸被殺。主帥被殺,軍心立刻散了,唐軍大開殺戒,斬敵五千餘首級。死傷不計其數了。

稍後,整頓五日,這才進軍到了臨洺關外,此時的臨洺關肯定是早已經解了圍了。無需多說,至少田悅已經是內外被圍,前後受攻。田悅力戰唐軍,百餘回合,終於大敗,被斬首萬級。

從上面的地圖看,田悅的軍隊既可能進入了我劃的那兩道線中,河谷中地勢狹窄,被唐軍前後夾擊,擠作一團,無法展開,加上自相踩踏,所以才有這麼高的死亡量。

田悅連夜逃跑,北方邢州之圍也自動解開了。最開始是田悅派兵馬使孟祐將步騎五千北助李惟嶽攻打邢州。

這就是唐軍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對魏博軍發動總攻的原因,一石三鳥。

時間是建中二年六月份。這場臨洺關之戰前後至少已經打了半年!

可以說唐軍和魏博的臨洺關之戰到此就結束了。這是四鎮之亂的第一個重要階段。唐軍控制了滏口陘,解開了臨洺和邢州之圍,這下等於將北到邢州,南到磁州,這一趟線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徹底封死了滏口陘的東口。這對唐軍來說是重大的勝利!

此次戰役,《資治通鑑》沒有提及李晟軍隊的情況,但是在《舊唐書144卷》提到一個人,名叫,邢君牙。補充了李晟作為禁軍的戰鬥情況:

邢君牙,瀛州樂壽人也。少從軍於幽薊、平盧,以戰功歷果毅折衝郎將,充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反,隨平盧節度使侯希逸過海,至青、徐間。田神功之討劉展,君牙又從神功戰伐有功,歷將軍、試光祿卿。神功既為兗鄆節度使,令君牙領防秋兵入鎮好畤。屬吐蕃陵犯,代宗幸陝,君牙隸屬禁軍扈從。後又以戰功加鴻臚卿,累封河間郡公。

建中初,河北諸節帥叛,李晟率禁軍助馬燧等徵之。晟以君牙為都虞候,累於武安、襄國、洹水、魏縣、清豐討賊有功,君牙擒生斬級居多。

從邢君牙的記載看,李晟的軍隊還在武安和北方的襄國做過戰。襄國就是邢臺地區,實際上就是邢州。這說明,唐軍到了滏口之後也還是派軍隊去救援邢州了。臨洺關之戰可能就是李抱真和馬燧的戰績。而李晟則北援邢州了。而從其在武安作戰看,李晟的軍隊極可能走的是滏口陘,而不是之前的壺關崞口。道理很明白,馬燧肯定是先和李抱真行動,當到達雙岡後,當時作為禁軍的神策軍才從長安趕到,此時滏口陘已經在唐軍掌握之下了。其在武安作戰也應該是在臨洺關大捷之前。不過這則消息告訴我們當時的朝廷禁軍真正的中間骨幹居然都是安祿山培養的人!

對付滏口陘的唐軍,魏博軍是獨力支撐的。北方的李惟嶽並沒有拿下邢州,他也拿不下,背後的朱滔南下,他必然分兵防守。根本就難以全力拿下邢州。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當時,一起謀反的還有山東的軍閥李正已,這麼長時間的戰爭,李正已沒有在背後支持,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病了,而且病得很嚴重,馬上要死了。所以根本顧不上。另外,不排除先看看風向的老滑頭的兩頭派的心思。

而且時間應該就是在臨洺關大戰的時候,李正已死了。其子李納秘不發喪,自己實際掌控了淄青節度使轄區的大權。這當然是之前李正已早就鋪墊好的。父死子繼,順理成章。田悅大敗,自然不甘心,立刻去李納處求援。

李納遂派遣納遣大將衛俊將兵萬人,加上北方的成德節度使李惟嶽遣兵三千人救之,自己在收拾殘兵敗將,綜合有兩萬人馬在洹水擺開陣勢作為第二道臨時防線。淄青軍其東,成德軍其西,首尾相應。。

唐軍方面,臨洺關大勝之後,馬燧帥諸軍進屯鄴,奏求河陽兵自助;詔河陽節度使李艽將兵會之。

時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已薨,子納秘之,擅領軍務。悅求救於納及李惟嶽,納遣大將衛俊將兵萬人,惟嶽遣兵三千人救之。悅收合散卒,得二萬餘人,軍於洹水;淄青軍其東,成德軍其西,首尾相應。馬燧帥諸軍進屯鄴,奏求河陽兵自助;詔河陽節度使李艽將兵會之。此時的安排其實就是當初那個李尊給顏真卿的獻策,南北夾擊河朔藩鎮!

洹水,在河南省北境,今名安陽河。源出林縣,東流經安陽市到內黃縣入衛河。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臨洺關大捷後唐軍和魏博、成德、淄清兵對壘情況


由於洹水入了今天的衛河,唐代的隋唐大運河,所以在安陽東到魏州方向大體上是西南-東北方向。這就是為什麼成德軍在河西,而淄清兵在河東的緣故。

當時的魏州就在大運河邊上。唐軍如果攻破成德軍防線,就可以直接兵臨魏州城下了。此時的淄清兵無疑是作為預備役使用的。

雙方自六月臨洺關大戰後居然相持到了八月份還沒有開戰。

之所以沒有開戰,關鍵是李納這邊內部接班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好。到了八月份,內部接班的工作做好,各方面穩定了,李納開始為他爹李正已正式發喪,同時向長安奏請襲父位。心真是大啊!一方面和朝廷兩軍對壘,一方面又要和朝廷要名份!唐德宗回答的很乾脆:不許!

唐德宗這麼回答不僅是因為臨洺關大捷,而且因為隨同一起反唐的襄鄧節度使梁崇義馬上就要被李希烈給拿下了。同時,北方的成德節度使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開始迅速大分裂!

中唐四鎮之亂開端的臨洺關大戰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