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两京人口过百万,唐朝是如何解决关中的粮食问题?

序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也是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的大事。从的粮食的生产、收购、存储到运输、加工、流通再到配送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是农业社会,国家的存亡、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活都依赖于粮食保障,所以在古代粮食生产处于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用来交换的粮食有限,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所以古代的粮食生产和流通都由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确保国家基本的粮食安全。

众所周知,中国国土面积广大,每个地方每个时期粮食生产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是鱼米之乡,粮食产量大;有些地方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制约,粮食生产无法自给,因此必须由中央政府出面进行调度,进行合理的流通,解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古代的粮食流通具备了现代物流的几个要素,即物品在一定时空中,经过各种物流环节,从供应地流向接收地,最后安全、及时的送到消费者手上。因此古代的粮食流通,是一种国家主导的"物流"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经济活动。

粮食的物流可以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之内,比如一个省内或者一个州之内;也可以发生在全国范围之中;它可以是政府组织的宏观物流,也可以是个体商人为主的微观物流。为了更好的认识封建社会粮食流通的问题,我们以唐朝为例,来看看大唐王朝的粮食,是怎样经过流通渠道,从产地进入千家万户,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的。

一、唐代的粮食生产

唐朝的粮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和粟米,另外豆类是重要的辅助粮。一亩中等旱田种植粟或者麦,亩产在一石左右,上等旱田可达两石;南方的水稻高产田稍高,可达三石左右。

盛唐之际,全国有可耕作的田地620万顷,从事农业生产的户数在890万户,粮食总产量约为950亿斤。按人均计算,人均占有粮食可达900斤以上。

唐代粮食生产

唐朝建国之初,关中地区经过多年战乱,人口较少。李渊在位时,每年仅需要从关中之外调运粮食二十万石,便可解决京城地区所用。但是随着唐朝国力的攀升以及人口的流动,关中人口越来越多,特别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官僚机构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两京附近大量的土地被兼并,粮食供应只能通过永济渠和通济渠,依赖河南河北两道的供给。"安史之乱"后,两河地区军阀割据,粮食供应再度南移至江南地区,使得粮食物流路线越来越大,难度也不断增加,逼得唐朝政府将粮食的物流当做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也开创了大规模粮食物流的先河。

二、唐代的粮食收购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每天都必须消费的消费品,但是收储的时间非常集中。唐代的粮食以粟、麦、稻和豆类为主,大部分地区都是一年两熟,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从地理上来说,黄河流域和淮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主要粮食产区。唐代农业科技并不十分发达,粮食生产仍然以靠天吃饭为主,如果当年风调雨顺则可以获得丰收;如果老天不帮忙,就会引起粮食短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储粮备荒、做好丰年的粮食储备就显得极为重要。

唐代中前期,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关中平原附近地区,有大量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城市人口,他们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大量粮食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因此粮食物流是唐朝一个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它要求唐朝要制定完善的粮食调控政策和做好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能完成这种大规模的粮食流通。

为了解决生产地分散,生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问题,唐代各大中城市都广泛设置了各种粮仓。根据唐代《通典》记载,仅在唐玄宗天宝八年,全国的粮仓就储备了各类粮食9600万石,其中和籴仓(军仓)1100万石,太仓1600万石,州县仓3000万石,义仓600万石,常平仓3300万石。

纳粮

我们知道,粮食是一种有着保质期的特殊商品,粮食收获后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收购和储藏,可以大大提高其保质期,延长它的使用时效。唐朝的粮食收购有两种方式,一是政策性收购,二是市场收购。这两种方式中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当年的粮食收购,取决于当年粮食的产量。如果粮食供给比较充足,则以政策性收购为主,粮价相对略低;如果当年粮食产量较低,则政府会根据市场行情,以相对合理的市场价格对粮食进行收购,尽量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在收购过程中,以钱帛共行的政策,利用货币或者绢帛换取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进行储存。在大多数时期,政府的收购价格都比较合理,尽量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三、唐朝的仓储体系

仓储指的是将物资储存起来,以备必要时所用的一种活动。唐朝粮食储备主要是由各种粮仓和粮库来完成的。在粮食收获季节,政府及时收购入仓,或者发动一些社会团体包括商人、地主、寺庙在内,加入粮食收储大军之中。

古代粮仓

唐朝的仓储包括中央和地方两个体系。其中中央政府的仓储遍布全国主要城市和重要军事基地,特别是人口密集的长安和洛阳之间,遍布中央储备仓和转运仓,做到了仓储的全面布局,形成了粮食物流的网络化。这是因为古代交通比较落后,一旦两京发生饥荒,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储备粮送到老百姓之手,保证两京的粮食安全,稳定住民心,避免发生抢粮风潮,酿成更大的事端。

唐朝的粮仓分为政策性粮仓和经营性粮仓两类。政策性的粮仓收纳正租,经费由政府提供,粮食的使用和管理、发放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政策性粮仓进行牟利行为。所有的太仓和州县的正仓、军仓都属于这一类。

经营性粮仓主要是那此常平仓,它们利用一定的本金收购市场的粮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仓内的粮食买进卖出,称为"籴粜",所获得的利润可以做为政府的开支。唐朝前期,这些常平仓的本金都是唐朝中央政府提供的,所得也归唐朝中央政府;中唐之后,一些割据的节度使和军阀逐渐将常平仓当作自己搜刮百姓的工具,他们为常平仓提供本金,利用粮食的价格涨跌搜刮百姓,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而唐朝政府对此也只能无能为力,听之任之。

四、储备粮的走向

唐朝那些政策性的储备粮仓,包括太仓、州县正仓和军仓的粮食都属于唐朝的政策性储备粮,通常都会流向关中的长安以及洛阳地区。具体做法是各地收购的粮食先汇集到县一级的正仓,然后流向州正仓,最后流到太仓,再转运到两京。这是正常年份中最常见的一种粮食物流方式,是粮食产地向销售地的流动。但是在某一地区发生灾荒之时,为了赈灾,也会发生粮食从上一级储备仓库向下一级仓库的流动,这是一种特殊的逆向流通。

具体做法是:每年粮食收获季节,农民将要缴纳的租粮上交到县正仓。具体缴纳时间是"夏输无过六月,秋输无过十一月",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缴纳,也可以根据"租庸调制",用"庸"抵"租"。

县一级正仓收到农民上交的租粮后,向农民出具票证,再将收纳的粮食上缴州仓,州仓除根据规定留存一部分之外,其他的要及时上缴太仓。州一级大多都是通过唐朝的漕运系统,从水路将粮食运抵太仓,各州都有自己运输的固定线路,时刻都处在国家严格的计划调配和控制之下,所以唐朝中前期的粮食物流秩序井然,很少发生不能及时流通到两京的情况。

经营性储备粮指的是常平仓里储存的、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买进卖出的粮食。因为常平仓粮食来自市场和籴,也就是利用市场价格向农民买来的余粮,或者是当地地主、寺庙占田的产出。这一类粮食是无须上缴到政府的太仓之中的,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就地贩卖或者运送到邻近粮价高的州县获利。也有一些私人粮商采取的也是类似的方式,但是总体来说,私人粮商经销的粮食仅占市场的极小部分,并不是唐代粮食物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五、唐代如何组织粮食流通

唐代由中央的户部主管部门粮食生产和流通,户部下设仓部、水部、常平署和太仓署以及都水监,"掌天下租赋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途之利"。

具体来说,仓部主管天下的仓储和纳租,包括州县仓库粮食流通到太仓事宜;太仓署则掌管太仓廪藏及粮食的发放,水部和都水监负责粮食的漕运。地方上在刺史之下设仓曹、户曹,管理粮食仓储和收缴、运输等事宜,将全国的粮食从供应地送到目的地。

唐代漕运水路

唐代受物流基础设施和条件的限制,粮食物流效率并不高。根据史料记载,当时从江南运送储备粮到太仓,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耗资巨大。同时水路遥远,大江之上风波又多,经常发生覆船事件,很多粮食就是在运输途中白白损失掉了。

如果是从河北地区将粮食流通到长安,则更加困难。因为当时漕运要从黄河的三门峡经过,这里是有名的"鬼门关"。据高宗时的水部郎中杨务谦记载,过三门峡时"挽夫系二铗于胸,而绳多绝,挽夫辄坠死,人以为苦"。而那些押送官粮的老爷们根本不顾舟夫和纤夫的性命,"榜笞号苦之声闻于道路,运米至者十亡七八"。

虽然唐朝重视粮食安全,但是从江南或者河北地区到达长安,仍是一伯极为困难的事情。尽管当时的官员和工匠对运输船进行了多次改进,但仍然无法大幅度的降低粮食的物流成本。

所以说,将粮食集中到太仓,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是对物流效率来说是不合理的,是加重粮食物流负担的。所以唐朝之后的朝代不再将长安做为首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安的物流条件太不理想,运输粮食耗时耗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六、唐代的粮食物流通道

粮食流通到人口密集的两京地区后,必然要进入销售市场。唐代城市中有着许多政府主导的固定粮食经营市场,也有专人进行管理。

唐代农民

唐代的这些粮食市场,按交易方式可分为现货交易的集贸市场和坊市的大中型批发市场两种。前者可以自由讨价还价,现场交易;后者多属签订大额协议的期货交易,但也有一些大宗的现货批发交易。这些市场根据交易的粮食种类不同,又能细分成小麦交易市场、水稻交易市场或者粟米交易市场等不同的类别。

唐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繁荣,粮食产量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可以在交租税之余,仍有多余的粮食去换取其他的生活物资,这是一种很大的农业生产上的进步。而这里也出现了一批从事粮食交易的商人,使得粮食交易更加活跃,也推动了粮食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的繁荣了粮食的流通。

在唐代的长安城,不论你是喜欢江南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大、小麦,都能很容易的买到这些粮食产品。这得益于粮食物流带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漕渠的开发,得益于粮食运输过程中形成的各个大大小小的水陆码头,得益于粮食物流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和方法,以及物流的工具和装备的革新。可以说,做为国家根本的粮食的流通,为大唐的经济繁荣带来了活力,而这种大规模的粮食流通,又解决了大量脱离农业生产的人在城市中的生存问题,使得唐朝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使得长安、洛阳能成为人口过百万的世界最大都市。

七、综评

直到今天,粮食流通和粮食安全仍是全人类应该予以重视的、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如何保证为全体人类提供数量充足、质量达标的粮食,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建立一个世界通用的粮食安全体系,唐朝的粮食收购、存储、流通方法仍然能给现代人提供一些宝贵经验,这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也是至今都能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盛唐光芒"。

参考资料:《唐会要》、《通典》、《续资治通鉴长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