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在翻譯界有這樣一對璧人,他們於求學中相識,又在共同的愛好中培養出愛情,結婚後不是成日的你儂我儂,而是像戰友般共同奮鬥在翻譯工作上。

他們的愛情還跨越了國界,挑戰了彼此的家庭,溫柔了歲月。他們就是翻譯界最著名的情侶組合——楊憲益與戴乃迭。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1915年,楊憲益出生於優渥的資本主義家庭。自小生活優越,他大可過著公子哥的風流生活,但家風的薰陶促使他成為一個積極進取、語言天賦極高之人。

1934年,他遊學於英國,兩年後又順利考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古希臘羅馬文學、中古法國文學及英國文學。

楊憲益在學校積極活潑,善於交友,很快便結識了一大批中國友人及外國友人,並且當上了牛津中國協會的會長。

他在擔任會長期間極其能幹。利用協會的便利宣傳救國思想,為祖國籌集物資,積極擴充人員,使原本只有幾百來人的協會擴充到了千人以上。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圖 | 楊憲益在牛津大學

1937年,新生入學的年份。這一年,中國協會也迎來了更多的成員,其中一個青春動人的英倫女孩引起了楊憲益的注意。

這個女孩18歲的年紀,高挑個兒,短捲髮,有著一雙顧盼生姿的大眼睛,攻讀法國文學,且極其熱愛中國文化。

她就是日後陪伴楊憲益縱橫翻譯界幾十餘年的妻子——戴乃迭。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圖 | 少年楊憲益與戴乃迭

但戴乃迭起初對這個青澀的中國男孩興趣不大。

因為後來她這樣回憶對楊憲益的初見映像:“起初我幾乎被他嚇一大跳,眼睛細長,臉色蒼白,但彬彬有禮。他對祖國的熱愛打動了我,在他房間的牆上掛著他自己繪製的中國曆朝歷代的疆域圖。”

愛情就像龍捲風,誰也抵擋不住。相識後的兩人經常在一起學習、聊天。

戴乃迭喜歡中國文化,楊憲益便為她講解中國五湖四海的地域風情,閒時也會發揮他的搞笑細胞與紳士風度逗她笑,帶她去吃印度美食,帶她去划船遊玩。

漸漸地,戴乃迭愛上了這個愛國、風趣幽默、文化底蘊豐厚,臉蛋蒼白眼睛細長的中國男人。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陷入愛河後,戴乃迭乾脆改學中文,成為了牛津大學獲得中國文學學位的第一人。

此後兩人在英國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大學時代,他們的感情默契也在此期間加熱昇華。

轉眼間,到了1940年,楊憲益在英國的學習生涯也即將結束。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1940年,楊憲益獲得了英國文學碩士學位,而這時他也面臨了兩個選擇:

一是回國,為正處於水深火熱的祖國做貢獻,但他可能再也不會遇見戴乃迭;

留在英國,可以繼續與愛人交往,還有高薪的工作。

那時的中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回去就是受罪。但楊憲益血液裡到底沸騰著作為一箇中國人責任,正如郭永懷先生所說的,

家窮國貧,只能說明當兒子的無能我自認為,作為一箇中國人,有責任回到祖國,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山河。”

於是,他果斷拒絕了英國的挽留,接受了西南聯大的聘書。

然而,作為一個男人的擔當,總不能一聲不響地當個“愛情逃兵”。在走之前,他要給戴乃迭一個交代。

楊憲益懷著忐忑詢問戴乃迭是否願意跟他回國,他說:“我們不是一塊到美國去,而是到中國內地。我是預備回去受苦的,你受不受得了?”

戴乃迭聽了後,沒有害怕,沒有猶豫,鄭重地說願意和他回國,也願意和他吃苦。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聽到戴乃迭的回答,楊憲益不禁一震,隨之詫異、感動、愧疚湧上心頭。

“她一直生活在英國,且從小生活富足,現在卻為了我要離開家去一個陌生的地方,要去過吃苦的日子,他真的對不起她”他的心裡默默的想著。

不過,即使兩情相悅,也並沒有一帆風順。

在國內聽到兒子要回家的消息,楊憲益的母親先是高興,後是氣的生病。聽聞自己的兒子居然要和一個外國女人成婚,家族質疑聲也一浪高過一浪。

打擊更大的是戴乃迭的母親,她也接受不了女兒的這個中國男友,甚至用惡毒的語言咒罵她:如果堅持結婚,將來一定沒有好下場,預言他們的兒子也會自殺的。

然而,這些怎麼能擋住他們烈火般的愛情。楊憲益還是毅然帶著21歲的戴乃迭踏上了回中國的航班。

1941年2月16日,他們在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見證下,於重慶舉行了婚禮。

兩人身穿新婚服微笑著的樣子羨煞了所有人。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圖 | 楊憲益與戴乃迭結婚照

婚後,他們的生活過得舉步維艱。

楊家雖然是資產階級家庭,但經過這麼多年的消磨早就不比從前,為此他們夫妻兩人只得以教書維持生計。因為是外國人的緣故,戴乃迭還經常會被人猜忌,嚴重的一次還把她辭退。

這樣的生活堅守了幾年,一直到1943年,梁實秋聘請他們到自己領導的國立編譯館工作,他們的生活才有了改善。

楊憲益和戴乃迭在編譯工作中有“先天優勢”,兩人可謂“中西結合”,所以才有了珠聯璧合。

每當楊憲益手捧中國的古典名著流暢口譯,戴乃迭的手指就在打字機前飛翔滑動。沒過多久,兩人成為了翻譯界的佳偶,還在三年內翻譯出了《資治通鑑》。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圖 | 戴乃迭與女兒

1952年,他們的翻譯工作迎來新的高潮。楊憲益在這年加入外文社的《中國文學》雜誌。在此期間,夫妻倆以驚人的速度翻譯了大量作品,從《詩經》到魯迅,從文言文到近代文,從中國到外國,無一不經手。

他們讓外國人知道了《離騷》的美,知道了寶玉與黛玉的絕世愛情,領略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當然,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可能是一生平坦的,尤其國家命運一向牽動著個人命運。

安穩過了十多年後,他們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磨難與考驗。儘管他們從不參與政治,但還是首當其衝受到了衝擊。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1968年的一個晚上,楊憲益被冠以特務之名抓進了監獄。

楊憲益被抓不到半個小時,戴乃迭也被帶走了。

扎心的是,他們被關到了同一個監獄,卻從來都沒見過對方。或許,這根本是有人故意為之。

1972年,兩人相繼被放回了家。但家在哪兒,眼前的家一片狼藉與破敗,只有四堵冷冰冰的水泥牆。曾經洋溢歡聲笑語的兒女們也因牽連不知所蹤。

家早已沒了生氣,空有一副軀殼。

怎麼說都好,生活還得繼續。

兩人恢復了職位,再次投入到翻譯工作中,也陸陸續續的將兒女接回家中,但就在一切趨於向好的當口,肝腸寸斷的事情發生了。

由於牽連迫害,他們的兒子楊燁患了精神分裂症。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兩人就將兒子送去了英國,但在英國一年後,兒子在聖誕節那天自殺了。這對戴乃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圖 | 出獄後不久與兒子楊燁在一起

兒子死後,戴乃迭每日用疲憊、繁忙來麻痺自己的傷痛,甚至於拿出來了拼命的態度。在楊燁患病和去世前後,戴乃迭獨自一人玩命似地翻譯出了十部長篇文學著作和幾十個中、短篇小說,讓人敬佩又心痛。

冥冥之中的結果,令戴乃迭想起來母親曾說:“如果你嫁給一箇中國人,肯定會後悔的。”

或許她在此期間細想了母親的話,或許她也曾動搖過,愧疚過,可她不後悔。她愛楊憲益,也愛中國,雖然她沒有加入中國國籍,但她可以將中國文化融會貫通,將正楷小字寫得如自己的母語,常說:“我覺得我有兩個祖國。”

原來如果愛到了深處,再大的痛也會溫柔以待。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晚年的時光,楊憲益和戴乃迭依舊奮鬥於翻譯工作,還是熟悉地默契配合:楊憲益捧著書本迅速的翻譯,戴乃迭如流水般的把字打出來。

1989年,戴乃迭身體終究撐不住了,她病了,而且記憶力也逐漸下降了,連寫的自傳也停了。楊憲益不得不放慢了翻譯的工作,抽出更多的時間去照顧戴乃迭,這一照顧就是十年。

十年間,他在她生病時片刻不離守在床邊,帶她領略沒有看過的風景,為她再講述中國文化,但她的眼睛已不再像年輕那般顧盼生姿。看她一天天的衰老下去,楊憲益的心裡滿是心痛,戴乃迭看著日日陪著自己的丈夫也滿是心疼。

1996年,雷音採訪過她“當初為什麼選中了楊憲益作為終生伴侶”時,大病以後的戴乃迭用清晰的漢語回答到:“因為他聰明、可靠,是一個靠得住的人。”

她其實還想與他並肩作戰在翻譯戰線上,想大聲的與他談論,可她真的做不到了。

1999年,戴乃迭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揮揮手離開了人間,離開了楊憲益。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戴乃迭的離開讓楊憲益悲痛欲絕,他甚至已經不能再繼續自己的翻譯工作了,於是他停了一切的翻譯工作。想必失去了戴乃迭的他,就如失了魂吧!

餘生,楊憲益在珍藏的戴乃迭畫像上寫了緬懷詩,掛在客廳裡,朝夕相對: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

結髮糟糠貧賤慣,陷身囹圄死生輕。

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歸我負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從來銀漢隔雙星。

2004年有記者提到了戴乃迭離世對他的影響,他這樣回答到:“我現在就是感覺到頭了。90歲,該告終了”;“如果她還在那也許再活一百歲。”

而今他只剩下了“從來銀漢隔雙星”,與其如此思念,不如可以黃泉見面。

她因遠嫁吃苦,遭母親詛咒,兒子在聖誕自殺,一生跌宕卻未曾後悔

2009年,楊憲益離開了人世,相信他一定見到了那個愛的人。世間的絕美愛情大抵如此,你走,我便把相思給你,我也走了,看到的是你。

“愛”一個超越國際、超越文化差異、超越隔閡的力量,不管是楊憲益對戴乃迭的愛,還是戴乃迭對楊憲益的愛,都是世間最強的力量。

文|無心

圖片參考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