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她出身名門,是曾國藩胞弟的曾長孫女;又留過洋,是中國第一個去海外留學的女考古學家;回國後又獲得巨大的成就,參加過幾次著名的考古發掘工作;後來還官至南京博物院院長,擔任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然而,她最後卻選擇在正值黃金年齡時,從最熟悉的靈谷寺北塔上一躍而下。

她這縱身一躍,在不少人的心海激起浪花,文學家陳寅恪嘆息道:“高才短命誰人惜!”胡適先生也感嘆道:“可惜了,她可真是一個人才!”

她是曾昭燏,一個不被人們記住卻又應該被記住的人。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絳雲深處,聽盡瀟瀟雨

在湖南湘縣荷葉鎮峽石村,提到曾家“萬宜堂”的孩子,每個人都會不自覺豎起大拇指。

曾家三子四女,個個拎出來都是精英:長子曾昭承是美國哈佛大學碩士;次子曾昭掄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來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還當過北大教務長和高教部副部長;小兒子則是上海大夏大學學士;長女曾昭燏是英國倫敦大學碩士,後為南京博物院院長;次女曾昭懿為醫學博士,是“萬嬰之母”林巧稚的高足;三女曾昭鏻為西南聯大經濟系學士;小女兒曾昭楣西則是南聯大生物系學士。

曾家一門精英,幾個女兒也都不讓鬚眉,其中長女曾昭燏更是傑出代表。

1909年1月27日,曾家的長女曾昭燏出生了。她6歲開始看《左傳》,14歲時便考上了長沙藝芳女校。堂姐曾寶蓀是學校的創始人,也是她的人生的領路人。曾寶蓀致力教育,一生未婚。在那個年代,這樣的“異類”實屬罕見,年幼的曾昭燏也曾問過堂姐為何不成家,她答道:“嫁了人,只能幫助一個家庭幾個人,如果不嫁人,那就可以服務千萬人。”

如此志向,如此氣度,如此胸懷,當世罕見,曾家的家風底蘊,於此可見一斑。年幼的曾昭燏,不是很懂,卻又隱隱覺得這是很偉大的行為。

曾昭燏身為長女,深受哥哥的寵愛,但同時功課也被抓得很緊。1929年,曾昭燏考入了中央大學外語系,後又轉入中文系。在這裡,她遇到了對她影響最深遠的老師——國學大師胡小石。曾昭燏這樣描寫老師胡小石的課:“師講中國文學史、楚辭、陶謝詩等課,不僅見解精闢,且深得其神味,聽者座無虛席……”

曾昭燏最喜師生間詩詞唱和,對此記憶頗深:“師生平喜誦吳夢窗《點絳唇》‘明月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一詞,用其韻至再至三,群弟子亦和之。餘和曰:‘小閣飛空,一池碧映垂楊路;絳雲深處,聽盡瀟瀟雨。'

在老師胡小石的國學文化滋養之下,曾昭燏的國學修養愈發深厚,甚至還漸漸開始對考古感興趣。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開眼看世界

1934年,曾昭燏中文系畢業。在二哥曾昭掄的鼓勵下,她決定出國留學。

二哥的連襟傅斯年建議她去英國,學當時最頂尖的田野考古。雖然這是一個很辛苦的專業,但曾昭燏還是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大不列顛的國土,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到海外留學的女考古學家。

在英國的博物館裡,曾昭燏看到了成千上萬件來自中國的珍貴文物,這些遠渡重洋來到這裡,然後又被鎖進展櫃的文物,深深刺痛了曾昭燏的心。她在心裡一遍遍告訴自己,待學成歸國,定要好好發展祖國的博物館事業,絕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重演。

1937年初,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主任、中博院籌備處主任李濟應邀到歐洲講學。他在英國倫敦大學受到了幾位學習考古學的中國留學生的熱情追隨,除了曾昭燏,夏鼐,俞大縝,還有吳金鼎與陪讀夫人王介忱。

幾位留學生對於來自祖國的師友李濟十分仰慕,經常在李濟租住的公寓裡聚餐。曾昭燏和她的姻親俞大縝經常被眾人拿來比較。當俞大縝在飯桌上侃侃而談“趙元任雍容大雅、徐志摩文采風流、陳寅恪呆頭呆腦”時,曾昭燏則是默默地在廚房裡做飯,雖然她不甚健談,但她低調實幹的作風卻贏得了眾人的好感。

在倫敦期間,李濟曾因為骨節病住院,還好有王介忱與曾昭燏兩位女生鞍前馬後,細心照顧,才得以康復出院。與幾位留學生交往間,李濟仍表現出一個長者的慈愛,他十分關注幾位留學生的學業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還十分誠懇地叮囑他們學成後要回國,為祖國的考古事業效力。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李濟先生

1937年6月初,曾昭燏以一篇《中國古代銅器銘文與花紋》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結束了在英國的學業。此文實乃鉅著,得到了導師葉慈的讚賞。文中所列的古代銅器上的六百種徽識,皆由二千零八十二件青銅器整理得來,工作量巨大,足見曾昭燏的嚴謹的學術態度。

後來,李濟在國內成立國立中央博物院,早期在英國時他便對曾昭燏印象很好,所以就以中博院的名義派遣她去德國進修。李濟曾考察過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感嘆道:“真是如入寶山!看了十天,尚未盡興”。

德意志博物館藉助文物普及科學知識的做法讓他印象深刻,李濟決心效仿德國的做法,推進科學在中國生根,而曾昭燏便是李濟看中的未來的工作夥伴。事實證明,李濟看人的眼光很準。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李濟忙於國民政府西遷諸事,無暇顧及曾昭燏,她失去了經費支持。但最令她難過的不是沒有經費,而是自己空有一身知識,卻不能為國效力,只能眼看著祖國一步步陷入戰火。戰事起,百無一用是書生,她第一次後悔學這個專業:“為什麼要學歷史考古,想當初如果隨曾昭掄學化學多好!”

1938年9月,曾昭燏毅然捨棄倫敦大學考古學院助教優越的工作條件,乘船回國。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1938年,曾昭燏在德國柏林博物館實習

金袂凌風絕世姿

1939年1月,曾昭燏攜母抵達昆明,在城郊龍泉鎮的中博院擔任專門設計委員。一同工作的除了李濟,還有曾經在倫敦大學一同學習的吳金鼎博士及其夫人王介忱。

李濟對他們的到來十分欣喜,信心滿滿地定製了一份西南考古計劃:“過去十餘年來,華北考古之結果,證明中華遠古之文化,確有一部分來自西南,吾人為欲瞭解全部中國文化之淵源起見,現擬按照下列計劃,從事西南考古。”李濟先派吳金鼎去滇西摸底,當他傳回在大理境內發現大量史前遺址的消息後,李濟便組織考古發掘團,前往大理開展工作。

春寒料峭,於洱海之濱,蒼山腳下,發掘團就地招聘白族青壯年參加發掘工作,一鼓作氣發掘了馬龍,佛頂等遺址點,取得了考古工作的初步成果。艱苦的條件沒有降低曾昭燏的工作熱情,她經常苦中作樂,賦詩傳情:“金袂凌風絕世姿,參天雕柱亦威儀。一城芳草終季綠,惆悵無繇共賦詩。”

那時的曾昭燏只顧著沉浸在大理的壯麗輝煌的參天雕柱中,卻不知她即將迎來人生中的一大致痛。

11月23日,在考古現場,曾昭燏驚聞母親病亡,彷彿天靈蓋突然被擊中,瞬時失去了方向。她悲嘆道:“傷哉!遂為無母之人,此生尚有何趣味也!”她急忙請假,趕赴昆明奔喪,兄妹幾人,除了遠在北平的昭懿因故無法趕來,其他人都到了。1月2日,兄妹幾人將母親安葬於龍泉鎮瓦窯村的右山上。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此後,她只剩歸途。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1932年,曾昭燏家庭合影,中者為母親

1月14日,還未走出喪親劇痛的曾昭燏便返回了考古工地,繼續參與發掘工作。直至2月15日,發掘團才大致完成大理諸多遺址的考察。此次考古工作收貨頗豐,共發現新石器時代至漢、晉和南詔大理國時期文化遺址三十八處,以及南詔大理國以來的古墓葬十七座,“足證其與中華遠古之其他文化有相當關係”。

此次考古的文化發現後來被命名為“蒼洱文化”。

不幸的是,還沒等考古成果全部帶走,戰火便已蔓延到了大理,考古隊被迫轉移。但很多考古成果一時間無法全部帶走,只得就地掩埋,曾昭燏在一起埋下去的石板上寫道:“後人有掘出者,幸加珍重護持,或重為掩埋,或移之善地,庶不負先民創作之艱難,而瘞者保護古物之苦心雲耳。”

曾昭燏視文物如孩子的心,怎能不叫人動容!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曾昭燏與工作人員合影

1940年11月底,中博院遷到李莊,曾昭燏被任命為總幹事,負責日常工作。她仍舊不善言談,甚至被認為是“傲慢”,但懂她的人便知道她高冷外表下有一個火熱的靈魂,一顆對考古孜孜不倦的赤誠之心。

中博院繪圖員索予明曾回憶道:“我認識的曾小姐:幹練,有抱負,外文好,工作嚴肅又認真。我們尊敬她又怕她,跟她在一個辦公室裡工作,除了跑廁所,差不多都坐在位子上工作,一點都不敢偷懶馬虎。”

曾昭燏從不在意外人的評價,只專注於眼前的考古事業。在抗戰期間,她還參加了最著名的彭山漢代崖墓挖掘工作。曾昭燏每日攀爬于山間洞口,辨認石槨破片和墓穴內室的刻石,一個人負責所有的田野考古筆記。這份筆記被認為“已超越了中國傳統金石學的範疇”,真正“代表了當時英國乃至世界的先進水平”。

1943年7月,曾昭燏與李濟合著出版了《博物館》一書。此書凝結了她多年的心得,除了在德國的博物館的考察所得,還結合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對國內博物館的組織、管理、建築設備及收藏、陳列、研究、教育等項工作的原則和要求,作了簡明扼要的說明。這本書也體現了李濟通過博物館,科學館的展示來教化民眾,推動科學在中國發展的夙願。

1943年下半年,曾昭燏協助李濟,克服重重困難,舉辦了“遠古石器展”,參展者絡繹不絕,好評如潮。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曾昭燏先生書籍舊影

“我已經嫁給博物館很多年了!”

1948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決定精選文物,分批打包,運往臺灣,曾昭燏對此舉非常反對。

12月6日,曾昭燏致信杭立武:“此次遵照理事會決議所選諸物皆國寶,若存京文物安然無恙,而運出文物在途中或到臺之後,萬一有何損失則主持此事者,永為民族罪人。”但她的意見並未被採納,12月22日,海軍派出中鼎輪,由李濟督運,將精選的文物運往臺灣。

曾昭燏沒有放棄,幾次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呼籲將運往臺灣的文物悉數運回,甚至還以“太大太重不好包裝”為藉口。最後竟真的追回了一些,其中就包括我國的鎮國之寶,目前已知的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後母戊鼎。

要不是曾昭燏的極力堅持和不懈努力,可能我們連在教科書上看見它的機會都沒有。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本來曾昭燏是有機會去臺灣的,但她決意堅守大陸。她甚至還勸說隻身赴臺的學者高仁俊一起堅守大陸,但沒有成功。據南京博物院的同志們說,他們到臺灣之後,胡適曾逢人就問:“曾小姐來了嗎?曾小姐來了嗎?”,得到否定答案後,便不住地嘆息:“好可惜!此人真是一個人才!

1955年,曾昭燏被任命為南京博物院院長,與北方考古界領軍人物夏鼐並稱為“南曾北夏”。這兩位一同在倫敦大學考古學院學習的同學,終於在中國考古界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曾昭燏對新中國的文博事業充滿熱情,她在日記裡寫道:“這裡有無限前途的博物院的新生,也是我自己事業的起始。”充滿幹勁的曾昭燏先後主持了南唐二陵和山東沂南漢代畫像石墓的發掘工作,為中國考古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上院長的曾昭燏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院裡的管理也是盡心盡力。她在院裡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凡是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尤其是做考古工作的,絕對不準私人收藏古董。她以身作則,把自己收藏使用的清同治年間的瓷茶具捐給了國家,從此,院裡上行下效,紀律嚴明。

曾昭燏先後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還於1956年接受主席的宴請,給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國藩的後代,還有個叫曾昭燏的。”

雖說曾昭燏已經身居高位,但她仍非常節儉,所得稿費,不是用於公務招待,就是接濟員工,幾乎沒怎麼考慮自己。就連終身大事,也是沒有為自己打算過。有一位蘇聯專家曾經關心過她的終身大事,她只是笑笑說:“我已經嫁給博物館很多年了

!”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曾昭燏在南京博物院

高才命短誰人惜

雖然曾昭燏成就巨大,身居要職,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即便是她也要時刻警惕“家族之累”,尤其她還是出身世家。她主動參加土改,帶頭寫檢討,甚至在全員大會自我檢討一整日,“回憶前事,痛苦萬分”。

這些紛繁複雜的事務,搞得曾昭燏焦頭爛額,無暇他顧,甚至一度磨滅了她的工作熱情。

在很長一段時間,曾昭燏要不斷地寫各種報告,交代和證明。

1955年3與3日,她“撰寫批判胡適思想委員會歷史組工作計劃”,5月16日晚七時半,又向南京博物院全體幹部作關於“美蔣劫運文物事”的報告,並進行座談......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讓曾昭燏心力交瘁,不勝疲累,她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卻無處排解。

命運要給你的東西,即使再小心翼翼,也是無法避開的,無論好壞與否。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1957年6月,幾位教授,包括曾昭燏向來崇敬的二哥曾昭掄,都被扣上右帽子;8月份,妹妹曾昭懿變得神志不清;同時,曾昭燏的侄兒曾憲洛也被戴高帽,開除公職,勞動教養。身邊人的重重境遇,讓原本就思慮過多的曾昭燏,更是憂心忡忡,精神狀況也愈發不好。

但讓曾昭燏精神遭受重創的,是恩師胡小石的離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憶起當年輕歌慢誦《點絳唇》意氣風發的師長,如今卻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這裡,而她什麼都做不了,曾昭燏悲痛至極,又覺得很無力。連日來蜷縮在高壓下的心境,此刻已盡數放開,她的心裡防線終於被擊垮。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圖 | 曾昭燏與博物館同事院長合影

1964年,下一波風氣來臨前夕,她因抑鬱症住進了南京丁山療養院。

1964年12月22日,在醫院看完病的曾昭燏,突然跟司機說要去走走,散散心,讓司機把車停在靈谷寺前,臨走前還給了他一袋蘋果。司機並未發現曾昭燏的異常,他不知道的是,曾院長這一去,便再無歸期。

半個小時後,靈谷寺北塔上,一個身影飄然而落,如秋風掃落葉,瞬間迴歸大地。這一落,為中國的考古事業劃上了一個時代的句號。

曾昭燏的死,在這個並不平靜的世界濺起了一朵不小的浪花,有的人唯恐這朵浪花波及到自身,選擇無視,選擇平息;而有的人掩不住驚駭,他們嘆息,悲傷。好友陳寅恪為她的離去發出嘆息:“高才短命人誰惜,白璧青蠅事可嗟。靈谷煩冤應夜哭,天陰雨溼隔天涯。”

不考慮婚事,不計較報酬,她終身嫁給國家事業,卻於55歲跳塔自殺

芳魂已逝,卻遺憾沒有美名留人間。當年的是是非非,如今已無法評說。而曾昭燏,也已經湮沒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她。

只是,筆者認為,曾昭燏應該被記住,她為中國考古事業做出的貢獻應該被記住,她對中國考古事業的一片赤誠之心應該被記住。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唯有時刻自省,反思,記住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文 | 雲歸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