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在天津市區東部,有一條與海河連通的河,叫月牙河,彎彎曲曲地流淌。就在這條河的西畔,有一塊地方,名叫東局子。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這裡位於天津老城城東非常遠,早期有賈姓地主居住,所以過去這裡的地名叫賈家沽道,當時是人跡罕至的曠野。

1860年代,英法聯軍第二次侵華,火燒圓明園後,清政府陸續開始在全國開辦軍火生產機構,北方最大的兵工廠,就在天津,名為"天津機器製造局"。

"天津機器製造局"分為東西兩局,西局(又稱南局)在海光寺,東局自然就在今天的東局子了。

當時的天津機器製造局,尤其是東局的生產規模很龐大,工人有2000人左右,而有資料顯示當時東西兩局的工人數量一共才2700人,在李鴻章督直時期,仍一直在擴大東局的規模、產能和品種,而且在1880年還把"北洋水師學堂"設立在了東局子附近。正因如此,所以單以"天津"命名天津機器局彷彿有點太"小氣",於是在1896年,天津機器局改名為北洋機器局。在光緒26年(1900年)沒被毀之前,東局一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業企業。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因此,周圍居民也是中國第一批現代產業工人,也是八國聯軍攻打天津時,最英勇而無名的一群人。

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華,東局子的守備軍奮勇抗擊侵略軍,2000多名工人英勇犧牲,八國聯軍用炮轟東局機器局和水師學堂,30多年的東局極其周圍被炸成廢墟。

1902年之後,法租界以前的紫竹林兵營不夠住的,於是強佔了已毀於炮火的天津機器局,改為"東局子兵營"。

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以程林莊路(今成林道)為界,南部稱為萬辛莊,今天還有萬辛莊大街等地名,北部稱東局子至今。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上圖是1911年天津東局子法國兵營,法軍正在準備進行足球比賽。

到了1940年代,東局子基本是天津市區的東界,當然東面還有軍糧城、塘沽等聚居區。

後來,東局子最出名的是靶場,據說在程林莊路上也能聽到清脆的槍聲。

如今東局子的西側成了前進新裡、陽光星期八、晨陽裡等住宅區,大片的住宅樓代替了過去的空曠。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說到東局子,就牽扯出了一位近代史上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嚴復。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嚴復,福建侯官人。1872年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1877年被派赴英國學習海軍。

1879年回國,應李鴻章之招,來到了天津,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從1880年到1900年,嚴復在北洋水師學堂工作了二十個年頭,共培養了六屆125名駕駛班畢業生和六屆85名管輪班畢業生,共210人。

這些畢業生大部分成為海軍界棟樑,許多人在甲午海戰中陣亡,還有一些人,則成為後來政界、軍界等各方面重要人物,如民國時期的總統黎元洪、海軍次長謝葆璋(我國著名女作家謝冰心之父)、劉傳綬,交通總長吳毓麟、著名翻譯家伍光健、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嚴復更著名的成就是在翻譯界,他提出的“信、達、雅”已成為中國文學界公認的翻譯最高標準。

1893年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與倫理》剛發表就引起嚴復的注意,於1896年譯成,並於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國聞彙編》刊出,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

天津舊照,東局子曾是打靶場,造槍鑄幣育人才是北洋李鴻章之根

嚴復以西學理論鼓吹變法,震動了當時中國的思想界,推進了維新運動的發展。

《天演論》發表產生的衝擊波不僅在當時,而是影響了幾代人,並奠定了嚴復在中國近代思想界的地位,成為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