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我是不做梦的


易中天:我是不做梦的

易中天,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中华史(1-12卷)》等。

中国人就没做过梦。中国人不喜欢做梦,因为中国没有做梦的传统。

如果说传统社会中国人有梦的话,那就是我在《品三国》中讲到的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和侠客梦。其实就连这三个梦,也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梦想。

在西方的词汇中,梦想往往指那些可以通过努力来实现的理想。比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的“我有一个梦想”,就基本实现了,或者开始实现了。相反,中国人说的梦,则往往是荒唐可笑的,比如“黄粱梦”;或者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做你的梦去吧”、“你就别做梦了”等等。前面说的三个梦,就其实是一种心理平衡和心理安慰。

我们民族和希腊民族不一样。希腊民族的文化土壤就是希腊神话,所以西方文化传统是植根于神话这样的土壤里的。我们中国的传统,按照范文澜先生的说法就是两个:史官文化和巫官文化。北方主要是史官文化,南方主要是巫官文化。

巫官文化在中国文学经典中体现在《楚辞》,那已经到了极限了,那也不是梦,只是一种幻想。后来史官文化占了压倒性优势。为什么呢?中国文化有一种精神叫现实精神,非常注重现实,不现实的东西是不会去考虑的。长期以来,我们就没有这种文化习惯,所以就不可能有你们设想的那种梦想。希腊是海洋民族,他们是有梦想的。而中国人只有现实,只有在现实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才开始做梦。它是在无可奈何的时候的一种欺骗和安慰。

注重现实是一个农业民族的必然传统,因为农业生产是一个踏踏实实、精耕细作的过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而且,也可能辛苦一年,一场冰雹、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容不得他去幻想,也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东西。

阻碍中国人做梦的因素还有教育。我们从幼儿园起就没人教做梦。我们喜欢标准答案。一个喜欢标准答案的教育,哪里会有梦想和幻想呢?是没有想象力的。如果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把太阳画成绿色的,肯定是不能通过,不能允许。连这样一点想象都不允许,哪里还能像马丁。路德。金那样说什么“我有一个梦想”?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痴人说梦”。这意思很清楚,就是只有“痴人”,才会“说梦”。说梦的是痴人,做梦的当然也一样。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因为西方的一些文化和理念传进来,我们开始有了梦想。第一个就是强国梦,第二个是富民梦。但它是一种集体梦幻。它不具有个性,是集体的、民族的。大家做一样的梦,还有什么个性啊!中国的个人那时候也还是没有梦想的,因为集体是压倒个人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目标高于个人目标,集体梦想也高于个人梦想。这种情况到今天好了一些,多少有一点个体意识了吧。

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梦想,反正我是不做梦的。我也是中国人,我也很现实,我只想着把每天的事情做完,做好。但我不反对别人做梦。而且我认为,只有当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自由自在做梦时,我们这个民族才真正有希望。

所以,我们至少得从不嘲笑别人做梦开始,哪怕这“梦”做得“不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