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洋政府没有成功剿灭国民党?

沁屿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先来谈一谈大背景。

公元1912年,袁世凯逼迫封建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溥仪的退位,由此便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完美谢幕,与此同时,随着封建时代的完全翻篇儿,自此便开启了所谓新时代——北洋军阀时代。


说到这儿,反观题目,难道有谁会认为北洋政府这么一个刚刚接替了封建统治的政府能够真正得到当时的民之所向?还是众望所归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说到底的北洋政府,就是一个兼备封建和近现代性质色彩的这么一个双重组织。

再反观比较先进新兴的国民党,不能说是绝对没有封建色彩吧,但是论其“革命正统性”还是要远远超出封建色彩浓厚的北洋政府的。

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那个时代的北洋政府为何没有成功剿灭国民党?


第一点,国民党的最早建立时间恐怕得要追溯到1894年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国民党不叫国民党,叫兴中会,是由孙中山、何宽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之后随着国民党的不断充实和1921年最终的改组,这才基本上稳定了当时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党。

反观北洋政府,我们上边也提到了,正式建立的时间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之后的后来组织而已,具体一点,也就是在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

从这里看出,国民党的建立时间要比北洋政府早,也正因为国民党建立时间早,所以才比后来的北洋政府有了“时间上的优势”,进而去发展自己的架构和理念,相比之下的北洋政府在1912年之前的这十年间还是一片空白。

第二点,北洋政府的组成人员大概就是①“群龙有首,相对安定”,前期袁世凯为中心,全国各地盘踞着北洋军阀;②“群龙无首,国内动荡”,后期袁世凯死后,全国基本上就乱成了“一锅粥”,军阀之间相互争战不休。


由此看来,北洋军阀比起国民党来说虽然是具备实力上的优势,但是北洋政府也的确是中空外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挂着北洋政府的牌子,私底下却各自为政,谁都不服谁,整体上不具备太大的实力。

如果真的要剿灭国民党的话,哪一个军阀会心甘情愿地出力?

就算有军阀愿意,毕竟一个人也不能代表所有人啊,再者说,当时的国民党虽然没有整体的北洋军阀的实力强,但是论起“一对一”的话,国民党也不会含糊的。

更何况后来国民党还北伐了呢,事实证明,虽然南方政府内部也有问题,但国民党那个时候已经比北洋军阀凝聚力更强。所以说嘛,这种北洋政府内部的“各自为政”是根本不具有强悍的凝聚力的。

第三点,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十六字方针;1905年孙中山又提出了“民权民生民族”的三民主义;后来1921年孙中山又在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联俄、联工、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可以说这三次孙中山的创造性指导思想,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充实着正在蒸蒸日上的国民党,有了这些先进思想的指导,国民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反观北洋政府,比较求稳,注重法制建设,革命先进思想自然是不会有,前期袁世凯大搞复辟帝制、后期各个军阀又各自为战。不是回归封建,就是摆花架子。

北洋政府从始至终也没有相对先进的指导思想,更别提什么创新性、创造性了。指导思想的先进不先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北洋政府最终的穷途末日。

其实吧,说到底,北洋政府没有成功剿灭国民党的根本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其封建大地主的阶级属性的,因为时代已经变了,华夏大地风雷激荡,革命精神此其时也。

假如袁世凯晚死十到二十年,或许会还给中国一个比较宝贵的稳定发展契机,袁宫保一死,北洋政府各派系的劣根性尽显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