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西北軍失敗分析

當年,馮玉祥創立的西北軍最盛時達到40多萬人,但是,1930年10月中原大戰後,馮玉祥的40萬西北軍頃刻間解體,馮玉祥從此成為光桿司令,一蹶不振。近期我看了王曉華寫的西北軍傳奇一書,對這個龐大的軍事集團失敗的主要原因總結了幾點:

內因:一是經濟差。西北軍所在的西北地區比較貧瘠,缺少資金和資源,1928年到1930年西北爆發的嚴重旱災更是導致西北軍後勤匱乏。二是人治弱。馮玉祥在軍隊建設方面實行家長制,忽視軍官和軍校的作用,部隊內部的凝聚力太差,部下在關鍵時刻容易離心離德。三是後路斷。馮玉祥在中原大戰時,命令所部傾巢而出,在西北地區地未保留足夠的軍事震懾力量,導致軍事失利時後路被切斷。

外因:一是敵方瓦解。中原大戰後期,蔣介石的金元攻勢給西北軍致命一擊。二是優勢喪失。張學良的東北軍在關鍵時刻幫助蔣介石,瞬間讓蔣軍掌握了軍事優勢和主動權。

馮玉祥西北軍失敗分析


馮玉祥西北軍失敗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