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清朝史料美化明朝?

黃昏的草


公元16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史稱“甲申之變”或者“甲申國難”。

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於同年的3月19日攻佔了北京城,明崇禎皇帝在悲憤交加中吊死在煤山上。李自成佔領北京後,位子還沒焐熱,又與攝政王多爾袞、吳三桂聯軍在山海關外交上火,李自成敗回北京,時間是4月26日,後倉促下舉行了登基儀式,改國號為永昌,然後登基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30日又倉皇中撤出北京,為了不讓滿軍得逞,在撤出北京之時,一把大火燒了北京城。

中國自古打仗都要講究師出有名,所以滿清索性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從關外揮師南下追殺李自成。同年九月,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後來的孝莊太后攜兒子福臨由盛京遷都京師。10月,年僅六歲的福臨在今天紫禁城的皇極門舉行登基大典,頒佈登基詔書,宣告定都北京,年號“順治”,有順利治理國家,順心統治之意。至此,滿清正式入主中原,開始了對中國長達267年的統治。

歷代統治者基本上對天下臣民們都有自己的駕馭之術,通常恩威並用而達到政權鞏固。對於異族的滿清政權來說亦是如此,對漢人先立威再施以恩惠。大清剛剛成立,有些人認為明朝大勢已去表示投誠,但在絕大數人眼中,對這個異族統治不滿,各地抗擊清軍的不在少數,自然被屠殺的不在少數。清軍為了對漢族統治有一定的震懾力,要求所有的百姓都要剃金錢鼠尾髮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規定時間完成這項“改革”。對於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漢人們來說,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很多人不願意剃,結果導致一幕幕的腥風血雨。揚州屠城十日、崑山屠城、江陰慘殺、嘉定三屠,這些種種行徑都是在強調滿清統治者的野心與權威。

當統治者的權威達到立竿見影時,為考慮江山的鞏固與長治久安又以懷柔的手段施恩於百姓。

今天的乾清宮正中央高懸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額,原先的正大光明匾額是順治帝御筆,“正大”和“光明”二字分別取自《周易》及《詩經》,這是對自身醒悟,對子孫、對群臣的告誡,王朝的興衰是承前啟後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滿清初期一直到清末或多或少的都有滿漢種族歧視。順治帝為了強化政權和減少矛盾,採取了高壓政策的實施,推行漢化。

清朝的每一個皇帝都是漢學家並且每一個皇帝都非常勤奮,這與皇子們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在清還未入主中原之前,努爾哈赤就拜漢人龔正陸、范文程為漢學師傅,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為大清的根基起到了夯實鞏固的作用。滿人入主中原後,吸取明朝覆滅的教訓,將皇子們的教育提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為皇子們聘請滿、漢、蒙、藏的教師,多方面學習知識,為國家儲備多方面人才,利國家萬載基業。到今天,我們似乎並沒有把康熙、乾隆當做是滿人看待,反而是當做漢人看待,只要看一眼就覺得順眼,為什麼?這就是康熙爺、乾隆爺的魅力,一個學習漢文化的魅力。

康熙時期編撰《康熙字典》,乾隆時期編撰《四庫全書》以及順康雍乾時期所修的《明史》,憑這些就足以贏得漢人們的好感。於此同時在政治上重用漢人,如張廷玉、李光地、周培公、姚啟聖、于敏忠、紀曉嵐等,執政者在權衡利弊的條件下,讓滿漢大臣們交叉行使權力,以求平衡和政權穩固。

明朝是華夏民族中最有骨氣的朝代,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但是崇禎皇帝再有骨氣再勤奮也終擺脫不了亡國的喪鐘,一方面崇禎帝太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性格多疑,再者是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外有努爾哈赤虎視眈眈,天時、地利、人和都不沾邊,這也是明速亡的原因。滿清入主中原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皇帝禮儀厚葬崇禎帝。1657年,順治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於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再者康熙前往南京拜謁明孝陵、乾隆六下江南都在說明統治者順承明制,是明朝合法的繼承者。

明修長城清修廟,滿清為了更好的統治與鞏固,在明朝的基礎上,甚至高度讚揚儒家經典文化,將忠孝仁義、禮義廉恥作為治國安邦的方針。比如高度崇拜關公,明朝加封了關公2次,而清朝統治者加封關公的次數達到了10次並由康熙親自拜謁關帝廟書寫了“義炳乾坤”匾額,清朝統治者多次的加封最終使關羽成為遠超過一般俗世帝王的關聖大帝,由此可見滿清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許多學者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中華,但我們不能否認滿清統治者吸取蒙元王朝、大明王朝的教訓,妥善處理各民族關係。這才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使得滿清國祚達267年。

因此清朝史料美化明朝,則是為了政治生態的平衡與穩定。




猷墨緣人


很多人都說清朝史料存在美化明史的嫌疑,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我們今天來一起說說。

現在來看明朝歷史參考比較多的便是明史和明實錄,明史是由清朝皇帝下令編纂的紀傳體詩書,明實錄是由明朝歷朝官員撰寫的編年體詩書。兩者對於明朝歷史的記載是有一定的差異,那麼兩者之間誰記載的更貼近於真實的歷史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清朝和明朝的關係,因為清朝是多爾袞從李自成手中奪取的天下,而且入關之初,清軍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的。加上清朝為遊牧民族起家,雖然武力值比較高,善騎射。但是政治和文化比起明朝來說就差遠了,所以清朝前期,明朝的政治制度框架和漢人的文化傳統,都被很好的保留下來了,這也就註定了清朝在編纂明史的時候有些地方進行一些取捨,存在一定的美化。

再來看看明實錄,明實錄記錄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約250年的大量資料,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是研究明朝歷史的基礎史籍之一。撰寫此書主要以章奏、批件為本,同時又逐年記錄了皇帝的詔敕、律令、政治、經濟、文化等。相比於明史更精準,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清朝史料存在美化明史的原因




思緒飄萬里


美化敵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強大。

還有當年清朝入關是打著為崇禎皇上報仇的旗號,儘管很多人覺得這是貓哭耗子,賊喊捉賊,但是也矇蔽了不少人,更重要的是為一些投降的漢人創造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崇禎皇上是李自成那個草寇逼死的,而後金來幫崇禎皇上報仇,這不是很好的嗎。

再有就是民族政策了,比較滿族人少,人再多也架不住敵人多,元朝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元朝的失敗就失敗在民族政策不行,才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

而清朝不但學習漢文化。說漢語,一切都是李自成不是東西,他逼死崇禎皇上的,最重要的是尊重你們的前朝皇上。明十三陵一直被保護起來,現在是最完整的皇家陵區。





帥墩墩很實在


這確實是一個顛覆我們認知的現象,清代明,作為異族入主中原,應該是醜化明朝以強化清朝的統治合法性,但實際上雖有醜化部分,美化部分也很多,為什麼?

個人認為,首先,清朝並沒有直接推翻明朝,明朝是李自成推翻的,清朝甚至以代崇禎復仇的名義入關追殺李自成。

其次,作為異族入主,美化明朝可以安撫民心,康熙下江南甚至親祭明孝陵。

總之,清承明制,其實其一直以明朝合法繼承人自居,並非以討伐不義的名義顛覆明朝。因此對明朝部分美化也屬合理。


豪森林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統治。當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清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進入中原王朝的。清軍主要是滿洲人,八旗軍隊加起來只有10W多人,全國人口也不過百萬,連千萬都沒,試想一下這樣一個名族怎麼可能統治擁有上億人口的漢民族呢?所以清入關之後,再跟李自成作戰提出的口號就是“為大明王朝報仇”,而這個政治口號也非常奏效,李自成是直接滅亡明朝的人,這就導致忠於明朝的漢人就站在清這邊(人家幫忙報仇呢),而處於中立的漢人也因為李自成的“荒唐”而被逼到清這邊(清給活路),所以當時清就成了“順天意,順民心”的政治代表,清入關沒多久,很快就接手了明朝的所有政治機構,通過這些政治機構,清朝僅有10萬人的八旗軍隊先後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眾多小朝廷,建立了大清王朝。不過建國沒多久的清朝並沒有像元朝那樣區別對待漢人,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要想統治漢人,就必須要將滿族人跟漢族人統一對待,也就是所謂的“滿漢一家”(雖然很多滿族看不起漢族,但至少在臺面上清朝還是做的很足)。同時為了安撫漢族人,清朝也就承認明朝,把他視為正統,每年都會舉行高規格的儀式來祭奠朱元璋就是一個表現。


戰鬥大黃蜂


在中國的歷史上,改朝換代,必有刀弋分爭。但是,明清之變,並未交弋,清風之過,摧枯拉朽,勢如破竹。當然了,兩朝無怨,必有惡主。罪惡直指李自成。草寇汙合,只有亂世之功,毫無立國之能。大任當前,便沒了方寸。吳三桂藉以忠君愛民,橫掃殘餘。

當然了,立國必得撫民。譽前朝,安良民,滅匪患,安天下。說真的,順民心者,得天下。

吳三桂,借兵除惡,雖未復國,國泰民安,也是功不可沒。


用戶71595899341阿青


題主,你好。清朝史料真的沒有美化明朝,持這個說法的人估計是清朝人,或者是某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假文化人。真的無語了。


風的節奏


[捂臉]這個說法不成立。

清朝根本就沒有美化明朝,反而大肆貶低明朝。比如朱元璋長的是天格飽滿,十足的帝王之相。到了清朝,就成了鞋拔子臉了。[撇嘴]這是典型的醜化明朝。


新疆風物誌


清朝的歷史美化明朝,是為了說明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和合理性。滿人本為關外的蠻夷,倡眀自己進入中原的理由,就是消滅叛賊,為崇禎報仇,恢復以儒教治國的王權,這樣做也是為了籠絡人心,不引起所有人的反對。


永昭康瑤


美化了,還有反清復明呢;不美化怎麼了得?何況,也沒有美化,朱元璋的畫像就醜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