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斯塔拉貢玉之謎

和田美玉因其品質上乘,歷代都為貢品入京,為皇室所專用。新疆地方向朝廷貢玉的歷史上,有不少故事讀來饒有趣味。

烏斯塔拉貢玉之謎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之後,舉國呈現政通人和、經濟繁榮、國力鼎盛的局勢。葉爾羌(今莎車)、和田所產的玉石便確定為新疆地方向清廷皇室進獻的三大貢品之一:即密爾岱山的 ,葉爾羌的黃金,喀喇沙爾(今焉耆)的銅。而這三大貢品中,乾隆皇帝最喜愛的就是和田美玉。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致使乾隆朝所遺留下的和田玉器珍品之多、雕件之巨,居歷代王朝之最。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葉爾羌伯克玉素甫派遣民工3000千餘人,進入海拔4500米以上的密爾岱山採集和田玉。維吾爾族和漢族採玉者憑著集體的聰明才智,僅以鐵錘、綱釺、繩索、木槓等簡單工具,經過數月的劈石採玉,歷經千辛萬苦採得和田大玉料三塊,一塊青玉重達6噸、一塊蔥白玉重4噸、一塊白玉重3噸多。葉爾羌伯克玉素甫為討得乾隆皇帝的歡心,便命將三塊大玉一齊運往北京。

新疆戈壁連綿,沙漠千里,交通運輸十分困難。民工們在山上將巨大的玉料六面鑿平,利用高山低溫鋪設冰道,將大玉料精心巧妙地滑至谷地,再沿河谷運出山口,然後再將大玉裝上特製的大鐵車,用上百匹良馬,上千名運玉人日行夜宿,在順利的時候才能“日行五里七八里”。沿途尚需徵用徭役,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耗時8年之久,將此三塊大玉運至新疆和碩縣城東48公里處。如今此處名“烏斯塔拉”,即維吾爾族語“三塊石頭”之意,想必其名蓋源於這三塊玉石。

這三塊大玉所經之處必須提供民夫與糧草,至使地方怨聲載道,百姓雞犬不寧。烏什辦事大臣都爾嘉將此勞民傷財的運玉情形曾上奏朝廷,怎奈當時奸臣和珅專權,扣壓了都爾嘉的奏章,致使民情無法上聞。直至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被彈劾處死,嘉慶皇帝下令:“不論這些玉石運至何處,立即拋棄,不再運來。”至此,出自莽莽崑崙的三塊大玉便被拋棄在烏斯塔拉。時隔七年後,喀喇沙爾(今焉耆)辦事大臣玉慶上奏嘉慶皇帝,請求將棄置在烏斯塔拉的三塊大玉招商認賣或運往北京,卻遭到嘉慶皇帝的嚴厲斥責:“所奏圖利失體,斷不可行……毋庸運京,仍應該處棄置”;“所辦竟不尊奉前旨,荒謬已極”;“種種煩擾,舉致此無用之物,實屬輕舉妄動”;“朕實天性不喜珠玉,非故為矯情之舉,是以淳淳停止貢獻,今玉慶必欲將此玉料銳意運京,不顧地方紛擾,是存何心?玉慶著傳旨申飭並交宗人府議處”。

從嘉慶皇帝斥責的話語中,可以看出自乾隆末年國力已在消退,“種種煩擾”才是嘉慶皇帝“天性不喜珠玉”的真正原因,更不是為體恤民苦的“矯情之舉”。如不是心有餘而力不逮,嘉慶怎肯將其老子(乾隆)已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採玉工程化為泡影,實乃國庫空虛,人心浮蕩之故。再從玉慶奏請將烏斯塔拉三塊大玉“招商認買”一事可知,如清廷不缺銀子花,玉慶何必去“失體”“圖利”呢。雖然玉慶是在為朝廷補充財力而為之,然而忠心的大臣卻遇上個死要面子的君主;嘉慶皇帝不但不買玉慶的賬,在嚴斥之後又將其削職交伊犁將軍松筠管束。玉慶被貶之後,再無人敢上奏三塊大玉的事了,可憐這世之瑰寶,卻成了皇家的棄兒。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被謫戍新疆的林則徐在路過和碩時,雖時隔近40年,此三塊大玉仍完好無缺地置臥於烏斯塔拉。清光緒六年(1880年),詩人施浦華在和碩的烏斯塔拉尚親眼目睹了這三塊被置於路旁的大玉,並在玉上題詩。

1914年,北洋政府財政部委派湖南督軍府謝彬考察新疆,他在其所著《新疆遊記》中記述,“烏斯塔拉北田有玉一塊,體積視南方方棹略小……今殘存系大者,而次者小者早已被人零截盡失”。這是有關烏斯塔拉被棄大玉的最晚一篇記述,儘管謝彬說得那麼真切,但後來者還是懷有慮疑。

自嘉慶棄玉至今已200餘年了。關於這三塊玉的下落,傳說紛紜,並被好事者演繹出許多故事。我們不妨設想,假如嘉慶朝國力昌盛,假如嘉慶皇帝如同其父一樣愛玉,假如大臣玉慶“銳意運京”成功……那麼今天和田玉雕的歷史將會有一項不同凡響的記錄。然而,歷史卻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迷思。這三塊出自莽莽崑崙的寶玉,現今是完整無損地被人或自然神力掩埋於地下,還是如謝氏所云“早被人零截盡矣”?嗚呼,惟天知地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