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

姒莞萱


很多人都为刘备惋惜,让他不该发动夷陵之战。而且在战役中没有按照诸葛的作战计划,蜀军在山林中安营,连营八百里,才会被陆逊一把火烧个干净。

还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刘备自已带队,而是让诸葛亮去,也许夷陵之战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是这样吗?



其实正史上的诸葛亮没有小说中那么神奇。他不是一个百战百胜的神,他多次北伐都没有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当时刘备伐吴,诸葛亮并没有反对。易中天先生说过,刘备当时已不会听任何人的意见,这一点倒是有可能。

总之在伐吴这个事上,诸葛亮就算不支持,也没有反对。真正反对的是大家想不到的赵云。刘备在世的时候,诸葛亮只是个后勤管理员,相当于刘邦的萧何,重要是重要,但打仗一般刘备仰仗的不是他。你看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打汉中带的是法正,说明了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那么要是孔明先生带兵伐吴,能不能胜利呢?

三国有一个很奇怪的怪圈,至少在后期之前是这样的:谁挑事,谁兵多谁就死得快。官渡之战,袁绍兵多败给了兵少的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给了兵少的孙刘联军;合肥之战,孙权兵多败给了张辽。夷陵之战,倾巢而出的蜀军一样败给了兵少的陆逊。

夷陵之战发生在盛夏,蜀军很多人都受不了天气炎热,士兵们纷纷中暑,所以天时不在刘备这边。天气炎热,为防止士兵中暑,刘备把军营建在林中,为东吴放火创造了条件,他又失了地利。虽然蜀军是为报仇而来,是所谓的“哀兵”,但东吴上下都知道这一仗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士气方面不会比蜀军低,人和方面就算打个平手。“天时、地利、人和”,蜀军都不占优,你让诸葛亮来,他又能怎么样?



关于战争的进程,《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破其四十余营。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也就是说,刘备仅被东吴方面烧了一些营寨,但是当时还没有一败涂地,只是刘备指挥失误,把大军拉到了山上,被陆逊包围,刘备为了逃跑,自己放火烧了营寨。后来火势控制不住了,越烧越厉害,刘备彻底玩完。

如果是诸葛亮,不会干这种傻事,蜀军不会败得这么惨。但失去天时地利人和的蜀军,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诸葛亮带兵。何况正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是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