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用嘴毁掉了自己的大豆产业!


中国人用嘴毁掉了自己的大豆产业!

振兴中国大豆产业是我们近几年提出来的一个农业战略,但是如何振兴中国的大豆产业,稳定我们的大豆种植面积呢?难道我们只能依靠高额的大豆补贴吗?高额的大豆补贴我认为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要想彻底解决我们国家的大豆产业被全面压制的局面,我们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到底失败在哪里?真的是因为转基因大豆的原因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还不足以摧毁我国大豆种植业所以我们振兴中国大豆产业不能只依赖大豆品种更新

我在一篇介绍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文章中看到,转基因大豆的实际单产和我们国家普通大豆的实际单产是相差无几的。以我们东北为例,我们东北的大豆每亩地单产可达到300-350斤/亩,个别经营较好,地力较好的地区亩产在400斤/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看到美国的转基因大豆的单产也是在400斤/左右,我们单从产量来看美国的转基因大豆还是很有优势的,但是我们还要考虑积温等因素所以我们综合考虑美国转基因大豆和我们中国大豆来对比其优势并不明显。

转基因大豆主要的优势在于抗虫,其抗虫优势可以减少虫害增产20-50斤左右,这也是转基因大豆主要的优势所在。而美国大豆的最大优势是土地成本,他们的土地价格只相当于我们土地租金的1/2-1/3左右,地租少才是美国大豆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转基因大豆和我们国产大豆产量的差距其实是很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因为转基因大豆抗虫所以才会有产量较高的假象。在当前农业技术难以突破的当下,我们要想用种子技术的升级在产量上压倒转基因大豆是不现实的,也无法弥补地租的成本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其他层面入手来振兴我们中国大豆产业。

中国人用嘴毁掉了自己的大豆产业!


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大豆产业迅速萎缩的三大主要原因,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中国养殖模式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养殖模式趋同是外国大豆进入中国的主因

集约化养殖和我们国家传统养殖业的根本区别我在这里就不和大家多说了,我们只是简单的说一下我们传统养殖业崩塌所带来的问题。

第一,集约化养殖必然会要求全球性养殖资源优化,否则集约化养殖根本在中国难以立足,这也是我们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

第二,资源利用性质的传统农业迅速萎缩被集约化养殖所替代加速了大豆进口的速度。

关于集约化养殖对于大豆的影响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接着说下一个原因。

第二,大豆产业迅速萎缩给农业带来了连锁反应导致农业物资价格升高,我国大豆和美国大豆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大豆种植对于化肥的需求是很小的,因为大豆有固氮的作用所以大豆只需要使用很少的氮肥,而且种植大豆有修养得力的作用。随着我国大豆产业的萎缩,而集约化养殖又对于玉米等饲料的需求旺盛,一时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速。玉米面积迅速增长带来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种植玉米需要大量化肥,导致化肥需求猛增化肥价格节节攀升。

第二,常年种植玉米使用大量化肥导致土地地力下降,盐碱化问题严重。

第三,大量玉米秸秆得不到妥善处理又增加了农业成本。

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攀升,我们国家的大豆成本优势实际和美国大豆的成本又被拉大了,这是我国大豆产业萎缩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中国人用嘴摧毁了自己国家的大豆产业

当牛奶代替了豆浆,当豆腐变成了辣条,我们国家的大豆产业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衰败的结局。在遥远的古代,甚至是在几十年前豆制品还是我们国家很多家庭的主要食品,也是深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但是随着外国大豆的进口,以及大豆饲用的推广,肉制品开始丰富起来,再加之外国饮食文化的侵蚀,使得我们本来依托自然资源的传统饮食方式被彻底打破,从此大豆产业就彻底一蹶不振了。

我们完全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的大豆产业,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

中国人用嘴毁掉了自己的大豆产业!


大豆的大量进口主要的原因是养殖业需要大量的植物蛋白;人类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土地生产如此多的大豆,这才是我们国家大豆产业迅速萎缩的关键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以前大豆是人吃的,现在变成饲料了,我们国家的大豆怎么可能有竞争优势?

振兴我国大豆还得从摆脱高度依赖植物蛋白的养殖模式,改变我国人的膳食结构上下手,否则我国大豆振兴也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大家认为我们国家的大豆该如何振兴呢?一起来讨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