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以前當班主任時,有個學生的家長到學校跟我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我告訴家長其實孩子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很害羞不敢大膽的舉手發言,家長這樣說道:“我總是說她太膽小,別人拿自己的東西敢要、不敢跟生人說話、連小動物都害怕、也不愛跟其他人玩、長大肯定不會有大本事”。聽到家長的話我終於知道孩子為什麼那麼害羞,不敢表達自己了。因為從小她的媽媽就給她貼上了“膽小”的標籤。孩子被貼上了

膽小的標籤只會認定自己就是一個膽小者,什麼都怕,沒有一點自信。教育中的負面標籤效應是孩子成長中的絆腳石,會阻礙孩子以後的發展。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何為標籤

現實生活經常會見到這樣的例子:有些孩子學習新事物速度慢,家長就說孩子笨;孩子不愛說話家長會說孩子內向膽小;孩子愛跟他人講話,就說孩子是“話癆”;孩子活潑好動,就說孩子是“多動症”。最終孩子就會向家長說的一樣向這個方面發展。這就是標籤,當家長給孩子貼上某種標籤,孩子就會像標籤所述的方向發展。一般這種標籤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負面形象,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阻礙作用。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教育中的標籤效應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一種感覺,如果一個人用一個重複的形容詞來形容詞你,時間久了,這個形容詞就像一個標籤一樣貼在你身上,這個時候你的思想和行為就開始向著標籤描述的那樣發展,這就是標籤效應。

教育中的標籤效應很常見,家長經常會根據孩子的日常表現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尤其是表現不良的孩子家長經常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例如孩子玩耍把衣服弄髒家長會給孩子貼上“邋遢”的標籤;做事情較慢會給孩子貼上“磨嘰”的標籤;不幫爸媽幹活貼上“懶人”標籤;不愛跟他人玩耍貼上“膽小”標籤,這些標籤會慢慢陪伴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跟爸媽眼中的模樣一樣,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何為標籤效應?

舉個更簡單的例子來說,這就好比於你本來只是一個有點暴脾氣的人,但是有人認為你脾氣非常暴躁,給你貼上了脾氣暴躁的標籤,久而久之你的脾氣就會像別人說的那樣,變得越來越暴躁,這是因為“標籤”具有導向的作用,無論標籤的好壞它都會對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產生影響作用,這就意味著當給一個人貼上標籤時,他很可能會向標籤所預示的方向發展。這種負面的標籤效應有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正面的標籤會讓孩子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相反負面的標籤會讓孩子越來越差,越來越對自己沒有信心。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正面標籤給孩子積極影響

眾所周知,積極的鼓勵會讓孩子更有自信,做的越來越好。正面的標籤也會讓孩子獲得自信,起到激勵表揚的作用,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研究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到一所中學隨機抽取30名學生分到一個班,並告訴他們是最有可能以後獲得成功的人,幾年之後再次追蹤他們的學習成績,發現這30名學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考入了理想的大學,比以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其實這30名學生根本不是最好的學生,甚至有些還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他們之所以取得很大的進步,就是他們真的相信研究者的話,把自己當作最優秀、最可能取得成功的人,為了證實研究者的話他們不斷努力、堅持不懈、最終取得成功。這就是正面標籤給孩子們帶來的積極影響。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負面標籤阻礙孩子以後發展

朋友的孩子從小不愛學習,考試成績不理想,朋友經常諷刺他: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笨的孩子呢,學什麼都學不會、腦子一點也不開竅、花錢打扮比誰都會,一提學習都蔫、幹什麼事什麼事情都幹不好、你說你以後會有什麼出息呢?朋友給孩子貼上了諸多負面標籤。其實孩子有很多優點沒被發現,給孩子畫畫很棒、喜歡舞蹈、喜歡做飯、喜歡服飾搭配。但是學習成績不好被媽媽一票否決,認為孩子做什麼都是錯的,一無是處。

隨著媽媽的嚴厲打擊,孩子的確像媽媽說的一樣變得很笨,沒有自信、不敢再畫畫、跳舞、做飯和打扮自己,連以前那個可愛的小姑娘的影子也沒有了,學習比以前更差了,她覺得別人做的都是對的,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錯的,對待學習和生活得過且過、逃避放縱。朋友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整天批評孩子就沒有一點變好的跡象,反而女兒越來越差了呢。這就是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創傷,這種創傷讓孩子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不僅埋沒了孩子的興趣愛好,把孩子本應該表現出來的優點掩蓋,也更放大了孩子的缺點,阻礙孩子以後的發展。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停止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發現孩子閃光點,給孩子貼正面標籤

不要總是放大孩子的缺點

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允許孩子的不完美。有些家長就愛挑孩子的毛病,不斷地說孩子的缺點,好像孩子身上沒有一點是值得表揚的,都是不好的。孩子僅僅是一點小毛病就把小毛病說成大缺點,並無限放大這個缺點,見人就說孩子這個方面不好,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只看到了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從而給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落差,孩子覺得自己沒有一點能讓父母滿意,無論自己多麼努力也得不到表揚,這樣孩子就會不自信、不願意努力。

不要以偏概全的否定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說話不注意場合,當著眾多人的面說孩子的不好。例如一個家長總是當著孩子老師或朋友的面說自己兒子膽小怕事、不像個男孩兒、以後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大能耐、當不了人上人。孩子其實只是有點內向,不愛和生人說話,家長就以偏概全認為孩子哪兒都不好,甚至預料孩子一生都不如別人,成不了大事。這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打擊。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就事論事,不牽涉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做到就事論事,不要因為一件事把孩子否定。例如孩子成績差,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績差的原因,是聽不懂、還是不認真、還是環境因素影響孩子的聽課。幫助孩子分析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幫助孩子解決困惑提升學習成績,給孩子鼓勵讓還活的家長的理解更加自信。而不是孩子考不好就給孩子貼上腦子笨的標籤。這樣只針對某一件事而不針對孩子本身,會減輕孩子的壓力,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多的與父母溝通,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孩子貼正面標籤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肯定,肯定的話語可以讓一個人更加自信,做得越來越好。所以作為父母想要孩子更加優秀就要努力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講著這種閃光點無限放大,掩蓋缺點,給孩子多貼正面標籤,讓孩子更加自信,把優點發揮到極致。例如孩子學習成績稍差而運動能力很強,家長就可以鼓勵孩子多多運動,讓孩子在運動中找到自信,並鼓勵孩子說學習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對待學習也像對待運動一樣用心喜歡,你的學習成績也會像運動成績一樣讓人刮目相看的。孩子看到自己取得的驕人的運動成績和來自父母的鼓勵後肯定會認為父母說的對,也會慢慢的把成績提上去的。孩子聽得表揚和讚美多了就會認為自己是很棒的,只要自己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幹不好的。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向好的方面發展,讓自己越來越優秀的。

“這孩子膽小”,停止教育中的負面標籤,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如果父母能夠孩子小的時候多多給予鼓勵和讚許,對孩子進行積極地引導和教育,給孩子多貼正面的標籤,不給孩子負面的標籤,就可以讓孩子從內心覺得自己很優秀,從而向優秀的方面發展。

作者簡介:我是暖兒媽育兒,一個教育工作者,也是二胎寶媽,致力於育兒領域教育研究,如有任何育兒難題,請關注暖兒媽育兒,給您最真誠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