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我是景大王


明朝十三陵是大明皇帝死后的墓地,明朝历代皇帝基本都会葬在这里,明十三陵中,还有一座太监的陵墓。出人意料的是,这座陵墓不是明朝皇帝命人修建的,而是清朝统治者在明朝灭亡后让人修建的陵墓。



太监陵墓的主人名叫王承恩,与魏忠贤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他和魏忠贤一样也是明朝末年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只不过他有权力并没有向魏忠贤一样犯上作乱,王承恩对崇祯十分忠心,帮助崇祯干了不少大事。


崇祯刚刚继位的时候,根基并不稳定,满朝文武一大半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承恩为了帮助崇祯,私底下拉拢了不少大臣,送钱送礼的事他都帮崇祯干了。有一回,魏忠贤送给崇祯四位大美女,王承恩认识到这里面可能有阴谋,于是多次提醒崇祯,最终在这四位美女身上发现了迷魂香。

王承恩多次帮助崇祯皇帝化解危机,因此他深得崇祯重用,算得上崇祯最信任的人物。成功铲除魏忠贤之后,王承恩接替了魏忠贤的权力。


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到京城,京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王承恩劝说崇祯皇帝想建文帝一样离开京城日后再做打算,可是崇祯拒绝了。后来崇祯皇帝在上吊自杀,身边唯一的人就是王承恩,王承恩向崇祯皇帝重重的磕了几个头,便也自杀了。清军入关之后,清朝统治者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便在明十三陵内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墓。


传奇历史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忠义太监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忠义太监。

本来,太监由于被阉割,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多少有些变态。

历史上,太监多半唯利是图,没有道德观念,当然这同他们受到社会歧视以及人生的悲惨遭遇也有关系。

少数太监如刘瑾、魏忠贤、赵高一样,有了权力就开始专权,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从崇祯出生开始,王承恩就在身边照顾和辅佐他,成为亲信太监。

当时王承恩和魏忠贤的关系很好,但魏忠贤试图打击崇祯时,王果断和魏忠贤决裂,一心支持主子。

可以说,崇祯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没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劳很大。

魏忠贤被杀、崇祯上台后,王承恩被重用,担任司礼监太监(是明代时太监的最高职位),权倾一时。

然而,王承恩却没有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更没有专权,而是忠心耿耿的为崇祯服务。


而崇祯最后几年有可怕的病态猜疑心理,此时王承恩又是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的地位极其重要,负责帮助皇上处理政务。

实际上,崇祯只负责处理绝对重要的政务,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给王承恩处理。

也就是说,王承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王承恩权力太大,随时可能成为魏忠贤,应该除掉。

如果换成别人,崇祯早就下令将他杀了。

然而,崇祯犹豫再三,破天荒的选择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确实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后,紫禁城的数千侍卫、太监鸟兽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这个地步仍然跟在崇祯身边,没有私自逃走。

最终崇祯自杀时,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边。

一般认为,崇祯命令王承恩务必稍后再次,一定要确认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耻辱。

王承恩忠心的执行了主子最后一个命令,随后自杀殉主殉国。


可以说,王承恩这种太监从古至今很少见的。

为此,李自成下令打开田贵妃的坟墓,将崇祯帝夫妇葬了进去(贵妃墓因此改称思陵),并将王承恩附葬陵侧。


萨沙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太监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虽然陵墓本身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却保存的比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东的,在陵墓东侧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样,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紧跟着40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亲手题写的;紧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下面同样刻有写着将近24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营建崇祯帝陵墓时,为褒奖王承恩的忠义护主所题写的。


京蜜


明十三陵,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选定的皇家陵寝,位于北京市昌平镇。

传说此地乃是风水宝地,可保大明江山永世不败。是朱棣选了好几年,才找到了这么一个风水宝地。


(明十三陵)

山水环抱,风水是不错,可是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万世基业呀。终于,明朝也要走完他的历史,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是大明朝的基本国策。

于是,在李自成破城的那一刻,崇祯皇帝没有选择离开,也没有选择到南京陪都重振朝纲,再图他日打回来。

而是选择和京城共存亡。

当起义军供进了紫禁城,崇祯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紫禁城,看了一眼大明王朝,看了一眼朱家天下。毅然决然的上吊身亡了。

或许他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这个时候他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坚决的表示和大明王朝共存亡,和崇祯皇帝生死相随。于是,在他旁边的一个树上也上吊身亡了。

(崇祯自缢)

后来,李自成知道了一件事情,认为一个人能够如此忠诚,当为天下人表率。于是决定把他葬在崇祯的身边,让他日夜都陪伴着他的主人。

于是这样,王承恩成了十三陵唯一一个葬入皇陵的太监。或许这就是对他得忠诚最好的奖励。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王承恩做出了跟随崇祯共同离去的因,就应该得到葬入皇陵的果。

(王承恩墓)

后来,清朝入关以后,顺治皇帝、康熙皇帝纷纷竖碑立传。这对于一个贴身太监来说,或许是最大的安慰了。

各个时期的统治者对于王承恩如此重视,一是表彰他的忠勇,二是用他来树立榜样,以此来激励更多的人。

至今,王承恩仍然守在他的主人身旁,也成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


观复一鉴


北京城外的明十三陵是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历代皇帝陵园。明朝享国276年,共历经16帝。至于北京城外为何只有明朝13座皇帝陵墓?原因是有三位皇帝未入北京城外的明十三陵!


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明朝的首都是南京城,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安葬在南京城外的孝陵。明朝第二位皇帝——惠文帝朱允炆因其四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城,皇城之中大火而下落不明。

而明朝明景帝朱祁钰因其皇兄明神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勒军俘获之后,被朝中众臣推上了皇帝之位,而后其皇兄明神宗朱祁镇被放回后朱启玉并没有将皇帝大位还政于太上皇朱祁镇。但天不假年,朱祁钰年纪轻轻便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此时被囚禁于南宫之中的太上皇朱祁镇在重臣的拥护之下发动南宫政变顺利夺回皇帝大位,从登大宝的朱祁镇将病榻之上的明景帝朱祁钰再次贬为藩王。随后不久明景帝朱祁钰病薨,以藩王之礼安葬,因此明景帝朱祁钰也没有资格进入皇陵。


这也是为何明朝16位皇帝,只有13位皇帝安葬在北京城郊的明皇陵之中。那么明朝十三陵中除了皇帝的陵墓,陪葬的后宫妃嫔陵墓以及皇帝生前十分倚重的朝中大臣的陵墓以外,为何还有一座太监的陵墓呢?难道是因为明朝出现了太监掌权乱政而将自己的陵墓安在了皇陵之中吗?显然不是!

尽管明朝时期太监一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明朝时期太监的权力大多是由于明朝皇帝所赋予。也就是说明朝时期太监之所以一度拥有高贵的权力,是因为明朝时期的皇帝大多讨厌政事劳心,因此愿意将自己手中的皇权分配一部分给自己身边亲信的太监和大伴。一方面帮自己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政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与朝中的文臣集团进行抗衡和控制。但是明朝的皇帝对于太监拥有着绝对的生杀予夺大权。即使权侵朝野、号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也熬不过被初登大宝的崇祯皇帝轻易查办流放。



因此明十三陵中的太监陵墓并非是明朝历史上十分有权势的一位太监。而是明朝末年,一直忠心于大明王朝和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一位贴身太监——王承恩。在明朝末年,北京城被闯王李自成攻破之时。曾经一心想要有一番作为,实现中兴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已经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朝历代皇帝打下的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中被断送。心如死灰、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无奈之下走向明皇城皇宫外的煤山,在一棵歪脖树上系上一条白绫,崇祯皇帝就在这里通过这种方式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而崇祯皇帝去世之时,身边并无那些口口声声说着忠君报国、要为大明王朝奉献一生、呕心沥血的满朝文武大臣;也无那些每日诵读圣贤之书、大谈礼义廉耻的饱学之士。而是仅仅只有一个并不懂大道理、腹中更无点墨的太监王承恩一直陪伴着自己的主人——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在看到崇祯皇帝朱由俭在眉山的歪脖树上吊死之后,泣不成声长跪在地的王承恩在为崇祯皇帝简单整理仪容之后也自杀身亡,死在了其伺候了一生的皇帝身边,甘心以死为崇祯皇帝殉葬。不愿做亡国之人,更不愿意做两姓家奴。可歌可泣,令天地为之动容。

因此在满清政权进入北京紫禁城之后,赶走了闯王李自成,清朝统治者决定为前朝皇帝崇祯皇帝以皇帝大礼重新下葬。在得知崇祯皇帝去世之时身边只有一个小小的太监王承恩至死不渝地守护在其身边。清朝统治者感念王承恩忠君报国之思想,不屈身事贼之气节。因此特令负责修建和安葬崇祯皇帝的官员在崇祯皇帝的陵园之中,为王承恩修建一座陵墓,令其能够长眠于崇祯皇帝的身边。也算是满足了其生前身后的遗志!



珞珈山的猫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峰子奇观


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的明朝十三陵埋葬了自明成祖朱棣开始的历代明朝皇帝(除去明代宗朱祁钰),其中规模最大规制最宏伟的是朱棣的长陵,规模最小规制最寒酸的是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陵,因为思陵原本不是为了崇祯皇帝准备的,它原来的主人是崇祯皇帝的爱妃田贵妃,崇祯皇帝自尽殉国后,被葬入田贵妃的坟墓,改称思陵。一般来说,明朝皇帝驾崩后,在陵寝周边会附葬自己的嫔妃和部分宗室成员,但是,在思陵旁边确有一座太监的坟墓,这就非同寻常,这座坟墓的主人就是对崇祯皇帝忠心耿耿,陪同其在北京城破之后一同在煤山自尽殉葬的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

在战乱动荡的明朝末年,昔日食君厚禄的满朝文武大臣纷纷变节或投降李自成或投降满清,早已把忠君爱国的圣贤之道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于北京内城陷落时,皇宫里的大臣早已跑得没影了。留在崇祯皇帝身边的只有太监王承恩,要知道太监自古以来都是被科举出身的文臣们瞧不起的,认为他们是身体残缺的“阉人”,再加上明朝多有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太监擅权多有恶名,但是城破国亡之际,陪伴崇祯皇帝走完人生路并为之殉葬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满清入关后,为争取汉族民心,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剿灭李自成大军。为笼络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由王承恩继续“守护”皇陵。


沧海拾遗录


中国历史上,严苛的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鲜明特点,而历朝历代的皇陵,更是凸显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除了王公贵族,皇帝生前的宠臣能够有幸陪葬皇陵,普通人是万万没有机会能够在死后也陪伴皇帝左右的,即使是服侍皇帝的后宫之人。

但在明朝的十三陵中,却真的就有一座太监的坟墓,这应该也是中国历史上,由此待遇的为数不多的太监吧。

那么这座太监墓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原来,十三陵中的太监陵,其主人叫做王承恩,是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自缢而亡,而当时唯一一个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人,就是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忠于崇祯皇帝,也忠于大明王朝。崇祯帝自缢于那颗歪脖子老槐树上后,王承恩也自缢在旁边的海棠树上,追随崇祯帝而去。

两人自缢于煤山后,尸骨一直无人收拾埋葬,直到后来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将崇祯皇帝安葬于十三陵中。
感慨于太监王承恩的忠心,顺治帝特意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旁,使王承恩能够一直侍奉他的皇帝。


Mr农村大姚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永乐皇帝时期规定,明朝自他以后的皇帝全部都要葬在北京天寿山,其中明太祖朱元璋葬在了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景泰帝朱祁钰被以“王”礼葬在了玉泉山,所以称为十三陵。

不过在思陵之外,却孤独地坐落着一座太监墓(不能称陵墓,因为陵这个字是皇帝专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座太监墓凭什么可以如此靠近皇帝呢?


这座太监墓是康熙立的,墓主人就是明朝末年陪伴着崇祯皇帝做过最后一程的太监王承恩

明朝宦官十分严重,虽然这些人都能权倾一时,甚至如刘瑾那样被称为“立皇帝”,像魏忠贤那样被称为“九千岁”的,但他们为非作歹,下场都不好。刘瑾被凌迟处死,魏忠贤则被流放处死。

相比起这两位权监,王承恩就显得平淡得多了,他本是崇祯帝时期大太监曹化淳的手下,曹化淳死后逐渐得到了崇祯帝的赏识,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仅在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下。英宗时期的王振、正德时期的刘瑾、万历皇帝的“大伴”冯保、天启帝时期的魏忠贤都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可见王承恩当时地位之高。

不过虽然王承恩和刘瑾、魏忠贤一样做过大太监,可王承恩并不像这两位“前辈”一样罪恶滔天,相反,他是明朝少有的好太监之一。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时,王承恩临危受命,提督北京兵马守卫京城,并发炮连杀数名敌军,给当时颓废的明朝军队,起到了不小的鼓舞。


可惜的是崇祯帝再无回天之力,北京城最终还是被一波接一波的闯军所攻破,在连杀自己数名女儿和妃子,把儿子们送出城外之后,崇祯皇帝决意以死殉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在敲完最后一遍上朝钟,崇祯由王承恩陪着登上了煤山,崇祯留下“勿伤百姓一人”的遗书后,吊死于山腰寿皇亭附近的一棵歪脖子树上,而王承恩也追随而去,确认崇祯已死后,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尽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忠诚。

王承恩虽然死去,但他却受到了明清两代皇帝的厚重,除了崇祯帝之外,南明弘光帝为他上谥号“忠愍”,清朝入关后,顺治帝写文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康熙皇帝特意在崇祯皇帝的明思陵附近,为王承恩树碑立传,将他葬在思陵门外,让他可以继续“守护”明朝皇家。

清朝皇帝如此看重王承恩,除了因为他忠心为主之外,其实满人对这些太监也是很不错的,就如第一代肃亲王豪格和他的王府太监王忠,为了保护豪格而被多尔衮剁成肉酱,遗体和豪格一起埋葬。从此肃亲王府规定:府里太监只能问罪,不得用刑,就是为了感谢王忠护主的恩情。



一贰一橙


明十三陵中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三十多个妃嫔、两位太子,此外还有两个太监,虽然埋葬了两个太监,但是只有一个太监修了坟墓,这个太监就是陪崇祯帝到最后的那个人。

崇祯帝于1644年3月19日在景山的一个歪脖子槐树上上吊自缢,这颗歪脖子老槐树一直被保护,存活了三百多年,现在崇祯帝上吊的原址又有了一颗歪脖子树,有众多人去凭吊崇祯帝。崇祯帝上吊自缢时身边只有提督太监王承恩一人,崇祯帝在自缢前让王承恩自己离去,王承恩拒绝了。

崇祯帝在歪脖子老槐树上吊自缢后,王承恩对着崇祯帝的尸体跪拜,然后走到旁边的海棠树底下,拿出白绸也随着自己的主子而去,这是多么的令人震撼啊,就在前几个小时,崇祯帝号召百官来上朝,无一人来,崇祯帝带着太监出宫,无一人给崇祯帝开门,最后崇祯帝自缢后,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居然毅然随崇祯帝而去,这让那些恭迎李自成进城的完整人的脸往哪里搁?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派人寻找崇祯帝的尸体,三月二十一日崇祯帝和王承恩的尸体被发现,李自成部将其停放在东华门外,崇祯帝的尸体被合葬在田贵妃的墓中,清军入关后,将崇祯帝的尸体移葬到思陵,作为陪伴崇祯帝到最后时刻的王承恩也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厚葬。

对于王承恩的忠贞,清朝与南明都非常敬佩,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听到王承恩随崇祯帝自缢的消息后,赐王承恩谥号“忠愍”。顺治帝和康熙帝也非常敬佩王承恩,顺治帝为王承恩撰写了“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康熙帝在崇祯帝陵墓旁给王承恩树碑立传。

清朝统治者在思陵旁划了六十多亩地,专门用来给王承恩修坟墓,并为其树碑,让他一直陪葬崇祯帝旁,守护着崇祯帝。

“《明史.宦官二》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忠,附葬故主陵侧。”

明朝宦官之祸深受后人批评,在明朝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汪直、刘瑾、王振、魏忠贤之流,这些人破坏朝政,使明朝社会日益昏暗,受世人唾骂,但也出现了郑和、冯保、怀恩、王承恩这些受人好评的太监。

王承恩是河北邢台白岸乡人,进宫后在太监曹化淳手下做事,后来官至司礼秉承太监,成为崇祯帝的心腹。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军进犯北京城,崇祯帝命王承恩提督京营,此时的北京四面被李自成部包围,明朝大势已去,一些士兵叛逃,一些大臣也偷偷出城投靠于李自成,守城的根本没有几个人。

李自成部架着飞梯攻击德胜、西直、平则三门,王承恩见状,命人用大炮轰击李自成部,大炮轰杀了数人,但是根本抵不住潮涌般的士兵。崇祯帝召王承恩回皇宫,让他整顿宫内士兵,准备与敌人作战,此时宫内根本没有什么士兵,守门的士兵把大门锁住就跑了,崇祯帝最后召集了一群太监。

崇祯帝带着这群太监准备冲出皇宫,但是没有人给崇祯帝开门,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回到宫内,命人敲钟召集大臣来上朝,但是没有人来。

最后崇祯帝骂完大臣之后,走到景山上,看着城内烽火连天,挥着手中的剑,然后写下遗书,在旁边的歪脖子老槐树上吊自缢,王承恩一人紧随在崇祯帝身边,崇祯帝自缢后,王承恩也在海棠树上吊自缢。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就忘乎所以了,最后激怒了吴三桂,吴三桂转而向关外的清军投降,带着清军攻打李自成,李自成一路连败,被赶出了北京城,清军入关后将崇祯帝移葬于思陵,王承恩也被葬在思陵旁边,守护着故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