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只需交納100元錢,還會出現拒絕繳納的現象嗎?你怎麼看?

三農一姐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專業答疑

1我們的醫保分為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題主說的農村合作醫療也已經併入城鄉居民醫保了,不同地區價格每年200-250元。比起職工醫保每月繳費,一年好幾千的保費,居民醫保也就是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其實真的不貴,一年200多,一個月20,一天不到1元錢。但是卻可以花小錢解決大病醫療報銷和住院醫療花費的問題,解決農村因病返貧的問題。而且農村合作醫療,居民醫保其實保費不止200多,你這個200多繳費,是財政部補貼後,剩下的個人繳費,財政補貼了大半保費,200多的醫保,財政補貼了500多。農村醫保普惠就是為了覆蓋農村地區醫療保障問題,全面完善我們的社會醫保保障制度,

2 說一個自己親戚的例子,我的一個老家表哥,在外做生意的,那時候醫保還沒那麼貴,才剛普及到我們村那會,一個人不到100,一家人幾百保費就可以解決基本的醫療報銷問題,可是農村人缺乏保障意識,省錢觀念,連這筆錢都不願意出,結果沒交費那一年突發大病。進了ICU,花了幾十萬,我們幾個親戚一起湊錢幫 他們解決,最後人救回來了,可是也好幾年沒法工作賺錢,家裡的2個女兒才六七歲,沒買醫保報銷不了。一次生病幾十萬沒了,對於農村人來說幾十年的積蓄,本來每年花個幾百買個醫保,這種幾十萬的花費問題就可以報銷解決,可是就是缺乏保障意識,省一筆是一筆,等到出事了才後悔

總的來說,不是降費100就能提高參保,就能減少拒絕繳納保費,而是要提高每個農村人的保障意識。意識觀念不變,農村因病返貧的問題就沒辦法完全解決,醫保繳費高了,財政補貼也高了,而且可以報銷的醫療費用比例也高了,這是在提高我們的保障水平。這是農村基本的福利制度。我們都要積極參與,因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個先來。


路人蟻


我記憶中是每年30繳的,現在漲價到230了好像!!我記得有一年我痔瘡犯了,去當地的北大醫院,說醫保全程包,只需要花費400包乾價,其餘費用全部報銷了,我他媽的居然信了,做手術之前各種檢查,灌腸什麼的,那叫一個難受,手術時候就在一個普通小床上,根本談不上檔次!而且那個難受,做過這種手術應該懂!大概45分鐘,煎熬中度過,然後什麼切片化驗收費100多,這個不報銷(出院都沒看見化驗單),然後到病房,開始一天的七瓶水,然後什麼費用我確實忘記了,記得一個禮拜過去出院時候,我還沒有消炎,那個難受,出院的藥費單都沒給我,我只看見好幾千塊錢,其實我根本很多藥都沒用過,然後給我開藥,又是好幾百的,我直接沒要,我就說你幫我辦理出院,我回家掛水去,說有專車送我回去,我說不用,我打車,出院回家連著掛水三天就消炎了,第二天就感覺明顯好多了(就是我們這裡私人小診所,到家裡掛水的),這個是我用醫保的唯一一次經歷!自從那個以後沒買合作醫療!


江小哥愛美食


小吏本人是個基層幹部,也從事過新農合費用收繳工作。這個問題,小吏個人認為,如果個人繳費降到100元,農民負擔相對輕一些,繳費的意願會高一點。但是,這絕對不是解決農民拒絕交費的根本原因,治標不治本。

小吏認為,農民拒絕交費參保,兩個原因:錢不夠、心傷了。

錢不夠。這就是題主想提出來討論的問題。新農合繳費一路上漲,從最初的10元漲到今年的220元,確實對農民造成了不小的負擔。一個四口之家,需要交費880元,賣一車子玉米都不夠,超過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

更關鍵的是心傷了。新農合政策設計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中,依然沒有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原來花50塊錢就能看好的病,現在有了新農合報銷完還要花100元。農民感覺不到新農合的受益,反倒是推動看病、藥品價格一路上升,養肥了醫院。

所以說,解決新農合農民參保意願不強,不僅僅是繳費上漲的問題,更需要解決的是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如果看病全報銷,就是繳費500元農民也一樣會參保,關鍵是參保的回報、獲得感還不夠。


鄉野小吏話三農


我記憶中是每年30繳的,現在漲價到230了好像!!我記得有一年我痔瘡犯了,去當地的北大醫院,說醫保全程包,只需要花費400包乾價,其餘費用全部報銷了,我他媽的居然信了,做手術之前各種檢查,灌腸什麼的,那叫一個難受,手術時候就在一個普通小床上,根本談不上檔次!而且那個難受,做過這種手術應該懂!大概45分鐘,煎熬中度過,然後什麼切片化驗收費100多,這個不報銷(出院都沒看見化驗單),然後到病房,開始一天的七瓶水,然後什麼費用我確實忘記了,記得一個禮拜過去出院時候,我還沒有消炎,那個難受,出院的藥費單都沒給我,我只看見好幾千塊錢,其實我根本很多藥都沒用過,然後給我開藥,又是好幾百的,我直接沒要,我就說你幫我辦理出院,我回家掛水去,說有專車送我回去,我說不用,我打車,出院回家連著掛水三天就消炎了,第二天就感覺明顯好多了(就是我們這裡私人小診所,到家裡掛水的),這個是我用醫保的唯一一次經歷!自從那個以後沒買合作醫療!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只有那些有錢人或是沒生過病的人才會拒絕繳納,其實農村的越沒錢越要繳這個醫保費,在農村收入能有多少,生一場大病幾乎就把全家東西賣了也不頂幾個錢,到了這個時候能借的人都借了,還能去問誰借。有了醫保住院至少能報銷一部分,雖然要先拿出錢來,這對於農民來說是很大幫助的。

反正醫保這個政策是好,對於我這個沒錢的人來說就是一個保障,我也親身感受到了有病沒錢醫的滋味。但對於醫保裡的腐敗、騙保的行為痛恨,讓該享受到的人沒有享受到,應該嚴查打擊。



如果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只用繳納100元錢,我認為還是會有人拒繳,只不過拒繳的人會少很多。

新農合從2003年的10元漲到現在的220元(有的地方比這高,能達到490元左右),漲幅達到了22倍,金額增加了210元。我們按照一家5口人計算,一戶人就要交1100元,如果是純靠種地為生的家庭,這無疑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所以很多人驚呼新農合價錢太高,很多地方出現了拒絕繳納新農合的現象。

但是,如果新農合每人每年只用繳納100元的話,還會有人拒絕繳納嗎?小焦認為還會有,但是拒絕繳納的人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價格穩定到100元,很多人會積極繳納新農合。很多人拒絕繳納新農合的根本原因就是漲價太厲害,很多家庭就得一千多元,這對農民來說是比很大的支出。如果新農合降價了,很多人就會重新考慮繳納新農合,這是肯定的;

其次,即使降價,也不會是所有人都會繼續繳納新農合。人們拒絕繳納新農合的另一個原因是:交了錢也沒住院,這錢不是白交了?所以乾脆不交了!即使新農合降到100元,還是會有交了錢卻用不上的這種情況。對於那些常年不住院的人來說,新農合交了也沒用,所以還是會有這樣的人不會繳納新農合。

小焦個人認為,是否繳納新農合要看個人意願,如果繳納了新農合萬一住院還能少花錢;如果不交,住院費用自己全掏!


我們知道,新農合自從08年開始實行,幾乎每年的費用都在上漲,2018年的費用是220元,一個靠耕田勞作為生的五口之家,其實很多農民的年收入不多,除去取暖日常等生活的費用,好多人直呼吃不消,就有了許多人斷交農合的現象,其實斷交情況早在前幾年新農合費用每人80塊錢的時候,就開始有人斷交農合。

在新農合費用漲價的同時,其實新農合現在的福利增加了也不少,以前我們到醫院就醫出院後,報銷的程序多,進度也很慢,而且當你拿到可以報銷的藥品的時候,我們用的相當一部分藥品都不在報銷範圍內,然而在新農合在漲費用的同時也提升了之前這些服務的不足,而且報銷的比例也多了不少。其實現在看病難、以及看病貴已經成了許多老百姓的口頭禪,也是一個很無奈的現象。現在還是很多貧苦戶在繳納這個費用的時候有困難,也可以通過其他的形式解決困難,比如向村委會反應情況,讓村委會協調解決,畢竟在現代化醫療的今天,沒有新農合將“寸步難行”。



我認為即使是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只需要繳納100元,還是會出現拒絕繳納的情況!

剛開始農村合作醫療是每人每年10元,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和收入的提高,漸漸的合作醫療繳費到了每人每年220——遠遠高於農村經濟水平的發展趨勢。以一個四口之家來計算,共需繳納880元——這在農村相當於一個小學生一學期的生活費,當然會有很多家庭不願意繳納!而如果降低到100元每人每年,四口之家還是需要繳納400元費用,這個時候考慮的更多不是負擔問題而是投入與回報的比例問題!

在農村很多人有著這樣的思想——自己繳納的合作醫療費用都給了那些生病的人,自己白白每年花了一兩百。於是在下一年就有人以身體健康為理由拒絕繳納合作醫療費用,這種人拒絕的根源是缺少防範於未然的意識,不知道提前預防!

在記錄片《最後的棒棒》裡面,老黃就是因為覺得自己身體健康,繳納的合作醫療都給了老杭這樣的人而沒有繳納來年的醫保。結果自己得了病,不敢去醫院只能採用偏方抗到第二年繳納醫保後去醫院——他還提前把醫保費用放在了社長家裡!所以說這類拒絕繳納醫保的人只有在生病之後才明白醫保費用繳納的必要性!

當然“寧可塌上藥生蟲;但願世間庶寡疾”,我希望醫療保險在繳納後永遠用不上,願每個人都平安健康!


如果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只需交納100元錢,還會出現拒絕繳納的現象嗎?你怎麼看?

新農合從08年開立以來,就開始每年上漲,直至2017年的180元,本以為每年上漲20元的新農合,一下子漲了40元,2018年變成了220元,一個靠田為生的五口之家,年純收入也不過兩萬塊錢,除去取暖日常等生活的費用,好多人直呼吃不消,就有了許多人斷交農合的現象,可斷交情況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前幾年農合費用達到每人80塊錢的時候,就有人斷交農合,所以農合繳費與否跟實際定價關係不大。

許多人為了規避經濟壓力,選擇停繳興農合,可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只會害了自己。

新農合是農村個人醫療和社會醫療的總稱,而我們繳納的220元並沒有全部進入社會醫療賬戶,而是有一部分進入了我們的個人統籌賬戶,而我們平日裡看病就醫在達到一定數額以前,用的就是這個賬戶的錢,這筆錢具有流轉性,也就是我們在連續繳納農合的時候,這筆錢會以餘額的形式轉入我們下一年的賬戶中,也就是說這筆錢是可以積累的,可一旦我們停繳新農合,就被視為主動放棄這筆錢的使用權,即便下一年再繳納新農合這筆錢也不會從新回來,所以停繳要慎重。

再回來說說我們實際的用途,在新農合費用漲價的同時,新農合的福利也是有所增加,在過去就醫的時候,經常遇到報銷速度慢,好多藥品不在報銷的範圍之內,並且農村戶口在縣城報銷的時候有諸多的手續,這次農合在漲價的同時一併提升了這些服務的缺陷,並在報銷比例上增加了不少。

許多人說加入新農合以後看病貴了,其實不是看病貴了,而是以前農村看病的多為私人診所,藥品也沒有什麼保障,可加入新農合以後,農村診所受專門部門管理,藥品相比以前也更有保障。

好多人生活困難在支付新農合的時候有一些困難,這時候要積極向村委會反應,如果確實困難村委會會通過募捐或者村委會墊付的形式解決困難,畢竟在現代化醫療的今天,沒有新農合將“寸步難行”。


最近這些年,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成了熱門的話題,我記得開始的時候是30元/每人每年,然後到去年的180元/每人每年,到了2019年直接漲到了220元/每人每年。可以說這個費用可是年年往上漲啊,過年回在家的時候,也聽到了不少村民在議論,醫保年年都在漲,醫保都交不起了,可以說的是抱怨聲一片一片的。

那麼說,如果農村合作醫療回到百元時代,那是否還會有人拒絕繳納呢?答案:有

為什麼說醫保降到100元/每人每年,還會有人拒絕繳納?

一:經濟方面

先不說降到100元吧,就連剛開始的30元/每人每年,一樣也是有人拒絕繳納的,因為有的人會把錢看的很重要,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總覺得自己一向身體都沒什麼問題,何必白白花費那幾百塊錢。另外一個就是有的家庭實在是拿不出這個錢,家境貧寒,如果家庭人口多的話,那一個人100元,一家人一起就是不小的一筆數目了。所以有的家庭為了省錢,就拒絕繳納了。

二:看病難,報銷難

大家都知道,買了合作醫療,就是為了在看病的時候得到一些保障,能讓自己少出錢就能看好病。但是如果你真的去看過病的話,你就會知道,並不是所有的病都能報銷的,而且也不能全部給你報銷的,只能報銷其中的一部分醫藥費。而且有的地方還規定,患者如果不是住院治療的話,是不在報銷範圍的。所以有的人就認為繳納這些錢沒什麼用處。


火星水庫農民工


農村合作醫療,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多少錢一年,我都會交的。

自從我們那裡要交合作醫療後,我家人一直幫我交,一年沒少。雖然我不在家。交了很多年,我都沒用上。2016年,我懷我女兒的時候,發低燒,咳嗽一個星期都沒好,然後去住院,住我們縣城的醫院,住了三天,持續高燒,當時醫生不知道是什麼病因引起的發燒,只能不斷的退燒,當時我住院三天都沒怎麼吃東西,後來電解質紊亂,轉院到市醫院,住了十多天院才出院,縣醫院的費用是3500左右,合作醫院報銷後花了1600左右。市醫院的費用是一萬三左右,報銷後花了八千左右。合作醫院是鎮醫院報的多點,縣醫院少點,市醫院更少,是這樣,但是它都有報銷。

人吃五穀雜良都會生病,你覺得兩百塊很多,不願意交,如果有一天你生病的時候,你會發現合作醫療幫了你很多。


阿蒙的蒙啊


我覺得應該不會拒絕。

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我今年52歲了,自小身體就弱,還有胃病和支氣管炎。每年因為治病都耍花不少錢,加重了家裡的經濟負坦。實行農合以來,我每年都帶頭交,儘管去年突然漲到了每人`220元,有的家庭戶拒絕交納,我還是交了880元,全家四囗人的。如軍真是降到每人每年交納100元,對我們農民來說,莫大善也。其實100元鉞,在物價突飛上漲,錢不是錢的今天,有它也可沒它也行。就算買個平安吧,用不著更好。


三友話三農


交2OO也行關健鎮醫院胡整`為套取國家醫保補助`我就是親身經歷`我住院五天花一千元、我交了3OO元壓金、地方一次報銷85%、可不對5天住院費1千元、報銷不對哦、85%應給我退15O元可醫院新農合還讓我交14元、這我就不明白了、所以說鎮醫院還不如村衛生所、當今年不可能在交納醫保了`肥了誰??


風雨彩虹93641


我們江蘇南通一年合作醫療是410元,我不知道你們那邊為什麼是220元!這是其一!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交!我大姨子今年良性腦瘤,做腦部微創,13萬,因為農保,國家報銷9萬多,自己只掏了3萬!

我女兒上個月細菌感染,高燒不退重感冒,在醫院住了七天,一共3580元,國家報銷1980元!

我大姨父肝硬化導致血管破裂,在南通市人民醫院幾次手術,住院兩個月,花費16萬,國家報銷10萬元!他哥以前也是這個病,沒錢治療,死了!

現在很多人買商業保險,幾百元的重疾大醫療保險,保險公司前提就是必須購買國家醫保(新農合或者社保醫保),不然保費翻倍!

我認為值得交!新農合是基礎,國家福利!另外我還給我們家每個人買了重疾大醫療,支付寶相互寶[呲牙]這年頭,病不起



白開水好喝啊


我是農村人,目前還是最直接面對農民的最基層幹部。

據我瞭解,100元/年左右的農村合作醫療是比較讓群眾能夠接受的標準。

根據我們這裡的收入水平與群眾反映的情況來看,大家對合作醫療已經變成是又愛又愁,是一種無形的負擔。愛的是這是一項優惠政策,人難免大病小災,可以報銷一部分醫療費用,減輕家庭負擔;愁的是幾乎不斷上漲的合醫費用,從最開始的10元錢,不斷攀升,去年是120元/年,群眾已經有意見了。網上甚至瘋傳有些地方漲到了220元/人,如果真地是這麼高,估計我們這裡不少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會選擇放棄,連我都打起了小算盤,賭把運氣,只給家裡的老人小孩子投保算了。

我們這裡去年的標準是120元/年,群眾繳納的意願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抱怨聲已經起來了。根據合醫系統反饋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我們村有2170人繳納,除了學生之類或是其它務工繳社保之類人員外,農民繳納合醫的比例估計高達97%以上。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醫院難進,一進去動不動就是好幾百大洋甚至於成千上萬,讓一個農民家庭情何以堪。有病可以降低治病成本,無病則最好,就當是花錢消災一樣。

經濟水平決定消費水平,100元左右應該是我們這裡群眾比較能接受的繳費水平,群眾的意見也不是很明顯。去年升到120元/年,就有群眾不斷哀嘆,年年上漲如何是好。如果今年上漲到220元(只是假設),肯定會有不少群眾會選擇放棄繳納合醫。連我都有些牙疼:5口之家,需要1100大洋的。如果沒有大病,全家買點小藥應該也用不了這麼多錢。不繳,萬一生病呢,左右為難,上下糾結。

農村合作醫療一項優惠政策,是國家專門為農村農業戶口的農民專門設立的一項醫療保險政策,也是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一部分。

政策是好,但是貧困山區的農民,如果真地是每個人頭220元/年的開支,這可是一筆不大不小的開支。眾所周知,種糧食是基本上沒有收益的,除非務工或從事其它行業。農村現在的經濟收入,主要是務工收入或從事副業收入。家庭經濟比較好的,確實不在乎這點小錢。但如果家庭勞動力不足,1000多元也是一個大問題。舉個例子來講,養一頭200多斤以上的大豬,扣掉仔豬成本,不計柴火糧糖等飼成本,一頭豬也就能餘下1000元。如果扣掉飼料成本,估計賺不到500元。要養兩頭豬才能繳納5口之家的合作醫療。養兩頭豬談何容易,6月以上才能出欄。

如果家庭經濟收入情況難以承受合醫繳費,就會出現農民整個家庭全體拒絕繳納農村合作醫療,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家庭成員有健康狀況比較差的,就會針對體質比較弱或容易生病的人員進行選擇性地繳納農村合作醫療。

我是黔東南非典型農民,鄉下人,目前從事最基礎管理。生在農村,根也在農村,一直關注三農問題,專業胡說八道解釋農業農村農民。如果覺得有意思,請關注互相交流。


構洞潘啟智


如果農村合作醫療每人每年只用繳納100元錢,我認為還是會有人拒繳,只不過拒繳的人會少很多。

新農合從2003年的10元漲到現在的220元(有的地方比這高,能達到490元左右),漲幅達到了22倍,金額增加了210元。我們按照一家5口人計算,一戶人就要交1100元,如果是純靠種地為生的家庭,這無疑是一筆很大的支出。所以很多人驚呼新農合價錢太高,很多地方出現了拒絕繳納新農合的現象。

但是,如果新農合每人每年只用繳納100元的話,還會有人拒絕繳納嗎?小焦認為還會有,但是拒絕繳納的人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價格穩定到100元,很多人會積極繳納新農合。很多人拒絕繳納新農合的根本原因就是漲價太厲害,很多家庭就得一千多元,這對農民來說是比很大的支出。如果新農合降價了,很多人就會重新考慮繳納新農合,這是肯定的;

其次,即使降價,也不會是所有人都會繼續繳納新農合。人們拒絕繳納新農合的另一個原因是:交了錢也沒住院,這錢不是白交了?所以乾脆不交了!即使新農合降到100元,還是會有交了錢卻用不上的這種情況。對於那些常年不住院的人來說,新農合交了也沒用,所以還是會有這樣的人不會繳納新農合。

小焦個人認為,是否繳納新農合要看個人意願,如果繳納了新農合萬一住院還能少花錢;如果不交,住院費用自己全掏!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