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在晴雪明朗的时候,人们的心里也会有雨天。

——《雨天的书》

《雨天的书》 收录了周作人先生很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比如《北京的茶食》、《喝茶》、《初恋》、《死之默想》、《沉默》、《山中杂信》等等。这本书里,正如他自序所言,磨去了一身“师爷气”,散尽了“道德家”的尖锐,看尽了三千浮华,终于发现自己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不求王莽王安石之不近人情,独爱陶元亮之闲情做赋。于是乎,遂以一本《雨天的书》来祭奠往昔,来日,只求我心不再粗糙与荒芜。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外界评价周作人的性格优柔平淡甚至懦弱。这种性格使得他在处世方面竟有些糊涂,以致时常受到外界的种种诘难。面对这种突来的诘难,他无从适应,既无法将这种诘难拒之门外,又无法坦接受。比如他在《山中杂信》中这样吐露自己的痛苦“不愉快的事情,见了不免要起烦恼。但我又舍不得不看,好像身上有伤的人,明知触着是很痛的,但有时仍是不自禁的要用手去摸,感到新的剧痛,保留他受伤的意识”。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他拙于争辩,习惯缄默,而缄默的人是孤寂的,幸而,有文章可以陪伴左右,于是文章便成了他与外界沟通、排遣寂寞最好的方式,再加上其日本留学深受日本文学物哀文化的熏陶,使他在自己的散文小品文里将物哀美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何为物哀呢?

物哀并不能理解为悲哀。个人看来,物哀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比如所遇之人、所观之景、所触之物进行真心切意的细细品味和领悟,然后流露出来的或爱慕或哀伤或喜悦的情愫。周作人先生无疑是一名心思敏感细腻、孤寂的人,这正好使得他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哀伤的眼睛。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走了很多路,遇了很多人,经了很多事,品了乐,劫了难,花前依旧月下,青丝换了白发。携一身风雨归来,敛尽半世尘埃,生活的乐趣、孤寂与哀伤便化成文字永远留下。

  • 生活之趣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那么,什么是有意思的生活呢?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盈一卷新书,不论鸟虫花语,贤人大德,或邀三两好友,不谈生死,只论须臾;

瓦屋纸窗之下,乡野烟火之间,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具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篷下夜卧眠,书室听风雨,大漠骡车行,,,,,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于琐碎与干枯之间寻觅新的生机,于追逐名与利之外享受片刻的悠游。

那,便是有意思的生活。

  • 生活之寂

“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

虽有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之说?

生而为人,熙来我往。

然则每个人心底都或多或少留有一处被难以言表的孤寂占领着,有如星空之下遥想宇宙,大漠之边企盼人烟。

人生注定会遇见一场逃不掉的孤寂修行。有人在孤寂的狂欢中寻求到了慰藉,有人在狂欢后的孤寂中痛苦挣扎。

我有梦一朵,摇曳在风雨中。但求觅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求棋逢对手,解我之愁。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且闭上疲惫的双眼,于曲径通幽处,听一听那“清晨和黄昏时候的清澈的磐声,仿佛催促我们无所信仰,无所归依的人,拣定一条道路精进前进”,

让鲜活的生命得以喘息,让漂泊的心灵得以安放。

  • 生活之哀

“但是花明年会开的,春天明年也会再来的,不妨等明年再看;我们今年幸而能留住了一去将不复来的春光,我们也就足够满足了”

丁香都已盛开,山桃烂漫得开始憔悴,春天又从指缝溜走。

那时年少,梦里皆笑,不知花落多少。

那时的白月光,今时的蚊子血。

后来才发现人情是漠然的,比人情漠然的是岁月,比岁月更漠然的是无可抗拒的自然。

后来才发现等待是脆弱的,比等待脆弱的是誓言,比誓言更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生命。

浅尝周作人《雨天的书》:隐藏在你身边的,无常的哀,无常的美

于是,后来的岁月,你弄丢了你的青梅竹马,我失去了我的似水年华。

错过的风景可以回头再看,可是错过的人将消失不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