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山区娃娃,如何影响解放太原战役

1947年,解放战争全面打响。1948年3月,临汾战役结束,晋中战役即将开始。


1947年秋,为适应前方战事需要,人民解放军在山西各县扩充部队。

在各级地方组织的宣传发动下,山西省汾西县掀起报名参军热潮。

300余名热血青年在当时的县委、政府机关临时驻地古郡村正式参军。

起初他们所属部队为地方部队,番号分別为九分区武工队、汾西大队、九分区二支队,后与洪赵大队合并为九分区55团。当时由于没有武器装备,平均5个兵发一支老式步枪,其它战土还是手榴弹加大刀长矛。临汾战役结束后,正式编人华北野战军徐向前部,番号为7旅20团。

由于该团组建于汾西,官兵大多为汾西籍人土,且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著称,曾被该部队誉为“汾西团”。


一群山区娃娃,如何影响解放太原战役

晋中战役开始前,该团奉命经洪洞县、安泽县到达沁源县韩侯谷、郭道村隐蔽待命。徐向前采用引蛇出洞的战术,突然把该团从沁源县子洪口急行军拉到晋中腹地,同驻扎在灵石、介休、平遥、孝义、汾阳一带的阎军绕圈子。

在平遥境内路遇阎军的一个加强连和一个保安队,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敌军。

消息传到太原,阎锡山得知是一支晋南地区新扩编的农民娃娃兵在捣乱,气急败坏地命令他亲自训练、装备精良(日式、美式装备)的“亲训师”出击。“亲训师”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出太原城进行围剿。

徐向前命令该团担任诱敌任务,要求既要阻止敌军前进速度,又要准时把敌军引入预设地点。

当该团将敌引入汾阳境内一峡谷,自己占领高地后,我军已对敌军实施了包围。顿时,冲锋号响起,轻、重机枪、手榴弹、迫击炮全面出击,峡谷内变成一片火海,经3个小时战斗,“亲训师”2000余人几乎未来得及还手就彻底被歼灭了。

阎锡山得到消息,恼羞成怒,马上命令他的高级将领赵承绶率1个兵团3个师和1个保安团的大队人马开赴晋中实施报复。

面对3倍于我的敌军,徐向前采用断其后路、分割包围、集中歼灭的战术。7旅20团于7月18日急行军抢占榆次朱村,当该团赶到时,朱村已被阎军九纵队占领。

在紧急关头,我太岳部队15团、16团及时赶到增援,敌军很快瓦解逃窜,我军乘胜追击,全歼敌军。活捉敌兵团司令赵承绶,仅我英勇的7旅20团就俘敌600余人,并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朱村大捷,为晋中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后参加了解放平遥、介休、张兰、清源、徐沟、孝义等战役。晋中战役全面结束后,20团被拉到河西休整1个月,而后奉命急行军到阳泉附近待命,为解放太原作准备。

太原是华北重镇,阎锡山的老巢。经阎30多年的经营,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构筑了6000多座碉堡和层层防御工事。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留用了3000多名日军战俘作为军事顾问,并大规模的增修、改建防御工事。

阎锡山鼓吹太原是“碉堡城”、“火海区”,固若金汤,可抵御150万部队的进攻。1948年9月,太原战役正式打响。徐向前任前线总司令,周士弟任副司令。华北野战军1兵团、8纵队、13纵队、7纵队、7旅共计约8万兵力对太原城实施了包围。

7旅20团奉命从阳泉向太原东山迂回。

东山是太原城东的天然屏障和门户,主峰海拔500余米,可俯瞰全城。东山的重要防御工事在石嘴子、小窑头和牛驼寨,这几处要塞均高于太原城300米,是太原城防的主要支撑点。

可以说占领东山,就等于占领太原。

特别是牛驼寨,地形十分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上建有10个大碉堡和无数小碉堡,核心阵地是利用古庙改建的庙碉。庙碉长10米、宽6米,墙厚3米、顶厚5米,全部采用钢筋水泥构筑,是阎军的一个师指挥部。

阎军还把庙碉周围的黄土坡劈成断崖,下面是层层铁丝网和无数地雷区,易守难攻的程度可想而知。

7旅20团在东山背坡经几次强攻,占领敌军山下的瓜底沟居点,打退了敌军的一次次反扑,巩固了阵地。

9月17日,夺取东山的战役又一次打响了。

最先接受攻占牛驼寨任务的是3旅和警备旅,但多次激战不下,敌我双方损失惨重。在此情况下,7旅接受了攻坚任务。战前召开了誓师动员大会,阵地上摆满了数以千计的棺木。让官兵们自选并贴上自己的名字,在自己的衣角上缝上写有自己名字和籍贯的布条,以备战死认尸。

部队经过暂短的休整补充,开始攻打庙碉,20团仍然负责攻坚任务。我军采用爆破队、突击队、尖刀队互相配合的战术,在炮火的掩护下,爆破人员身背25公斤的炸药包,向800米外的庙碉俯卧前进。中途要通过层层铁丝网,敌军用轻重机枪疯狂扫射,6次爆破都因炸药量小,位置不当未成功。担负爆破任务的2营伤亡惨重,只剩下24个人。运输炸药的2连最后只剩下13个人。

最后一次在我军火力的掩护下,使用了1500斤炸药才把庙碉炸开一个口子,而碉堡内的敌军已被全部震死,其中还有1个日本指挥官。

当时辽沈战役正在酣战中,中央军委指示围城部队暂停进攻,围而不打,就地待命。战士们自掏“猫洞”栖身,坚守阵地。当时已进入初冬寒冷季节,战士们还穿着单衣。每天由10华里外送来两顿已冰凉的饭菜,没有水喝,更不能洗脸,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近半年的时间。

辽沈战役结束后,毛泽东主席命令攻克太原。

失去东山防卫屏障的太原守敌早已成瓮中之鳖。

1949年的4月23日下午,西北野战军总司令彭德怀下达了总攻令(当时徐向前司令正在病中)。

当时7旅20团担任了攻城尖刀部队的任务,我军土气正旺,将士们纷纷要求担任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时任班长的郭小海(汾西县人)接受了登城尖刀班任务。

当团长问到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提了两点要求:一是如果活着回来,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牺牲了,身上30元济南券交纳党费;二是希望团长能把手提式冲锋枪借给他用;三是要两条香烟,让班里的战士过一把烟瘾。

24日凌晨,我军1100多门大炮向太原城墙和主要军事据点一阵猛轰。

炮声过后,天上升起信号弹,顿时,冲锋号声、冲杀声响彻云天。我登城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搭扶云梯,开始登城。

20团当时的登城位置在小东门,郭小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所在的1营是第一梯队。

当时由于炮火未按预定计划将10米厚的城墙炸开,给登城部队增加了难度。郭小海带领全班战士作为尖刀班冒着守城敌军的疯狂扫射,顺着云梯,一只手扣住墙砖,一跃身跨上了城墙。

他以城墙垛口为掩护,利用手中的手提式冲锋枪向敌守军猛烈扫射,打得敌军不敢抬头,难以还手。随后跳进壕沟,他乘机将腰间携带的3个手榴弹同时拉响扔向敌群,乘着爆炸声的烟雾,拣起敌军抛弃的冲锋枪,又是一阵猛射。敌军乱作团,伤亡大片。他孤身一人奋战多时,仍不见后续部队,便不断变换射击位置,最后躲进敌军一残破的碉堡内继续与敌人周旋,等待援军。

事后得知,后续登城部队在敌军炮火的扫射下,伤亡惨重,屡次登城均未成功。一连被打垮后二连接着上,二连被打垮后三连接着上。郭小海所带的一个班12个人,最后只剩下一个兵,还负了伤。约1个小时后,我军冲锋号和喊杀声再次响起,红旗终于插上太原城头。

郭小海成为太原解放登城第一名的英雄人物,受到部队的嘉奖,并荣立一等功。饥饿疲倦的守城阎军已无斗志,经6个小时的巷战,全部被歼。

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孙楚、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国和一大批日军军官全部被活捉,阎锡山的亲外甥梁化之和一批顽固不化的高级将领服毒自尽。


一群山区娃娃,如何影响解放太原战役


太原战役后,20团划归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部。

正是一群让阎锡山看不起的新兵蛋子、农村娃,成为了提前打响晋中战役的导火索,从而为太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