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CPI涨幅将逐步回落 降准降息有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5.2%,预期上涨4.9%,前值上涨5.4%;PPI同比下降0.4%,预期下降0.3%,前值上涨0.1%。

CPI:当月同比上涨5.2%,涨幅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本月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5.2%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影响约2.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约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去年2月CPI处于近两年最低水平,基数较低也对本月CPI上涨形成影响。食品价格是主要上涨项目,同比上涨21.9%,创2008年5月以来的新高,影响CPI上涨约4.45个百分点。不包括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为有数据记录(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他看来,食品价格上涨受供需影响。供给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需要,导致部分企业开工延迟,一些商品生产供给减少;各地交通管制,导致物流运输不顺畅;人力资源紧缺,导致配送难度加大,成本上升。需求方面,受隔离防护、居家办公等影响,有的地方出现囤货行为,助推价格上涨。畜肉类价格是主要上涨因素,同比上涨87.6%,影响CPI上涨约3.8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35.2%,创历史新高,涨幅较上月扩大19.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19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但涨幅都较上月回落。受交通管制影响,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6%。受春装上市延后影响,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受居家隔离、复工复产延后等影响,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的同比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0.2个、0.1个、1.2个百分点至0.3%、0.1%、1%。

PPI:当月同比下降0.4%,继上月正增长之后再次转负;环比下降0.5%。

温彬指出,本月PPI同比由涨转降,主要由于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延后,需求减弱。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降幅较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PPI下降约0.74个百分点,是本月PPI转负的主要拖累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石油价格波动较大,对相关产业链造成明显影响。截至2月末,布伦特原油现货价由1月末的56.81美元/桶降至50.57美元/桶,当月每桶日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13.7%。受此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下降0.4%,上月为上涨17.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下降0.8%,上月为上涨4.6%。

温彬表示,综合来看,本月物价水平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结构性涨价因素比较明显,价格运行总体平稳。翘尾因素有所回落,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推动力量。下阶段,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渐恢复,生产供给、物流运输、人力资源状况都将有所缓解,囤货需求将回落,供需逐渐平衡,叠加去年同期基数开始走高,CPI将逐步回落。生产逐渐恢复提振需求,有助于促进PPI回升,但3月初,国际油价大幅跳水,仍将带来较大冲击。随着通胀回落,货币政策空间打开,降准、降息仍有空间,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引导LPR进一步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我国CPI和PPI月度变动情况

温彬:CPI涨幅将逐步回落 降准降息有空间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研究员冯柏)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