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人事基础体系都不具备,却有模有样学习企业做OKR、做360考核”

“明明20几个人的公司,一个审批却要四五个人审批”

“公司虽小,岗位齐全,每个总监配个秘书”

有些企业小,但心很大,早早的裹上大企业的日子,早早的走在作死的路上。

小公司搞复杂的流程,那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小企业作死的手段之一:管理迷信

大企业信奉“管理出效益”,我们的很多中小型公司老总和领导层,甚至中层,要么是从大企业出来的,要么是盲目崇拜“大企业的管理模式”。

天天喝创业鸡汤、打管理鸡血,参加MBA、看商学院视频学来急用的管理套路。

所以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也是照搬大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强化内部管理。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管理过剩就像虚胖,虚弱但是庞大。

表面上看,是小公司学习大企业“成熟管理模式”,实质上是自废武功,浪费自身天然“小”的优势。小公司需要的是适合自己现阶段发展所需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大企业的管理模式。

管理过头,比没有管理更可怕!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比如让研发人员天天早晚开例会,随时参加各种探讨会或者交流会,沟通学习心得体会或者管理经验,最后将我们的研发人员变成“办公室主任”,天天在办公室看报纸,学习最新管理经验。

再比如:让营销人员每天填写各种报表,参加各种考试,使得营销人员根本没有任何时间、精力、心情去从事真正的营销工作。

最后到了月底,业绩惨淡得要命,回头追究原因,肯定是营销人员素质太差,培训不到位,管理还需大力加强。

最后,公司进入死循环!

诸如此类,皆是小公司“管理过剩”的表现。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小企业作死的手段之二:不能给企业赚钱的员工太多!

不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我们的平台人员,包括行政、人事、财务、后勤等,他们为赚钱的员工保驾护航,提供后勤保障支持,他们属于成本开支的部分,是成本中心。

赚钱的员工主要是指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他们属于具体职能部门,为公司创造直接的效益(尤其是营销人员),是利润中心。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每个公司都需要有这两种员工,但是这两种员工必须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尤其是公司必须保证赚钱的员工比例高于不赚钱的员工,否则公司就亏损!

公司经营的最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益,保障公司的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如果一个公司始终是亏损,或者不赚钱,公司就不所谓公司了。

很多公司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现自己公司里面,不赚钱的员工越来越多,而赚钱的员工比例越来越低,直至某天发现公司经营入不敷出了!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而且,在那种时候,我们的公司老总还会发现两个奇怪的现象:每个不赚钱的员工的作用都很大,都不可获缺,感觉少了任何一个平台人员,公司都运转不下去;反倒是赚钱的员工(营销人员和研发人员)随时可以替代。

乍一看公司员工很多人才到处都是;真正到了赚钱的时候,需要的时候,没有一个能赚钱!

这时候,小公司已病,病叫“大公司病”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小企业作死的手段之三::流程太多,画地为牢

​小公司的流程繁琐复杂,代表了另一层含义:那就是公司不赚钱的员工太多即管理部门的人太多,“人浮于事”;

小公司非常害怕这点。

一旦小公司流程繁琐复杂起来,就代表着小公司丧失了竞争市场的最大依仗,公司员工的大部分时间都将消耗在这“内部流程”中,而不是赢得市场,赢得回报!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小企业作死的手段之四:什么都做、什么都不精

小公司,“大能量”,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去做。

事实上,这些公司由于没有聚焦资源,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破产、倒闭。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太多的中小型公司,承受不起这种多元化的诱惑,深深的陷入进去。

当然这是为了求生产的一种方式,但是在保证基本生存的情况下,什么都做的公司恐怕只能捡到一些很劣质的订单,并且疲于应付,到头来,发现不赚钱,为时已晚。

创业公司搞复杂的流程,是画地为牢!这3大小企业的致命问题剖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