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吉林各地,老照片再現逝去的舊時光


集安,舊稱輯安。1902年始置輯安縣,集安做過高句麗國的國都達425年。因為清朝把滿族興起的東北稱為"龍興之地",所以從1638年——1681年修建柳條邊實行封禁,集安就在禁區內,至1902年一直被荒廢了200多年。圖為三十年代輯安岔溝門,路邊看攤兒的孩子。

敦化,曾經為渤海國國都四十幾年,清朝時和集安一樣,這裡被視為滿清的發祥地而被封禁了近200年,從1878年開始放荒開墾,1882年正式設敦化縣。“敦化”二字有以德治理的意思。圖為三十年代的敦化大街。

琿春,滿語“邊地”的音譯,是地處中、朝、俄三國交界的東北邊陲重鎮。它和集安、敦化一樣,因為是龍興之地所以從順治十年起就被封禁。1881年才開始放荒開墾,圖為琿春大街一處書店,從圖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店招上的字。

磐石,舊稱磨盤山。清朝初至中葉先屬盛京圍場,後為吉林西圍場,1881年開禁放荒,1892年修築城池,1902年始設磐石縣,磐石之名使用至今。圖為三十年代的磐石城樓,曾有城門五座。

洮南,因位於洮兒河南岸而得名。明朝時候奴兒干都司泰寧衛的治所,清朝時候屬於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薩克的領地。1902年開荒墾殖後兩年後設洮南府。圖片中的城牆建於1905年,曾經洮南城有4座正門和5座便門,今已不存。

通化,曾經是高句麗和渤海國的轄地,明朝時期的通化地區屬奴爾幹都司建州衛,是女真人主要的聚居區。順治時期此地因是龍興之地而劃為禁地,不準伐木放牧。1877年開荒放墾才置通化縣,通化一詞使用至今。圖為通化城樓,今已不存。

圖片中毀損的建築是毀於1917年火災的長春魁星樓,魁星樓是祭祀掌管文運功名的魁星神。《長春縣誌》中記載了1816年建成的魁星樓本在長春南門外關帝廟內,1901年將其遷移到長春城外東南方,即圖片中的位置。今已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