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呼和浩特,歸化城與綏遠城


【歸化城席力圖召】席力圖召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石頭巷北端,位於大召、小召之間。主要建築有:山門、牌樓、菩提過殿、大雄寶殿、美岱廟、古佛殿、護法殿、長壽佛塔等。山門上懸有靈光四澈匾額,靈光四澈四個大字上方有延壽寺三個小字。

【歸化城大南街】大南街是歸化城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多家商店齊聚在此。店鋪主要有:藥店、茶館、飯館、雜貨鋪、當鋪、布店、水果鋪、鐘錶行、玻璃鋪等等。二十年代初,歸化城的三面城牆、城門被拆除,僅有北門存留;五十年代末北門亦被拆除。

【歸化城皮貨攤位】呼和浩特市舊稱歸綏。位置在土默川平原東北部,大黑河、東河、西河環城流過。呼和浩特市是由綏遠、歸化兩城合併而來。民國二年,此地區改名為歸綏縣;民國十七年年,設立綏遠省,歸綏市為省會。

【歸化城魁星樓】魁星樓是我國傳統的祭祀建築。文昌閣多數是在地勢較高處、市井中心地帶興建;多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建築。歸化城魁星樓位置在歸化城小東街。

【歸化城的新娘】明朝隆慶六年,蒙古首領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並建庫庫和屯;從草原遊牧過渡到定居生活。明朝政府將庫庫和屯賜漢名歸化,意為服從朝廷統治,歸順化一。

【歸化城大召】大召,蒙古語意為大廟;召為藏語寺廟的意思。大召的漢名最早是弘慈寺,後來改稱無量寺;大召還稱銀佛寺。它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位置在玉泉區大召前街。

【歸化城甘綏清真禮拜堂】清真北寺早期建築是座清真小學堂,清朝咸豐年間建成。民國十年,回族民眾歷經三年,捐資、購地、建寺,建成甘綏清真禮拜堂。在這座禮拜寺所位於的街道,因其位置在更早的清真大寺北面,故稱清真北寺。

【歸化城小召】小召位於呼和浩特舊城的小召街。蒙古語原稱巴嘎召所建寺院。清朝康熙年間,小召開始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清朝康熙三十六年工程竣工,皇帝賜名崇福寺。

【綏遠城西門箭樓】綏遠城原本是一座軍事駐防城。清朝乾隆四年,增設綏遠城理事同知廳,簡稱綏遠城廳 。民國元年,綏遠城廳改置綏遠縣,治綏遠城。民國二年,綏遠縣併入歸化縣。綏遠城從此結束了獨立治理的局面。

【綏遠城人像】民國三年,歸化縣改為歸綏縣。後來逐步發展為如今的呼和浩特市。1949年,傅作義促成綏遠和平解放,古老的綏遠城雖然功能大變,但仍保留了早期的基本佈局。五十年代,綏遠城城牆等建築陸續拆除。【呼和浩特老照片,1939年。資料:京都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