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着高额的房价,买房者该如何选择?

577149781


近几年,昆明的房价连连上涨,刚需买房的首付从十多万逐渐变成二十多万、三十多万甚至四五十万都不再少数。

现在没有个三四十万的存款,都不敢去看房。每次走进售楼中心,都要把腰包捂紧紧的,不然没得安全感。

根据米宅近日公布的2019年7月300个城市房价地图来看,昆明五大行政区中,除呈贡外,其他四区房价都超15000元/㎡。

算算昆明刚需要买一套80-100平米的房子,首付也得要30-40万左右。

图片来自米宅

从房价上看,昆明万元以内的楼盘并不多,在售项目楼盘多集中在南市区,房价追至2w/㎡,而昆明刚需购房门槛约在1.4w/㎡,这一价格也是让刚需望洋兴叹。

而价格相对低一些的经开区楼盘,随着基础设施和交通配套的逐步完善,房价也在不断上涨。

除此之外,离主城区较近的,刚需的另一选择西北新城片区的项目,也继首开热销之后,价格开始有所上扬。

通常来说,刚需买房遵循的一大原则是“先上车”,买到房,才会觉得在这座城市有了归属感。

大家买房都想挑好地段,交通便利、配套好,但是首付又不够,好地段房价自然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房产星推官


买房最大的问题就是——钱💰,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能不能买的起。

现如今,中国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钱人可以钱生钱,扩大再生产;没钱的,缩小再消费;现在打工的基本上只能养家糊口,发财是在梦中的事。

随着房价的上涨,普通人买房基本上搭上了2-3代人的积蓄同时自己还要背上30年的房贷,生活中大气都不敢喘下;90后的亚历山大,是大家看在心里的。

买房还是要量力而为(国家在一直控制着房价),不能让房子拖死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

心态很重要,为什么呐!在我们老祖宗的记忆里,只有房子是自己的才是真的,租房只是缓兵之计;但是取决你怎么看待这些事情,哪种方式使你最快乐,最开心,哪种方式就是最好的;我有一下几个建议:

1.不要过分攀比。那样只能使自己掉入万丈深渊。

2.尊重自己。为生活放弃自尊是可以的,但是无情的放弃就是可悲的。

3.生活化。不是住上别墅才是生活,生活是发自内心的,使生活更生活化,是很重要的,很多柔嫩都做不到。

房价让他去见鬼吧,尽自己所能,使自己快乐。


CT南京Hello兔


我是快递员,我来回答。

国家调控楼市不是让房价降回2016年,而是要稳定,避免大涨大跌,可以合理小涨小跌。7·30后,楼市失去上涨动力,迎来变盘,表现为抢市场抢客户,启动花样促销,工抵房、特价房、一成首付、送车位抵用券直至打折……所以,有需求的话可以在九十月后考虑入手,不要想着等等看再降降价什么的。


楼事儿快递员


高房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的本质成因是社会上过多的却又严重分配不均的钱。

房屋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买房同时有两种属性存在:消费属性,也就是自住的需要;以及投资属性,也就是财富保值的需要。

由于这些年房价一直在快速增长,很多人买房时其实自己的心理都没想清楚更看重的是哪一种属性,只能说是兼而有之吧!非常混沌。

那么如果你买房的话,更加看重其中的哪一个属性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心理测试方法:请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房价每年都在下跌,一年比一年更低,你还会着急买房吗?



这是日本房地产崩盘后真实发生的故事:房价每年都在下跌,当初没有抢到房的年轻人反而不急着买房了,东京的住房自有率现在仅46.2%,比北京还要低不少。


如果上面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会」,那你就是所谓真正的刚需族了;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你的购房动机中至少有50%以上是为了财富保值的需要。

1.如果你的答案是「不会」。

我们还很年轻,考虑的应该长远些。

因为短期的波动谁都无法准确判断,但从人生一辈子的周期看,现在本着财富保值的目标来投资房产可能是最坏的决策。

即便高房价的理由有千千万,但房价不能自己飘在天上,它的极限值约束于居民的最大负担水平 乘以 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的最大杠杆水平。

在中国的高房价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和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的杠杆水平都已经接近极限了。


要提高这个房价的理论极限值,只有继续撑大金融体系的杠杆水平,那就必须加大货币宽松力度再来一次大水漫灌。而这是自取灭亡之道。

你认为高层不会让房价下跌?其实现在他们更怕房价继续疯涨。

今年7月26日的中央ZZ局会议,罕见的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这六个字,并通过媒体传达出来。说明最高层可能已经达成了某种一致。

实际上,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日本政府有意捅破的,因为房地产泡沫那时已经成为日本基本国策「工业科技兴国」的的大敌。

2.如果你的答案是「会」。

请再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看重的是房子本身,还是房子所附着的所谓优质资源?

没错,工作教育医疗等资源的稀缺性正是中国不少城市高房价的重要原因;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只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暂时性现象。

如果你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那就可以预期:在未来若干年,无论是同一城市内、还是不同地区的人们都将会越来越平等的分享这些基本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住房自有率越低的原因:资源分配相对平均而且可以自由流动,所以买房倒不如租房那么方便了。

要是你不看好中国的前途,又何必一定要在中国大城市买房,而不是用这些钱把孩子送出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拥抱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呢?

微观经济学中有一个定律:最明智的消费选择一定是一个可以最大化自己效用(Utility)的方案。而效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西。

简单来说,效用越大应该就越开心、越幸福。

不妨问下自己的内心:在大城市买房、在小城市买房、在家乡买房、去国外买房,或者一辈子都不买房到底哪个方案可以让你的生活最开心、最幸福?


老沈聊房市


去二线城市以下买房,繁华大都市的房子从古至今都不便宜,古代人那么少,唐朝白居易官至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官员,在都城长安依旧买不起房。大诗人杜莆也写诗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文豪鲁迅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也算高收入人群,依旧租房,感叹:上海房子真贵。

房产大佬说过一句大实话:大都市的房子本来就不是给穷人建的


A一


高位不能买了


用户79487556398


回老家盖别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