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李白有詩"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以極具代入感的描寫,將一位銀鞍白馬、雪劍紅纓的趙國俠客展現在我們眼前。

孤傲、熱血、重義輕生、快意恩仇的先秦俠士們,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曾經創造了多少傳唱千古的動人歌謠。在爾虞我詐、禮崩樂壞的戰國亂世,捨生取義的俠士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出生在楚國沒落貴族之家的項羽,名"籍"。少時學書習劍皆不成,對兵法也不求甚解。一直隨叔父項梁四處奔波,時光荏苒,及至弱冠之年,"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史記》對項羽少年時的描寫雖只寥寥數行,但項羽少時成長經歷已躍然眼前,此時的項羽當已成吳中少年中的佼佼者,用現代話來說,是吳中子弟的"大哥"

戰國末期"遊俠"之風甚盛,雖經秦一統天下,但及項羽之時不過十數年。其風尚存,對項羽人生觀的形成自當影響不小,從之後項羽南征北戰的經歷中,當可見一斑。

三齊之亂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項羽在戲下分封諸侯,十八路諸侯各居其位。卻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這裡面最感憋屈的莫過於田榮

。從歷史記載來看,田榮的確算得上秦末的一方豪強,不過目光短淺,所有心思皆放在齊這一畝三分地上。與項羽之怨也是源於此。

我們前文有講,"東阿之戰"中項梁擊退章邯,解了田榮被困之危,田榮卻不願與項梁西擊章邯,率軍返回齊地將後立的齊王"田假"驅逐,立田市為王。而後面對項梁再邀之約卻以"殺田假"為前提才肯出兵。

這種以怨報德的行為自然是恩怨分明的項羽所不恥,之後項羽北上救趙,田榮仍然不願出兵相助,反而是"田都"叛齊援楚。這更增添了項羽心中的怨懟之情。

分封的時候項羽自然也毫不手軟,將齊地一分為三,田榮所立的田市被遷至膠東一隅,稱膠東王。

從後面楚漢戰爭進程來看,項羽三分秦地和齊地,看似的確是將強大的兩個地區秦和齊的勢力分割,但秦地之弱反倒便宜了劉邦,齊地三分卻直接導致了紛爭,而三齊之地最後竟然成了左右楚漢戰局的天王山。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戲下分封"之後不久,田榮果然發難了,他先是將據有齊地的"田都"擊潰,然後去膠東追殺了在即墨當膠東王的"田市",田榮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有一個人物,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就是彭越,彭越在項羽分封的時候也是一個失意的主,但劉邦在楚漢戰爭中能夠反敗為勝,"彭越"卻是功不可沒。

田榮與彭越一拍即合,迅速合兵一處,並北上拿下了濟北王"田安",僅僅用了兩三個月就盡攬三齊之地。田榮被迅速得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讓彭越南下攻擊楚國。

彭越也正憋著一肚子怨氣,迅速殺到濟陰(定陶縣西北),對三齊紛亂無動於衷的項羽此時似乎也並不在意,派了一位叫"蕭公角"的將軍北上迎擊彭越,卻不敵彭越之勇,不過田榮彭越還是有自知之明,頗為忌憚項羽之威。事實上,他們能夠裂土封王,同時據有

這片沃土已經知足。並不急於南下與項羽硬碰硬。

這時候劉邦已經出兵關中,田彭二人加上另一位分封失意者"陳餘"共同組建了一個反楚聯盟。並與劉邦保持溝通,等待伐楚良機的到來。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項羽這段時間的表現非常奇怪,不僅對被圍困於"廢丘"

的章邯置若罔聞,同時對田榮彭越的反楚聯盟也是漫不經心。

學界通常認為項羽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是戰略上的短視所致,其結果直接導致了楚漢戰爭項羽的失敗。

真的是這樣嗎?身經百戰,在鉅鹿之戰中戰術清晰、指揮精妙的項羽怎麼可能不清楚"關中之危""三齊之重"呢?

湧泉相報

高祖元年五月"戲下分封"到高祖二年正月項羽揮師北上,這中間長達半年多的時間,任由四周風起雲湧,項羽巍然不動。

我們先看下項羽這期間見於史籍的兩件大事。

項羽先是殺掉了尚未赴韓地就國的"韓王成",封了一個叫"鄭昌"

的人去韓地當了韓王,同時項羽在漢高祖二年十月指使英布等擊殺"義帝"於江中。

鄭昌是吳縣的縣令,在項梁避仇落魄之時,曾收留叔侄二人,此恩項羽自當銘記於心。奈何分封諸侯時候有言在先,需要論功行賞。不過項羽在分封之後還是打破了這個規矩,殺韓王成或許正是為了封鄭昌為韓王。

且不說殺韓王成是否符合道義,但滴水之恩卻報之以泉,項羽快意恩仇的性格在此展露無疑。在項羽眼中,有恩報恩自當刻不容緩。所以先做了此事。這裡面自然也有在韓這個咽喉之地佈置自己的親信勢力的考慮。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殺義帝的時間在十月份,旋即出兵平定三齊。這個時間點也是有玄機的,我們後面再說,先看下殺義帝的原因。

無論歷代史籍還是今人所論,均認為項羽殺義帝實為一大敗著,與劉邦出關後為義帝"舉喪戴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劉邦佔領了道德上的高地。

如果我們縱觀歷史,"商湯伐桀""武王滅紂"又有哪個不是踩著"天下之主"的屍體成就霸業的?即便齊桓和晉文又何嘗不是在同族的血泊中登上王位的?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王敗寇,千秋功罪,任由後人評說罷。

事實上,年少時就已經說出"彼可取而代也"的項羽,在這個名震天下的時候已經有了帝王之志。不過此時中華大地已再次硝煙四起,在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唯有強者能夠笑傲天下。項羽此時有這個實力嗎

秣兵歷馬

秦國能夠橫掃六合的原因我們前文有過分析,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秦國超越同代其他諸國的戰爭能力。

秦國強大的軍力主要來源於先進的軍事作戰思想,由車、步、騎組成的多兵種作戰體系,在大兵團正面對抗時候優勢相當明顯。所謂"步為腹心、車為羽翼、騎為耳目,三者相待,參合而行"

由車兵組成一道可攻可守的移動陣地,承擔著正面對敵進攻和防守。在車兵後面手持強弓勁弩的輕步兵團可以對敵人施以遠距離殺傷。手持長戟短劍的"重裝步兵"則承擔了與敵短兵相接時候的殺敵重任。

騎兵則在兩翼對敵軍進行騷擾,這時候的騎兵是以輕騎兵為主,作用主要是奇襲和快速阻擊。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三支軍種中步兵是主要作戰力量,強大的秦軍就是靠超越時代的青銅製造技術和作戰理念傲視群雄的。

到了戰國晚期,隨著冶鐵技術的提高以及鑄鐵柔化技術的應用,鋼鐵兵器逐漸開始取代青銅兵器。這裡面楚國是鐵器製造的翹楚,在春秋晚期楚國墓地出土的鐵劍最長者達到一米五之長。

一寸長一寸強,在短兵相接時候,高強度又不失柔韌的鐵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鉅鹿之戰中,項羽率領的楚軍能夠"以一當十"瞬間擊潰來自長城地帶的王離軍團。除了項羽卓越的軍事指揮及軍事動員能力外,楚軍兵器的先進當是一因。

這點在諸多後世評述中很少提及。不過筆者認為就像秦軍青銅兵器的發達一樣,楚軍發達的鋼鐵兵器也是項羽軍團強大的重要因素。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還有一點更加重要,就是項羽軍團有了"重騎兵"這樣的兵種。我們上文知道,在戰國時代,騎兵的作用是低於步兵的,主要原因在於作戰模式。

即便到了戰國後期,大兵團的正面對抗仍然是主流。這其中秦國和趙國的騎兵軍種帶來了作戰模式的創新,尤其秦軍,多兵種作戰所向披靡。讓靈活多變的戰術得以實現。

鉅鹿之戰中,項羽軍團以快速多變的戰術迅速殲滅了秦王朝的長城軍團。不僅僅是戰爭的勝利,同時也帶來了作戰模式的轉變。

秦王朝長城軍團由於面對的是北方草原上飄忽不定的遊牧民族,這支軍團因此也配有強大的騎兵隊伍,這支精銳的騎兵隊伍由於王離軍的覆滅被項羽納入囊中。

同時以張耳為首的趙國軍隊曾隨著項羽挺近關中,趙國優越的戰馬也同時進入項羽的視線。以項羽對作戰效力的敏銳,自然能夠看出來騎兵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講到這裡,我們不難猜出來,項羽這段時間實際上是在秣兵歷馬,同時創建了重騎兵軍團,手握長戟和鋼劍的"重騎兵"成了項羽軍團制勝的法寶。

這樣一支重騎兵軍團自然不會在朝夕之間就可以組建完成,同時重騎兵的作戰方法及戰術也要演練和完善。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所以項羽對狼煙遍地的周邊戰火併沒有急於出手,而是在完成了重騎兵軍團組建和訓練以後,才開始行動。首先就是殺了義帝,手握重騎兵和精良鋼鐵兵器的項羽應該已經有了一統天下的絕對自信。

同時我們放眼全國,從整個態勢來看,項羽也並沒有多少可以擔心的。

策士的絕唱

雖然田榮、彭越與陳餘據有齊地及周圍地區組成了反楚聯盟,但北方的趙國張耳尚在楚軍陣營,同時長江中游的英布、吳芮等也在項羽掌控之中。三秦之地雖然落入劉邦之手,但章邯尚在廢丘死守,劉邦軍團歷經數月仍是無可奈何。

項羽這個時候只要平定三齊,連同冀北的張耳加上長江中游的英布等勢力,劉邦勢必處於被動防守之態,註定只能退守關中。項羽軍團將完全掌握局勢。

不過有一件事的確出乎項羽所料,雖說

上兵伐謀,但兩軍交戰最佳的獲勝途徑卻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戰國時代是我國縱橫家的搖籃,代表人物有張儀和蘇秦。非本文主題,這裡不做詳述,戰國時期這些縱橫策士通過三寸不爛之舌在諸國之間縱橫睥睨,其作用實不弱百萬雄師之威。

隨著秦末亂世的到來,縱橫策士再次出現在我國曆史舞臺上,雖然是縱橫一派最後的絕唱,但他們竟然主導了楚漢戰爭的走向,打破了項羽的戰略佈局。讓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的項羽軍團四處奔波,在不斷消耗中逐漸喪失了優勢。最後身死國滅。

"酈食其"就是這些策士中重要的一位。他不僅在劉邦西進時候多次為劉邦獻策,同時在劉邦搶進關中的進程中游說嶢關守軍,為劉邦順利進軍關中立下汗馬功勞,在楚漢之爭中酈食其最大的功勞就是在韓信攻齊時遊說齊王降漢,雖然最後由於韓信搶功被齊王烹殺,但沒有他的遊說,韓信的確未必能夠那麼順利拿下齊國。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齊國的丟失是楚漢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項羽軍團大勢已去,無力迴天了。

另一關鍵之事就是隨和遊說英布反楚,"英布降漢"不僅僅讓項羽失去了側翼的保護,同時消耗了項羽大量的軍事資源,讓項羽軍團疲於奔命。

其他如張耳等各方勢力也是在策士的謀劃之下,在反楚與挺楚的道路上搖擺不定。

項羽精心準備了半年之久,組建出來強大的重騎兵軍團,並在彭城之戰中以三萬的兵力幾乎全殲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差點讓劉邦軍團覆滅。

奈何天不助楚,在策士的縱橫睥睨之下,項羽的戰略佈局徹底失靈

項羽悲劇的一生雖然短暫,但重義輕生的俠義性格讓其在快意恩仇的路上越走越遠,偏離了帝王之路。

快意恩仇

我們前文有講,項羽在鴻門宴上並沒有殺劉邦,這其實不是婦人之仁,而是項羽骨子裡的貴族血脈的驕傲所致,同時在戰國末期盛行的俠士風氣薰陶下,項羽重情重義、至情至性的性格已經融入血脈。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項羽同時極具俠士快意恩仇之性,在司馬欣和鄭昌封王上得以展現。劉邦還定三秦的時候司馬欣被迫降漢,不過之後又再次回到楚軍陣營,項羽也並沒有處罰他,全因當初司馬欣有恩於項梁,不過最後成皋之戰中司馬欣兵敗自殺。

同時在分封諸侯上,十八路諸侯竟然沒有一路是項羽的族人,而大多是隨著項羽西進關中,立有戰功的將軍。反之劉邦得了天下,為他奪得天下的英布、韓信、彭越等戰將最後都不得善終,進而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攻擊之"

不能說劉邦所為有失道義,帝王之術自然不能用常人的標準來衡量,但項羽骨子裡的俠義胸懷卻在這個反差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快意恩仇中還有一點就是"仇",這點上項羽也完全不遑多讓,同時也是後世詬病最多的地方。

坑殺秦二十萬降卒及殺掉秦王子嬰一眾秦王朝降臣,實為項羽內心深處對秦人恨之入骨的世仇所致。

平定三齊之亂後,項羽同樣在齊地大肆殺戮,其根源或許可以從項羽"數負項梁 ,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這句話中找到根源,就是"數負項梁",似父實叔的項梁之死在項羽心中埋下了的仇恨種子。一旦這顆種子在外力的推動下迅速成長以後,復仇的怒火開始熊熊燃燒。

我們實不能對2000多年前的古人有太高的奢求,拋開道義,項羽快意恩仇的俠客風範讓人不勝唏噓。

英雄末路,在項羽生命最後的關頭,他這樣唱道"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他的心裡仍惦記著陪伴他東征西討的戰馬和深愛的虞姬。

當烏江亭長說出"江東雖小 , 地方千里 , 眾數十萬人 , 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 ,漢軍至 ,無以渡。"這番勸諫之言的時候。

項羽大笑:"天之亡我 ,我何渡為 !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無一人還;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我何面目見之 ? 縱彼不言 ,籍獨不愧於心乎"

八千江東子弟無一生還,這是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原因,大丈夫至情至性如此,我們又有什麼可苛求的呢?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或許這只是後人對項羽悲劇命運的一種自我安慰。但那個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用其短暫的生命為後世譜寫了一曲慷慨激昂的英雄悲歌。

項羽楚漢戰爭並非戰略失敗,他究竟是如何謀劃的

結語:本文沒有對戰爭細節作出詳細講述,從人物關係及項羽的性格形成入手,對項羽這個人物和項羽在楚漢戰爭初期種種異常行為作出了不同的解讀。項羽重騎兵軍團和發達的鋼鐵兵器是項羽謀求天下的重要依仗,但天命難違,在時代向前發展的大潮之下,項羽的俠義和貴族情懷逆潮流而動,註定以悲劇結尾。讓人不免扼腕長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