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

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在我國悠悠的歷史長河中,產生過很多不可一世的帝王。

如一統六國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真是數不勝數!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這些大神生前威風八面,權勢滔天,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但是,再炙手可熱的權勢,也管不了身後事。

項羽挖了秦始皇的陵,董卓掘了漢武帝的墓,就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的墓,也被劉伯溫打過主意。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諸如此類的故事,在歷史上多如牛毛。

但在我國有一號稱“天下第一陵”的陵墓,幾千年來從未有人敢打它的主意。

不論是身懷絕技的盜墓之輩,還是殺人不眨眼的軍閥惡棍。

這是一座什麼陵?正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黃帝陵。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

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 。


秦靈公在歷史上名號不怎麼響,但卻首開君王祭祀黃帝的先河,這也算是他的功德一件了。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西漢建立之初,劉邦頒佈了一道詔令:“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

後來,劉邦命人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公元前110年,為後人所敬仰的漢武帝親帥十萬大軍祭祀黃帝陵。

十萬人的規模,想想都壯觀。

自漢以來,橋山黃帝陵也就成為了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 。

也就是說自漢代以來的各朝各代皇帝,都要到橋山對黃帝行祭拜之禮。

尤其自唐宋以來,各朝各代不斷對黃帝陵整修填土,陵冢規模隨之擴大。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不僅祭祀黃帝,修繕陵廟,而且還在軒轅廟設立五品護陵官二人。

“五品護陵官”是個什麼概念?

明朝縣令多為七品,也就是說在行政級別上,護陵官比縣太爺們還要高出兩

朱元璋對黃帝的敬畏由此可見一斑。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元年即1912年3月,孫中山先生委派要員專程祭祀黃帝陵。

並親自撰寫祭文:“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簡單八字,卻是重若千鈞。絕不是任何一個民族都能擔的動這個名頭。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接下來,咱再說點其他的。

可能有的朋友知道,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東(坐西朝東)。

但黃帝陵陵冢的坐向卻是別具一格的背向西北,面朝東南。

這裡邊的講究可大了去了。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黃帝陵的這個走向,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崑崙山走向完全吻合。

這就代表著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即“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你說神奇不神奇?真不愧為炎黃先祖!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前文已經說過,幾千年來不管是雄才大略的,還是腦袋後邊長著反骨的從未有人敢打黃帝陵的主意。

但在清朝的時候,卻出了這麼一個空前絕後的人。

此人不但殺人如麻,聚眾起義,而且還對黃帝陵動了邪念,狂妄地揚言要毀掉黃帝陵。

此人是誰?正是清朝“同治回亂” 事件中的白彥虎。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如果你與愛新覺羅家族爭奪江山,這沒問題。

“有德者居之”嘛,但你口放狂言要掘所有中國人的祖墳,這可真是愚蠢透頂!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當時手握重兵的左宗棠下了一道鐵令:“叛亂的人誰投降都可以,投降就可免卻死罪,但絕不接受白彥虎的投降!”

這就是告訴白彥虎:小子,就是要弄死你!

白彥虎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一直被追殺到海外,跑到了俄羅斯,這下場可真是悽慘!

一陵墓從未有人敢盜,晚清有人起過邪念被左宗棠一直追殺到海外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些大事件和大人物以後,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呢?

或者心中對此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呢?還是感慨萬千呢?

歷史的作用就是這樣,驚天動地,讓人聽完看完後正能量滿滿的。

歷史就是我們後人的一面鏡子,因為有了以史為鑑,所以我們才不會接著犯錯誤,才可以避免漏洞百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