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帝国,清朝统治者是如何管理的?

用户65268104


清朝管理国家分三种方法:

,清随明制,尽量采用明朝的成功制度和成熟的手法来治理国家,不另辟蹊径。

吸取明朝的教训,扩大既得利益基本盘,学习成吉思汗的方法,采用利共而不独的策略:

1,开科举,保障汉人仕子的仕途,也确保朝廷能获得治理国家的人才。

2,保留八旗制,使八旗府兵不造反。

3,尊重前朝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各地土司、王爷、酋长丶活佛丶财阀…的权益,统统得以保留。如此一来,谁造反谁倒霉,归服朝廷则不会有任务损失。

,玩权力寻租。

1,将各种国家权力寻租给相关家族、个人、团体。

例如将两淮盐业的生产、营销权租给财阀专营,朝廷只向财阀索要利润。

将江、河丶矿丶外贸…都委托给民间势力经营,朝廷收取一定的利益。

2,将名望丶荣耀卖与民间。

民间人士可以出钱捐官,以便让家族获得个名誉权。捐钱多的,甚至还能得到朝廷的钦赐匾额。

虽然只是个虚衔,但是面子还是给足了。

清朝管理国家,既讲究制度,也讲究人情味。既讲究各方势力共利共赢,也讲究规则秩序。从国家统治层面来看,清朝相当完美,所以即便是清朝末年,已是千疮百孔,却依然混了几十年不灭,甚至差一点就起死回生了。

很多人不喜欢,甚至憎恶清朝,当然那些人士的看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历史不是用来唾骂和憎恶,历史是用来借鉴和思考的。借鉴其成功之处,思考其败亡之因,寻求解决之道。


鬼影147951010


清朝疆域空前广阔,统治者对于如何妥善管理如此广阔的领土,也是绞尽脑汁、费尽了心力的。概括起来,不外乎是:汲取以前历代王朝的成败教训、利弊得失,而完善了统治制度与秩序而己。浅见如下。

①在官制上实行:因地制宜,因人设官的制度——对原明朝统治区和新收复的台湾地区,实行“督抚”制度。官体设置大体上一如前明;对蒙古地区、新疆地区东北地区设置将军,辖之;对西藏地区设置办事大臣,监督西藏地方势力,加强对其统治。

②在军事上实行,八旗军队分驻京师与重要城防要塞的制度。以加强京师的防卫,并对汉军绿营兵加以震慑。此举颇有成效——在清初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在以后的百余年间,再未发生过类似平西王吴三桂那样,率领绿营兵造反的事。

③清廷大力加强对那些知识份子的控制:以八股取士相诱,以文字之狱相胁!达到了钳制思想,消除不满,强化震慑力的目的——此举固然是统一了思想,巩固了统一。但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作法,是导致清未外辱不绝,国力日衰的根源!


北疆同心侃历史


随着不断扩张的步伐,清朝的统治者逐步的通过下面的几种方式来管理广袤的领土。

行省制。

在1644年入关之前,清朝只拥有辽东等地并不大的领土,还可以通过八旗等制度来有效的把控。但是在入关之后,面对广阔的中原大地,原有的八旗制度渐渐的凸显出诸多的弊端。特别是在1662年清军彻底消灭南明残余势力之后,整个原明朝所属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之地都被纳入了清朝的统治之下。为了更好的去管理这些领土,清朝的统治者决定承袭明朝原有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细化,把之前的十三布政使司变更成关内十八省,在省之下通过道-府(州)-县三级分化,任命巡抚为一省之长官。

将军辖区制。

在清军入关之后,为了更好的稳固关外原有的领土,设置了五大将军辖区:

  • 盛京将军,辖区是现在的辽宁省大部,主要的职责是留守盛京(今沈阳),稳定清朝的根据地。

  • 吉林将军,辖区是现在的吉林省中东部地区,主要负责东北地区水军的建设。

  • 黑龙江将军,辖区包括现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大部以及外兴安岭等地,主要是开发东北地区以及抵御俄罗斯帝国的侵略。

  • 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大致是现在的蒙古国,当时称为外蒙古,主要是稳定漠北蒙古王公等地方势力。

  • 伊犁将军,辖区大致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平定准噶尔之后,乾隆皇帝设置伊犁将军来稳定当地局势。

土司制度。

在云贵川及康藏地区,清朝仍旧沿袭之前所施行的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从而更好的管辖地方少数民族。

办事大臣制度。

在西藏、青海等地,通过设立参赞大臣及办事大臣等职务,与当地的宗教领袖合作,更好的稳定当地的局势。


小川读历史


对于如此庞大的帝国,大清皇室统治遵循的是随俗而治原则。实际上,当年蒙古帝国也是。因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度,不可能强迫要求一切都统一,而是尊重各民族、各地区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比如满洲的发式和服饰,蒙古的发式和服饰跟满洲近似,大清从没有要求蒙古改变原有的传统,而且非常尊重蒙古已经有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对新疆、西藏等地,当时都是继续保持以前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满洲不干涉,也不要求发式和服饰等文化与满洲保持一致。只是要做清朝的官员,那就穿清朝统一官服,其余不做特殊要求。

那么中原汉族为何要求发式和服饰上与满洲人保持一致呢?说到根子上,也是遵循中原文化。因为中原历朝的统治者来源于不同地区,每次上台的统治者都要求中原高度集中统一划一,中原各朝代的服饰等文化是不同的,都是随中央统治者的变化而变化。汉族大臣也主动要求天下划一,一切统一,才是中原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但汉族女子不通过放弃传统裹小脚和传统服装,汉族男子也主要汉族女子要保持原有不变。最后满洲统治者也同意了汉族这点意见,也就是所谓的男降女不降。汉族文化的灵活就是儒家文化,清朝也是汉族地区推行儒家式的统治。


满族文化网


清朝以八旗兵驻防帝国的各个地方 设立各省的巡抚、总督、将军

各按专城设将军 都统 副都统 城守尉 防守尉等官 统率所属旗兵。

各地驻防官兵旗籍仍属在京的原佐领 驻防事务则属兵部 西藏 新疆 由理藩院管理 分工明确 最后在统一中央集权 个人认为 清朝只能说是个过度到民国的过渡期吧 由于清的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不与时俱进 导致我们落后别人的科技 闭关锁国 注定是个失败的决定!


九号你到底会不会弹琴


偌大的帝国的概况: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王朝,共传十二帝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国祚276年。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起,总计29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满清在中国的统治长达268年。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 ,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总面积可达1316万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缩水至1135万平方公里 。

大清帝国将中国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坚持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并不断完善达到该制度实行2000多年的顶峰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Autocratic centralization system )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思想来源

中央集权的产生最早由中国战国时期思想派系之一的法家系统提出君主专制形式所衍生出的一种政治结构。法家代表之一的韩非子在他的论著中认为:在现有社会局势混乱,割据势力强大的情况下,需要君王统一国内一切力量来维护统治, 这便需要有一个权力集中的政府来辅助君王统治国家,扩大领土。同时在当时社会中农业自然经济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发展,同时作为社会中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地主而言,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镇压农民的反抗,来维护自己对土地的所有权。

3、秦成为第一个将中央集权付诸实施的国家。

公元前3世纪秦国商鞅推行的变法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的雏形:将地方一级官员的委任权划归中央,并统一了部分物资的流通。这为日后秦有能力统一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秦帝国正式建立的时候,李斯利用已有的经验建立郡县制,并统一地方文字、财经、度量衡,建立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国家。

4、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从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清达到顶峰。

5、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过程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议政王”与“议政大臣”集议诸事的一种议政形式, 在清朝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为皇帝指挥下议处军国大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与八旗制度及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密切相联的。在清初权力很大,一旦决定事物连皇帝也不能改变,故而随着皇权的集中被逐步削弱。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下谕将其撤销。

内阁。1631年,皇太极仿明制始设内三院。1644年五月初三,多尔衮进入北京后,谕“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与满官一体办事”。这样,清廷定鼎燕京伊始,便全部承袭了明内阁等中央机构,原明官员也留任,与满官一体办事,中央政权机构迅速运转起来。军机处设立后,内阁的地位开始下降。

南书房。1677年,康熙帝设立南书房,起初是为了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而设。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76] ,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 。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 。

军机处。1729年,雍正帝为及时处理西北军报始设军机房,1732年改称军机处 。乾隆帝即位后安排数位“总理事务王大臣”进入军机处,故改名总理事务处。1737年,乾隆服满亲政,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自请罢职,恢复军机处名称,自此遂成定制,军机处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核心权力机构,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几乎可忽略不计,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为清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直至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废止。

上图是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二、清朝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康熙以儒治国,并在为政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

1、儒家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实施统治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据《汉书》记载,刘邦所分同姓诸侯的封国,占据了国土的大部分,齐楚吴三国甚至“分天下半”。这些诸侯王始封时还由于羽翼未丰,没能造成什么威胁,按时随着势力的膨胀,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发生了一系列诸侯王反叛事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最为著名的就是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西汉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单一而严密的儒家思想体系与专制皇权相配套,儒家思想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意识形态。

儒家思想的主体理论是等级制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施仁政即使用仁义礼智信的治国安邦之方法论。

儒学的伦理道德和三纲五常维系了封建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比较适应封建王朝的统治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维持与稳定。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如此稳固,其原因在于,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儒家思想追求道德,而轻视甚至否定利益,重视伦理纲常,而无视竞争和效率,因此也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2、大清确定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

清朝是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为了统御数十倍于己的汉人,他们在尽力维护本民族传统的同时,注重学习中原文化,政治上沿袭明朝制度,对儒学也采取尊崇的态度。

早在入关以前,他们就曾派遣官员祭奠孔子,翻译儒家经典。刚入关后的顺治元年(1644年),即封孔子第65代孙孔允直为"衍圣公"。第二年,又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封号,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并于次年亲自到曲阜祭孔。清朝统治者推崇程朱理学,召集理学大臣编纂《朱子全书》。清朝尊孔崇儒,缓和了民族的矛盾,也加强了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

上图是45岁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皇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朝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康熙以儒治国,并在为政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政治思想体系。比如他认为:“臣为邦本,必使家给人乐,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故其反复向群臣宣谕“爱民”、“重民”、“安民”、“惜民”的道理,要求他们奉公守法,恪尽职守,清正廉明;还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减免赋税、惩治贪官的有利于民生安乐、社会稳定的措施;并本着程朱理学之旨要人们“存天理,去人欲”,通过所谓“闲邪存诚”、“省察克治”的功夫,达到“辨明天理,决去人欲”的目的。

康熙的这一政治思想体系,不仅对清初疗治多年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使社会稳定、民生安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深刻影响了其子其孙,为雍正和乾隆所继承和发扬,为康乾盛世的兴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上图是清朝科举

三、科举制度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

科举制度是制度化儒家的核心部分。科举制度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因为进入权力阶层的科举考试以儒家为基本内容,所以儒家和权力的关联是通过科举来实现的;科举对于从事儒业的人来说是一条“利禄之途”,如果科举制度被破坏,也就是切断了儒家和权力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儒业之无人问津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么,清王朝以儒家思想构建的统治体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整个社会丧失了制度体系运转的基石。

清朝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满清一入关迅速地重开了科举考试。当时的大臣范文程曾说:“治天下再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民心,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得民心,读书人是优秀的百姓,得到读书人的支持,就相当于得到民心,科举也被当时的朝中大臣称之为“不劳兵之法”。

对于清政府来说,重开科举考试,既帮他们选拔了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有利的解决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对稳固满族的统治至关重要,可谓是一举两得。

清代规定的八种作官资格中,进士和举人排在前两位。而且屡开特科,网罗士人。

如康熙十七年(1678年)特设博学鸿儒科,录取50人,都授予翰林院官职。这些笼络政策的确很有效果,士人以学有专长受到朝廷重用为荣。

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是以修身齐家开始理想与抱负的实现道路与途径,儒家弟子如果不能够金榜题名、一朝为官,就难以治国平天下。所以,如果儒家弟子不依附中央集权与等级制官僚体制机制是难以实现自己的治国平天下理想与抱负。

儒家思想与儒家弟子是以自觉与不自觉维护中央集权的皇帝权威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抱负的。

四、大清废除人头税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清初的税收制度沿袭明朝,除了收取按照土地多少收取的地银外,还要收取按照人口多少计算的丁银,丁银的大致意思就是不管你是穷人富人,家里有几口人,就交几份钱,按人头多寡来收税。这种人头税无疑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富人养8个孩子的代价能和穷人一样吗?富人交了8个人的人头税,不过是九牛一毛,无伤大雅。而穷人交了这8份钱,可真是要活不下去了。


摊丁入亩,即将税赋中按人丁收取的丁银摊派到土地负担中的地银去,大大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雍正实行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丁银与田赋以田亩多少为征收依据,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样的改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释放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发展。

雍正推出的摊丁入亩政策,极大的减轻了普通百姓的负担。与此同时,那些地方乡绅也需要交税纳粮,这触及了地方豪强们的利益,社会财富得到一定的均衡。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这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时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康熙皇帝去世那年,国库中只有700多万两银子。但是到了雍正皇帝去世的时候,国库储银已经超过了5000万两。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1亿大关,以后人口增长的势头越来越猛,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3亿。

摊丁入亩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大清统治阶层团结有序和治理能力是保证偌大的帝国管理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原因

偌大的帝国管理正常运转离不开统治阶层的团结有序。大清的统治阶级很团结。在统治近300年间没有发生皇位继承的动乱和皇权削弱的现象,这个是历代中国统治王朝所不具备的。原因很简单,统治阶级是少数民族把控,而统治的基础是汉人等各民族百姓,人数百倍与自己,这群人在外部环境的压迫下,自然而然的会选择抱团,遵守规矩有序运转。

偌大的帝国管理正常运转离不开统治阶层的治理能力。大清的统治者非常有能力。纵观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大清的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都是比较有为的君王。有时候会觉得老天太眷顾清朝了,一连出现好几位有能力的皇帝,不光在治理国家方面做的井井有条,也不断的进取,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稳定清朝统治的政策,缔造了大清的辉煌。


蒋南强读历史


满清治国不同于汉人皇帝治国,另外不完全等同于蒙古人统治中原治国。汉人治国无论明君或昏君都得考虑民族感情,更得衡量自己所作所为后世历史是怎样评价的。满清作为胡人无论什么样的帝王治国更看重怎样稳定和长久的统治汉人,其他的都是次要考虑。弄清这些就不难理解满人治国为什么能长久稳定治理。首先收买奴化汉人精英并装模作样尊从儒家文化,被收买奴化的汉人精英可以很好的帮助满清稳定治理汉人。其二愚化汉人草根百姓,同时长期推行文字狱并血腥镇压草根知识分子。其三变相隐性推行民族等级制度,勤劳又被愚化且人口众多的汉人自始至终遭到无休止的剥削与最严格的限制,巨额的汉人血汗换来的财富用来收买和打压周边少数民族割剧势力。周边形势稳定后满人与众多少数民族势力联合在一起共同剥削和防备汉人草根民众及草根知识分子。分析这三点之后就不难理解满清为何能长久治理国家,胡人帝王不用顾忌历史怎么去对他所谓的人民。另一方面草根民众有再大的仇恨只要汉人精英被奴化收买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尽管清朝从始至终民族危机重重却无法根本憾动不了这个政权就是这么个道理。再说整个清朝没有一个昏君,要不是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可以肯定的是清朝还能执政更久。都说汉人昏君多,特别是明朝后期更甚,要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汉人皇帝治国不论真心或是假意都得视百姓如子民,再就是无论是忠贞大臣或是作秀的伪忠臣都对君王要求极为严格,动不动就死谏什么的,汉人皇帝多多少少都有所顾忌,这是明朝为什么昏君多,帝王也是正常人有谁能为他想一想,这些装昏君的帝王只能一个接一个的乱杀,等到儿子继位的只要能评反的就平反。反观胡人帝王执政难找死谏之忠贞大臣,更别说群体性的死谏大臣。这么看来胡人帝王执政自由度远高于汉人帝王,胡人帝王做再混帐的事他们不怕也不怕历史对他的负面评价。再看汉人君王有胡人君王这么高的自由度吗?同样做胡人君王的臣子责任大小远低于做汉人君王臣子,做胡人君王臣子做太好历史评价再高高不过做汉人君王臣子,做胡人君王臣子做事再烂历史评价再低也低不过做汉人君王臣子。这就是清朝治国为什么比以前的汉人朝代治国较好并能长期相对稳定的原因。


用户8151415593687


清朝设置的统管,一省或两三省军事,行政大权的地方大员,即总督,在清朝一共设置了九大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东三省总督管理,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直隶总督管,河北内蒙两省,两江总督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两广总督广东,广西,海南,闽浙总督管福建浙江两地,湖广总督管理,湖南湖北两地,陕甘总督管理,陕西,甘肃,四川总督管理四川,云贵总督管理云南和贵州。 督抚就是问题中说的,巡抚,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巡抚,总督比巡抚大,总督一般要管理1~4个省,而巡抚管理一个省,清朝前期只划分8个总督,直到清朝末年才设立的东三省总督,管理黑吉辽三省也就是,说到了清朝末年才有九大总督,但是督抚并没有管辖到整个清朝的区域。


历史的循环


靠着一大帮子汉奸、文字狱、闭关锁国、奴化愚民以及大屠杀恐吓来勉强维持统治,满清时期没有一天是没人起义的,天理教打进北京火烧紫禁城,直到今天箭头还在太和殿上。


泡泡鱼253721686


皇权不下县,乡务由豪绅分宗族而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