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


長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

殷桃扮演的楊貴妃


在《紅樓夢》誕生之前,《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四大古典戲劇寫盡了愛情的各種形式。或者換一種說法,《紅樓夢》受到了以上作品的啟示,並將劇中呈現的形式都寫的更加深入,更加動人心魂,無以復加,使後來者再也無法企及其高度。

以《長生殿》故事為例,安史之亂平息後,從蜀地回到長安的李隆基對縊死在馬嵬坡的楊貴妃進行改葬,在土中並沒找到屍體。為了解開這一謎題,他請方士楊通幽去尋找,楊通幽上窮碧落下黃泉,在冥界判官處查了生死簿,又去天庭,都沒有楊玉環的蹤影。他請織女指點迷津,織女是怎麼回答的呢?

你不聞世界之外,別有世界,山川之內,另有山川麼?

這和賈寶玉尋找黛玉的結果一樣。《紅樓夢》中寶玉到陰司泉路,被人所阻,問他為何而來,寶玉說:“適聞有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路。”那人說:“故人是誰?”寶玉道:“姑蘇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無魂無魄,何處尋訪?”

楊貴妃死後,尸解飛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既不在天庭,也不在冥府,非人非鬼非神,與迷津處那人給寶玉的答案是一致的。很可能,曹雪芹的這一段描寫,受到了洪昇《長生殿》的啟示。

在洪昇創作《長生殿》之前,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已經有好幾個版本,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長恨歌》,宋代小說家樂史撰有《楊太真外傳》,還有其他七七八八的筆記野史,不逐一舉例了。如何把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寫出新意,非大手筆不可。無疑,洪昇就是那個大手筆。一部戲劇不止是文本創作,還寄託了作者的情思、人生態度和世界觀,它是現實生活的投影。

唐明皇立楊玉環為貴妃後,楊氏一門盡得榮寵,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被任命為丞相,三個姐姐被封為秦國夫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楊國忠手秉大權,與擁兵的藩鎮大將安祿山交惡,久懷異志的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於天寶十四年發動了叛亂,一路殺向長安,唐軍兵敗如山倒,唐玄宗率領妃嬪與大臣們向蜀中逃去。逃亡到馬嵬驛,護駕的六軍將士停駐不前,並殺死了楊國忠。之後,又追斬了虢國夫人。士兵們認為,天下大亂,根源在楊氏姐妹,因此請求處死楊玉環,唐玄宗李隆基無奈,只得命高力士勒死楊玉環,草草掩埋。這一段描述基本上符合歷史事實,也是這部劇的前半部分。

楊玉環被立為貴妃是天寶四年的事,至天寶十四年殞命,伴隨唐明皇恰好十年的光景。《長生殿》裡有一段唱詞不妨錄在這裡,為這段時光做個印證:

恩從天上濃,緣向生前種。金籠花下開,巧賺娟娟鳳。燭花紅,只見弄盞傳杯,傳杯處,驀自裡話兒唧噥。匆匆,不容宛轉,把人央入帳中。思量帳中,帳中歡如夢。綢繆處,兩心同。綢繆處,兩心暗同。奈朝來背地,有人在那裡,人在那裡,裝模作樣,言言語語,譏譏諷諷。咱這裡羞羞澀澀,驚驚恐恐,直恁被他摶弄。

這是一段豔詞,但文字實在漂亮,將一個入宮少女的甜蜜心思展現的淋漓盡致。

愛情具有排他性,縱然唐明皇是帝王,也不能避免,楊貴妃入宮後,立刻將玄宗比較寵愛的梅妃排擠了出去。有一次唐玄宗召楊氏一門貴戚入宮飲宴,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秦國夫人等國戚被安置在偏殿,唯獨嫵媚的虢國夫人被宣詔單獨陪玄宗皇帝飲酒。這引起了楊玉環的猜忌,使起了小性子,觸怒了唐玄宗,被譴回楊家了。不過,很快唐玄宗就後悔了,眼前沒了楊貴妃的影子,他茶飯不思,坐立不寧,接連藉小故處罰了幾個宮人。高力士看出了原因,勸說他召回楊貴妃。經歷了這場風波,楊玉環對愛情專屬性的要求絲毫沒有減弱,而唐明皇也意識到,他放不下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

七月七日乞巧節,楊玉環在長生殿對玄宗說:“妾想牛郎織女,雖則一年一見,卻是地久天長。只恐陛下與妾的恩情,不能夠似他長遠。”唐明皇當即回應道:“朕和你焚香設誓去。”詩人白居易也寫過這個橋段,“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過《長生殿》劇中寫的更加具體,細節更加飽滿。李隆基與楊玉環對著牛郎織女星發誓:“雙星在上,我李隆基與楊玉環情重恩深,願世世生生,共為夫婦,永不相離。有渝此盟,雙星鑑之。”這一段誓言,言語平實,實則無異於民間夫婦結縭,很有些現世安穩的味道在裡面。

李、楊二人的誓言被天穹中的牛郎織女聽到了,也被感動了,牛郎對織女說:“天孫,你看唐天子與楊玉環,好不恩愛也!悄相偎,倚著香肩,沒些縫兒。我與你既締天上良緣,當作情場管領。況他又向我等設盟,須索與他保護。”這為後面故事向浪漫主義的方向發展埋下了伏筆。

楊貴妃死在馬嵬驛後,幽魂縹緲,怨氣不散,遇到了當地的土地神,土地神說:“你本是蓬萊仙子,因微過謫落凡塵。今雖是浮生限滿,舊仙山隔斷紅雲。吾神奉嶽帝敕旨,解冤結免汝沉淪。”對於自己前身為蓬萊仙子,楊玉環並不驚喜,而是問土地還能否再與玄宗皇帝相見。在她的心裡,做神仙遠不如和夫君相見。且看她的唱詞:

一曲霓裳逐曉風,天香國色總成空。可憐只有心難死,脈脈常留恨不窮。

土地神使用了法術,保留楊玉環的屍身不腐,以便將來尸解飛昇。還發給她路引,自此之後她可以御風而行,不在被困在馬嵬驛這個傷心之地。朝遊北海,暮到蒼梧,在天地之間自由的飛翔。

再說逃亡蜀地的唐明皇,念及楊貴妃的死,悔恨不已,他為自己的怯懦而悔恨。且看他的兩段唱詞:

獨自登臨意轉傷,蜀山蜀水恨茫茫。不知何處風吹雨,點點聲聲迸斷腸。

白楊蕭瑟雨縱橫,此際孤魂淒冷。鬼火光寒,草間溼亂螢。只悔倉皇負了卿!我獨在人間。委實的不願生!

楊玉環復活,這一段描寫和舞臺設置非常精彩,充滿了“超我”之與“自我”的哲學意識。楊玉環的屍身復甦,與她的幽魂形成了兩個“我”,她的幽魂說:“果霎時再活,向前移走,覷形模與我無妍醜。……且住,這個楊玉環已活,我這楊玉環卻歸何處去?”這時候,復活的屍身走向楊玉環的幽魂,彼此面對面凝視著對方。土地神說:“玉妃休迷,他就是你,你就是他。(指屍向幽魂)這軀殼是伊,(指幽魂向屍)這魂魄是伊,真性假骷髏,當前自分剖。”

接下來,作者做了一個大膽的設計,楊玉環的幽魂面對自己沉重的身體,無法接受,做退避狀。而屍身則追著她的幽魂在舞臺上奔跑。靈魂是輕靈的,自由的,而肉身是沉重的,如果沒有愛,必然沉淪於最黑暗的地方。對於有些人,有沒有愛並不重要,柴米油鹽足矣;對有些人,沒有愛,只能死。最終,幽魂接受了肉身,二者合為一體。畢竟,在她的心裡,還有一個人。

神仙本是多情種,蓬山遠,有情通。

神魂合一的楊玉環醒後有一段唱詞,也十分精彩。

乍沉沉夢醒,故吾失久,形神忽地重圓就。猛回思惘然,現在自莊周,蝴蝶復何有。我楊玉環,不意今日冷骨重生,離魂再合。真謝天也。似亡家客遊,似亡家客遊,歸來故丘,室廬依舊。

莊周夢蝶,究竟是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子?這是中國文化裡永恆的,也最浪漫的構想。

楊玉環飛昇後,帶走了當時與她一起掩埋的定情信物金釵與鈿盒,就連包裹她的那一張毯子也化作了一片雲彩。她預想叛亂平息後,玄宗皇帝必定來改葬,因此留下了香囊作為暗號。這從另一個方面印證了兩人心意相通,玄宗後來命人挖開馬嵬驛的荒丘,只看到了香囊,而未見屍骨,成為他心裡最大的疑惑。自此之後,他心心念念尋找有關楊玉環的線索,有一個名叫王嬤嬤的鄉間婆子,撿了一隻楊貴妃的襪子,也來進獻。玄宗皇帝立刻賞賜給她五千貫錢。這個王嬤嬤很有生意頭腦,在沒有進獻之前,不斷開“楊貴妃襪子展覽”,已經賺了不少錢。這是劇中頗具幽默色彩的地方。

楊通幽到了天庭,在織女的指點下,赴蓬萊仙山見到了楊玉環,並帶回了金釵、鈿盒作為信物。為了讓唐明皇相信他見到了楊妃,他說出了“長生殿誓言”這個秘密,此事只有李隆基和楊玉環二人知道,證實楊通幽所言非虛。楊通幽又告訴李隆基:“八月十五日夜,月中大會,奏演《霓裳》,恰好此夕,正是上皇飛昇之候。我在那裡專等一會,敢煩仙師屆期,指引上皇到彼。失此機會,便永無再見之期了。”

但使有情終不變,定能償夙願。

楊通幽在中秋之夜,用法術將唐明皇帶到了月宮,在哪裡他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楊玉環。眾仙人都來祝賀他,原來李隆基本是元始孔升真人,楊玉環是蓬萊仙子。他們是被遣到人間去渡劫的,如今已功行圓滿。玉帝得到牛郎織女的陳情,說他二人情義至堅,玉帝發了一道詔書,准許他二人結為夫婦,永住忉利天。

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長生殿》中的李、楊二人最終突破生死限,跳出痴迷洞,自由的生活在忉利天界。毫無疑問,洪昇不止是一個講故事的劇作家,更是一個對傳統意識有反省思想的人。楊玉環死後,他曾借流亡在民間的女子永新、念奴祭奠楊玉環的場景,用一段唱詞對“紅顏誤國”的認識提出了質疑。

想著你恩難罄,恨怎忘,風流陡然沒下場。那裡是西子送吳亡,錯冤做宗周為褒喪。

名花無恙,傾國佳人先歸黃壤。總有麥飯香醪,澆不到孤墳上。

古代士大夫頭腦中有個“紅顏誤國”的奇葩念頭,西周顛覆,是因為褒姒;吳國被滅,是因為西施;北齊完蛋,是因為馮小憐;天寶之亂,是因為楊玉環……類似的例子還可舉一長串。皇帝與臣僚無能,卻讓女人出來背鍋,也真是笑話。

《長生殿》裡還有很多好玩的段子。比如改葬楊玉環時,有個老頭冒充女工,結果被扯著鬍子揪出來了。比較文雅的,是關於雨的,李隆基逃亡蜀中的路上,雨水飄零,道路難行,極其倉皇。回到長安,無論是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都令他傷心。正所謂春風秋雨,無非即景傷心事。

有一次他睡著了,忽然被一陣急雨聲敲打梧桐樹的聲音驚醒,他恨不得把外面的梧桐樹砍個乾淨,看他唱道:

我只道誰驚殘夢飄,原來是亂雨蕭蕭,恨殺他枕邊不肯相饒,聲聲點點到寒梢,只待把潑梧桐鋸倒。

因為驚醒了夢而砍樹,這雨聲留在他心底的陰影多大?

另一個段子是關於安祿山的,說他是一條豬頭龍,合該奪了唐明皇的寶座,享受幾年天下。不過,很快就被手下李豬兒給暗殺了,亂局也被郭子儀等大將平定。儘管安祿山死了,但成了唐明皇永遠的噩夢。兩京收復,他回到長安,反覆做著逃亡的夢,有一次他夢見自己到了一個荒郊的驛站(馬嵬驛的重現),與內侍、楊貴妃走散了。到處是破敗的建築,剌剌風搖、寒蛩破壁,一霎時連驛亭也都不見,又到了長安的曲江池上。只見一大片黑水,中間湧出一個怪物。豬首龍身,舞爪張牙,奔突而來。

唐明皇大吃一驚,只見兩個金甲天神從水裡奔了出來,拿著鐵錘和鎖鏈,將那豬頭龍縛住,並怒喝道:“唗,孽畜,好無禮!怎又逃出,到此驚犯聖駕,還不快去。”原來是安祿山從地府中逃了出來,又來唐明皇的夢中搗亂。

一本經典之作,一定有其魅力所在。《長生殿》的價值就在於,每一個讀者,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


長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

古本影印《長生殿》


長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

電視劇《大唐歌飛》中王璐瑤飾演的楊貴妃


長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個情種

宮女念奴的影視劇形象,她也是中國古代註明的歌唱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