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涅槃之美——鋦瓷

日前電視劇《黃金瞳》在網上掀起了一陣古董鑑賞的熱潮,劇中德叔出場的方式可謂是下足了功夫,兩鬢花白的德叔架著一副老式眼鏡坐在桌前,手裡是一件已經破碎的瓷器,重新被棉繩緊緊地綁在一起,然後用特製的銅釘小心翼翼的釘合。這種瓷器的修復工藝在舊時期是一種常見的手藝,稱之為“鋦瓷”。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使用破碎的瓷器我們首先想到的再也不是如何修復,而是直接換成新的。這也使得鋦瓷這種手藝逐漸在市面上消失,成為記憶裡的片刻和人們嘴裡的說道。



鋦瓷匠人工作場景

鋦瓷在民間也被稱為錮爐匠,是穿街走巷“街挑子”中的一員,早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時常可以聽到挑夫響亮的呦呵聲,然而時移世易的今天這聲呦呵就再也沒有響起過。鋦瓷這一行當隨著中國瓷器行業的發展興旺而延續,在長期的傳承和變革中漸漸地形成了山東、河南、河北三大派別。在這三大派別中使用的工具也各有不同,山東的金剛鑽為皮鑽,河南的金剛鑽為弓鑽,而河北的金剛鑽則為砣鑽。山東派的皮鑽是由三條皮繩往反拉伸,旋轉平穩,對鑽頭、瓷器都有保障,三大派的三種金剛鑽,雖然形狀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鑽頭卻是相同的,都是鑽石或金剛鑽,而且鋦釘也大致相同,只是釘腳不同而已,鋦瓷的過程也大致相同。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時期,在三大派的基礎上又分了兩大類,

一類為常活,也叫粗活,主要是以民間生活用品為主的鋦瓷修復粗活,通常被稱作鋦盆、鋦碗、鋸大缸的錮爐匠,所用的工具金剛鑽、鋦釘都比較大、粗糙、單一、是清一色的鐵釘。而另一類則是經過藝術加工專為達官貴人們服務的鋦瓷細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剛鑽小巧精緻,鋦釘完全用民間絕活鍛銅工藝加工而成,美妙絕倫,有花釘、素釘、金釘、銀釘、銅釘、豆釘、米釘、砂釘。因為鋦匠精美絕倫的鋦瓷手藝,當時的貴族圈裡甚至還興起了一股“鋦活秀”的浪潮。而這股浪潮的興起,也讓鉅瓷這一行當在古玩圈裡有了一席之地,原本因為瓷器破碎而用來修復的手藝,漸漸地演變成一種裝飾技藝,並在原有的工藝基礎上增添了嵌飾做件,鑲包配飾等風格特異的裝飾工藝。


鋦釘的製作

鋦瓷是一個非常細緻的活,任何一條細微的裂縫都有可能會影響到修復的成敗,因此在鋦瓷前,鋦瓷師傅需要非常仔細的檢查一番,然後找碴,對縫,接著根據瓷器的紋飾結構以及樣式張合位置和位點,定好鋦釘數量和位置。

釘孔的深淺在這項修復中也是極為重要的,最佳深度為瓷器厚度的三分之二,一旦鑽透便功虧一簣,又或者鑽的太淺不夠牢固影響瓷器的使用。此外,鋦釘的製作也是檢驗鉅匠手藝是否精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決定了修補後瓷器的使用壽命。相傳在過去,鋦瓷匠人在修補好一件瓷器之後會用修補好的瓷器向主人要一碗水喝,並且還會和主人家聊會天,如果過程中瓷碗滴水不漏,就算是修補成功了,主人家自然會笑呵呵的遞上工錢。


「瓷器收藏」涅槃之美——鋦瓷

「瓷器收藏」涅槃之美——鋦瓷

鋦瓷,這項因陶瓷而生的行當,因為陶瓷而興盛過,如今卻也因為陶瓷行業的高速發展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果說歲月是一條河流,而我們順著河水行舟而下,站在歷史的沿岸回望,總有太多的記憶化成了碎片,悄無聲息的沉入河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