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代60後農民工,誰來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點建議

農民工大家都知道,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一批農民進入城鎮中,這類人多半是60後。他們在城市裡靠著體力活打拼,等到了農忙時返回家鄉收穫糧食,儘管兩地忙活十分勞累,他們還是毫不抱怨。

如今三十四年過去,60後的農民工少了很多,他們的年齡大了,外出工作身體扛不住,那些建築工地、工廠、礦廠很少會再招收,這些人只能找一些輕便點的活,比如說環衛工人、保安等。目前最小的60後成員也已經51歲了,而最大的第一批農民工已經60多歲了,很難找到工作,那麼誰能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個解決辦法。

作為第一代60後農民工,誰來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點建議

讓子女撫養

在農村中一直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到了年老時,兒女會盡到對孩子的撫養責任,從而更好的保障生活。只是近年來“老無所養”的現象多了起來,很多年輕人藉口經濟負擔重、生活壓力大,不願意提供養老金,這可就讓老人的生活受到影響。整個社會應該加大力度宣傳“孝道”,這樣農村的年輕人就會行動起來。

作為第一代60後農民工,誰來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點建議

根據打工年限,發放退休金

60歲是法定退休年,城裡人退休後每月有退休金可領,而且金額不菲,足夠他們日常開支和養老。相比之下,農民工同樣在城市幹活兒,同樣吃苦受累,由於身份等原因,沒有一分退休金可領,專家建議根據打工年限,給這些老農民工發退休金,以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

作為第一代60後農民工,誰來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點建議

提高農村養老金待遇

在農村,農民也交養老險,到60歲的時候可以領養老金,但是據領到的老人說錢不多,還有個老農說半年領了一次,裡面有480元,合下來一個月80元,如今啥都在漲價,80元在現在來說不算個啥,專家建議再提高些,起碼在農村能顧住生活。

作為第一代60後農民工,誰來給他們養老?專家給出4點建議

完善農村養老設施

敬老院大家都聽說過,,在上學期間,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去敬老院做慰問活動。敬老院是國家為五保老人建設的,住進去免除一切費用。另外在農村還有個養老院,一般都是民辦的住進去的老人是要繳費的。專家建議完善農村的養老設施,讓農民的晚年能有個幸福的晚年。

綜上所述,專家建議都是向著咱農民工的,作為農民的子女十分期待早日實現,他們辛苦了大半生,下半生但願每一位退休的老人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對此您是怎麼看的,留下您想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