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16、17世紀英國的軍事史料和財政歷史非常矛盾,一方面英國沒有常備陸軍,伊麗莎白在面對西班牙入侵時還不得不緊急動員各地鄉紳,查理一世只在在愛爾蘭維持了一支常備軍;另一方面英國在尼德蘭德意志等地燒錢無數,一向厚著臉皮到下屬家裡蹭吃蹭喝的伊麗莎白女王,死後還欠下了40萬英鎊的鉅額債務,查理一世更是因為債務問題鬧得雞飛狗跳。政府同樣也不是傭兵市場上的大買家,上萬蘇格蘭傭兵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僱傭,而沒有受僱於自家君主查理一世。那麼,英國政府的軍費都花到哪裡去了?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答案是被英國的貪官汙吏和不靠譜的民兵消耗光了,英國王室活活當了冤大頭。英國軍隊的腐敗也是源遠流長,在腐敗方面和明清軍隊是難兄難弟,甚至還略有不如(腐敗和戰鬥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山縣有朋的腐敗程度甚至遠遠超過李鴻章,但這不妨礙他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李鴻章)。查理一世被議會攆出倫敦後,他手下的人馬只有800人,連同時期中國南方的大土豪都遠遠不如。查理一世新徵召的王軍更是手裡只有農具和弓箭當武器,他要等到外甥魯伯特親王帶領大量三十年戰爭老兵到來後,才有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這種坑爹的局面是由以白金漢公爵為首的貪官汙吏造成的,白金漢公爵不光是詹姆斯一世的“愛人”,更備受查理一世的信任,他是斯圖亞特王朝貪腐網絡的核心人物。詹姆斯一世父子都備受缺錢之苦,因為英國議會允許他們負責隨便徵稅,因此他們就採取了爵位大拍賣的方式吸收公眾存款充當軍費。詹姆斯一世父子交給白金漢等人的底價是,購買從男爵的紳士,每人要有1000英鎊的固定收入作為保證金,每個從男爵還要保證給王室武裝並訓練三十個民兵,在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后土豪才能競拍爵位。但白金漢公爵等人從來都是現金交易,他們從富人們手中收取了平均收取1095英鎊作為拍賣金後,就啥都不管了。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英國的地方官和鄉紳(地方官就是鄉紳)沒有工資,卻要替國王養兵,自然萬分不樂意。他們對民兵的武裝標準就是夠用就行,能鎮壓地方上鬧事的屁民就萬事大吉。擔任英國中央政府的官員們雖然可以從王室那裡領到工資和退休金,但也要承擔上流社會的排場,工資收入入不敷出,英軍上下只要有權人人都貪汙。17世紀一個清廉的海軍軍官“好處費”,就是正當收入的5倍以上,英國陸海軍採購物資的金額至少是價格的150%。英國遠征軍的軍官還經常把軍隊中近一半的人都開除出軍隊,然後把他們的工資和給養都佔為己有。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都鐸王朝建立後對貴族們採取了打壓政策,貴族的數量從50多人降到了40多個,甚至在很長時間內英國沒有一個公爵,因此英國的貴族徵召軍隊受到了嚴重打擊。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的陸軍力量都嚴重倚靠鄉紳們徵召的民兵,從16世紀開始英國就制定了民兵訓練和檢閱的方案。英國的紳士們還要負責把民兵送到軍隊中參與遠征,紳士們都把影響地方治安的人渣都塞進了軍隊裡。因此16、17世紀的英軍在地方上訓練非常有限,素質極低。在遠征期間,英國陸軍遠征軍以善於偷雞摸狗、惹是生非著稱,在作戰上屢屢被西班牙軍隊擊敗,在愛爾蘭和法國也經常陷入鏖戰,在內戰以前,英國遠征軍沒有贏得過一場乾淨利落的勝利。


常備軍不養,在16、17世紀欠債無數,英國:白金漢公爵出來捱打


英國內戰結束後,克倫威爾的新模範軍打出了漂亮的戰果,所以儘管這隻軍隊幹出了弒君的劣跡,它卻是英國近代軍隊的開山祖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