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幾條:幫助您的孩子過好詞語關


掌握這幾條:幫助您的孩子過好詞語關

來自網上免費正版圖片

有專家說,小學語文姓“小”。這個觀點代表了小學語文的獨特定位。語文是基礎性學科,學校各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要素的參與。語文能力強的孩子,相對來說,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輕鬆一些。特別是統編教材的全面施行,更是強調了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從目前的語文改革趨勢來看,試卷中大大增加了閱讀量,而且連基礎題目也是包含在閱讀題之中。如果語文的閱讀能力不強,孩子連試卷也做不完。

詞語是意義的最小單位。一句話由不同的詞按照一定的意思組合而成,一段話按照一個意思由一句句話組成,一篇文章也是由不同的段落按照一個主題而組合的。因此,小學階段詞語的學習是基礎的基礎,它應該是貫穿整個六年的。評價一個孩子語文能力的強弱,詞彙量的多少是一個重要的標準。一個語文能力強的的孩子,其詞彙量必定多,他在作文時就能用不同的詞語表情達意。

詞語教學一般由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音、形、意。音即能正確讀準詞語的音;形即能正確書寫詞語;意即能準確地理解詞語的意思,並能在作文中運用。詞語的音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不成問題,他們能認識,但正確書寫對部分孩子來說,常常是失分點。這篇短文主要講如何來幫助孩子記住詞語的形。

在語文學習中,我們常會看到一小部分孩子,詞語總是記不住。其原因有二:一是態度問題,寫字時沒有用心去記,即使多次抄寫,多次聽寫,過了一段時間還是照錯不誤;二是有語言障礙。大部分孩子是屬於第一類。如何幫助他們過好詞語關?下面是幾個簡單的辦法,也是很常規的方法。

1. 抄寫的次數不宜過多,一般最多4遍。抄寫時上下詞語之間要對齊,字要寫清楚。這些形式上的要求,幫助孩子養成認真抄寫的習慣。孩子認真抄了,相對也能記得牢一些。

2. 抄寫完後,過一會兒再聽寫。如果馬上聽寫,孩子憑著短時記憶,一般大部分都能寫正確,但長時期來說並不好。如果非要當天聽寫,一般等孩子做完其他作業後再進行聽寫。

3. 聽寫完後如有錯誤,要將錯詞進行訂正,訂正的次數要多於第一次抄的次數,以引起孩子的重視,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懲罰。訂正後,可以讓孩子默寫錯詞。直到全部正確為止。

4. 家長幫助建立專門的錯題本。這主要是針對字詞掌握不理想的孩子。家長根據每課的詞語掌握情況,讓孩子將錯詞抄在錯題本中。每隔一段時進行再次聽寫或默寫。如此反覆,讓孩子與遺忘曲線作鬥爭。一般來說到期末,孩子的詞語失分會少很多。

5. 注意作文中的錯字。檢查孩子詞語掌握情況,在作文中運用才是最終的目標。小學低段,孩子的錯別字會很多。因為從教材識字要求看,小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遠遠大於中高段。這一階段的生字反生率會高些,孩子的錯別字會多一點。

以上幾條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供老師和家長們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