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遭遇大風後倒了?怎麼辦?

田園鄉妹子


玉米遭遇大風後倒了?怎麼辦?

這確實不是個好消息,玉米遇到大風被刮到了,產量肯定會受到影響,只是損失多少的問題,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根據多年的生產經驗,要根據玉米不同生育期、倒伏的程度等實際情況,採取正確的措施,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



一、玉米苗期遇到雷雨大風的危害,一般在8、9片葉以前,這個時期由於玉米苗比較矮小,即使遇到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也很難被刮到,不過如果在清晨或上午,由於植株含水量高,比較脆,如果風力較大,容易被直接刮到折斷,這種情況下,補種玉米已經來不及了,如果有備用玉米苗可以補栽,如果補栽不了,就只能補種一些雲小豆等豆科作物,也可以減少一部分損失。



二、如果是玉米生長前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吐絲期,這個時期是玉米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步的時期,對於玉米產量的形成十分關鍵,如果此時遇到大風倒伏,會有一定幅度的減產一般減產幅度在10%以上。但是,此時發生倒伏,如果根部沒有折斷,一般經過一段時間是可以逐漸直立起來的,只是莖基部的1~3會出現彎曲,所以一般情況下不用人工扶直。



三、玉米生長的中後期發生倒伏,一般是在抽雄吐絲期之後,處於籽粒形成時期,倒伏對產量的影響要略大一些,此時要根據倒伏程度確定是否採取扶正措施。如果倒伏較輕,玉米植株與地面夾角在30°以上,可以不用管理,自然會逐漸長直,如果小於30°角,就應該採取人工扶正的辦法處理。扶正玉米最好是3人一組,一捆3~5株,人站在倒伏方向反方向,一個人扶起,一個人捆紮,第三個人用鐵鍁在根部培土踩實。如果扶正玉米,要在倒伏後三天之內進行,減少根部二次損傷。

四、一般玉米發生倒伏後,生長髮育會受到影響,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矮壯素等調節劑,調節生長。同時,病害有可能偏重發生,可噴施百菌清、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等藥劑,預防各種病害發生。



總之,遇到玉米背風颳到後,要結合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把損失降到最低。不知大家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怎麼處理的?希望大家說說自己的做法,以便大家借鑑。


三農廣訊


刮完大風後,玉米全倒了,該怎麼辦?有哪些輕鬆收玉米的方法呢?

刮完大風後,玉米全倒了,該怎麼辦?

苗期倒伏、或者拔節前倒伏,都比較好辦,大部分都能自然長起來。個別倒伏厲害的可以人工扶正。扶正後,加強苗期管理,一般影響不大。

到了成熟期,遇到颳大風,如果倒了,對產量、品質影響還是很大的。

如果玉米抽穗前7天至授粉期發生了倒伏,這時間玉米的高度已經長成,互相疊加,影響廣合作用,靠玉米自身的生長能力是站不起來了,影響玉米無法授粉。這時候就必須人工扶起,在玉米倒伏後3天時間內最好扶起,扶起時可採取兩行玉米三、五株綁在一起直立。綁縛時一定要把雌穗露出來,否則不便於授粉。這時扶正玉米要儘可能的早扶起,動作輕柔、小心,並在根部配好土。

為了預防倒伏,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密植,減少因玉米株數不夠,根系淺、拔節過長引起的倒伏。根據計劃的玉米產量和土壤的費瘠程度,實施好氮、磷、鉀配方施肥,並按照玉米生長的需肥規律,確定適宜的時期和施肥量,也可以有效防止倒伏。 對水肥較高的田塊,拔節前採用控水肥蹲苗方法,促根下扎和莖稈健壯防倒。選用矮稈抗倒品種。採取這些綜合措施,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倒伏,減少大風造成的倒伏。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凡塵觀生活


玉米倒伏是玉米種植戶最頭疼的問題,一旦發生玉米倒伏,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減產甚至是絕收。玉米倒伏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遇到大風暴雨天氣。有人說和玉米植株的根系抓地能力,玉米植株的粗壯與否有關係,的確如此。一些根系抓地能力強,秸稈粗壯的玉米的確是抗倒伏能力強,但是遇上了風溜子,不管你多好的玉米,一律撂倒。

前幾年家裡種了幾畝玉米,在秸稈剛剛一人高的時候趕上了暴風雨天氣,路邊大樹杈子都被掛斷,碗口粗的樹被颳倒好幾棵,全村子人都到地裡看玉米。有些人逢人就嚷嚷自家玉米沒倒沒倒,還順嘴說誰家玉米鋪平了。心裡很生氣,我家玉米就鋪平了。於是爭論最多的問題就來了,那些被大風颳倒的玉米是不是要扶一扶呢!

如果玉米苗被風颳倒,只是倒根秸稈沒問題,可以適當扶起一定角度並培土踩實,如果秸稈中間折斷,玉米苗也就沒有了價值,只能夠將其拔除掉,畢竟這種折斷的玉米苗不會再長玉米;其二是大株玉米苗被風颳倒,但是颳倒的角度小,沒有傷根和秸稈,也可以適當扶一扶,如果傷到根和秸稈,就沒有扶的必要。

敲個黑板:如果大株玉米苗被風鋪平,既傷到秸稈也損傷根系,建議就不要去扶,避免扶起來的時候造成二次傷害。被風颳倒的玉米減產是必然的,但是並不是顆粒不收,倒伏的玉米也會長些玉米,但是減產不可避免。如果是實在看起來沒有希望,還是儘早安排其它適宜農作物進行種植。


海棠小醉


玉米遭大風後倒了?怎麼辦?

四川會理關羊回答這個問題。

玉米在結苞逐漸長成熟的時候,上半部發育後葉茂,整株玉米顯出頭重腳輕,而這期間季節已進入雨季起風,下雨將玉米根部土浸透後,一遇颳風就將玉米颳倒,而玉米又未成熟到收穫的時候,多數情況都只是將根部颳起倒伏。

記得40年前我還在農村老家時,也就是這個季節,自家種的玉米和生產隊種的玉米常在下了透雨後,遭遇大風一吹會一片一片的倒下,我們這裡的做法是砍來竹杆或木棒挿入玉米杆附近的土裡,將玉米杆扶起,用細繩之類將玉米杆捆在竹杆或木棒上,然後在玉米杆根部培土堆保護根系,讓玉米長成熟至收穫,只要玉米杆沒折斷的用這種辦法是很管用的。

所以,倒伏的玉米,應當選擇對應的處理措施。

一、8一10葉期前發生倒伏,一般的因向性運動的因素玉米會自動調節,恢復生長,一般可以不做處理。

二、11一13葉時抽雄前後倒伏,這時玉米基本上停止了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很難自動恢復直立,可手扶立正培土固定根系。

三、如果結玉米倒伏後,可將就近挨邊的幾棵扶起紮起成一簇,以保產量,近成熟時及時搶收。

特別注意:在處理倒伏玉米杆的過程中一定要早扶、慢扶、輕輕扶起玉米杆,不要折斷玉米杆,最好是兩人進行操作處置,培好土固定根系吸收養份,讓倒伏的玉米恢復元氣,生長成熟,以保玉米產量。

供參考!





四川會理關羊


農民種地,至今仍然逃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命運,所以對於一些天災人禍都是十分懼怕的。不過這些東西也不是人為能夠改變的,所以人們能做的,只能是提前預防和發生後的應急補救。

那麼,玉米遭遇大風之後倒伏的話,咱們該怎麼解決呢?一起來看看!

颳風暴雨造成的玉米倒伏是玉米種植過程中時常發生的一種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咱們該這麼做:

一、首先要儘快排水

大風、大雨總是時刻相伴,所以颳大風的時候經常會有大雨,而玉米又是一種既不耐旱又不耐澇的作物,一旦田內溼度過大時,就會抑制玉米的生長,甚至會造成玉米死亡。所以最要緊的事是先做好田內的排水措施。

二、對於倒伏的玉米,根據情況管理

1、倒伏情況比較輕的(倒伏角度沒超過45°)玉米,一般情況下最好不要扶。因為玉米本身有著一定的調節能力,所以倒伏狀況比較輕的,可以靠著自身的調節自然直立起來。而如果強制扶起來的話,有可能會傷及根部,反而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

2、對於倒伏比較嚴重的,要及時扶起來並在根部培土。培土可以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增加根量,提高抗倒伏的能力。扶的時候最好兩人一起進行,一邊扶一般培土,並用腳踩實,培土的高度大概在7、8cm左右。

三、對於倒伏嚴重且莖稈已經摺斷的玉米,要及時清理出地塊

這種情況的玉米基本上已經很難存活了,如果不清理出去的話,在高溼條件下植株很容易腐爛、生病,會影響其他正常植株的生長,所以要注意這一點。

四、及時補肥

玉米倒伏之後,生理機能會受到影響,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光合作用降低,所以營養供給會出現不足。所以這時候要做好補肥的措施,保證玉米健康生長。


駿景農業


玉米是高杆農作物,生長期內就怕大風大雨,現在滅草劑的使用也間接讓玉米產生倒伏的係數增大,為什麼要冤滅草劑呢?看看過去的種植方式就明白了。


玉米在六七片的時候,以前用大板鎬串地,一是為了串掉麥根,二是鬆土,三是滅草,串完一塊地可費老勁了,雨過天晴地當時,馬上用耘鋤一壟一壟耘地,既能保住水分又能耘除雜草,耘起的土正好培在玉米根部,壟間形成窪溝為防風雨創造了良好條件。現在倒是省事,滅草劑一噴,連苗都不需要定,任其自由生長,卻留下風雨就倒的隱患。

那倒了怎麼辦呢?早期就不需管它了,中期也就是掛勾以後,有功夫就扶,沒功夫不扶問題也不老大;到了玉米抽穗冒紅纓子授粉階段或以後就不可等閒了,再不管它造成減產那是必然。玉米本身倒伏就長不好了,再加地裡的一些害蟲,比如蛐蛐、螞蟻、螞蚱專吃玉米嫩苞,啃得花花達達也是不可避免



人們在玉米生長期適時噴施控高控旺劑,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倒伏現象的發生,如果象圖片上那樣倒伏嚴重,已無力迴天,說什麼也沒用了。


漫步鄉村


玉米在遭遇大風時,都有不同程度的會被大風吹倒,或者折斷造成種植戶的損失。哪麼有什麼好的辦法能最大程度上防止玉米遭遇大風吹倒、折斷而減少種植戶損失?


選種應該具備抗旱、矮棵、密集,抗倒性好的玉米種,種子也要挑出破損的、留下飽滿的,按時令一般五月播種。

地塊最好加入一些農家肥作為底肥,還要深耕一下好讓玉米根系更容易伸展,根系發達能有效防止大風吹倒。還有把生長不好,弱的苗拔掉、補上強苗增強玉米抗大風吹倒。


玉米遭遇大風吹倒時歪斜不是很大的,可以不用理會過段時間、玉米莖杆會從新長直。當然也可人工扶正。

玉米大風吹倒嚴重的,看是哪一種情況如果玉米莖杆斷開的話哪就沒得救了,時間上還允許的話只能另播種了。只是倒伏莖杆沒有斷開的可以人工扶正、還有用腳踩實玉米根部、增加玉米莖杆的穩固性和防倒性。

還不行的話,條件允許的可以借鑑瓜果的棚架結構,就不用太擔心玉米遭遇大風吹倒的問題了。只是這會增加一些成本,但相對於欠收、絕收,這些投入不算什麼,況且這可用幾年也不會壞,如下圖。



這只是本人的一點建議,有不足之處希望評論留言。


鄉村零點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提要:玉米被大風颳到後,怎麼處理?

玉米倒伏是生產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每年收穫期間都會有一定的玉米田地出現倒伏。只要倒伏或多或少的都會對玉米造成一定的產量影響。因此採取措施避免玉米植株出現倒伏,在倒伏之後積極採取措施減少倒伏對生產的影響才是能夠獲得高產的前提,那麼如何在倒伏後該如何應對呢?

植株的倒伏一般分為莖稈倒伏和根部倒伏,從玉米的生產情況看,莖稈倒伏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是比較少。一旦莖稈發生倒伏的話,也就意味著玉米的杆子折斷,這種情況下玉米要恢復生長還是非常有難度的,這種情況在拔節抽雄階段如果出現的話,只能將植株剷除。而如果是即將收穫階段發生莖稈倒伏的話,此時莖稈尚有一定的韌性,扶正之後可能會存活,但是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的。

另外就是根倒了,從我國的氣候看根倒也多發生的玉米抽雄至收穫這一階段,在發生根倒之後,玉米的光合效率會大大受到影響,而且玉米受到損傷之後生長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並非一旦玉米發生倒伏我們就要人工扶起來,因為在扶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二次損傷,在暴風雨之後,玉米的莖稈同地面的夾角如果比較小,一般來說小於30度的話都是可以不用扶起來的,在之後的生長過程中玉米的向光性會逐步修復植株正立起來。

然而對於那些暴風雨之後倒伏比較嚴重的植株來說,如果不去人工扶起來的話幾乎是不可能有產量的,然而由於玉米本身已經倒伏,根系受到損傷,即便是根部培土,也難以直立,最好的辦法還是三四株玉米捆綁在一起,然後根部培土。

從玉米生長髮育的角度來說,倒伏大多還是因為根系不夠健壯,植株莖稈韌度不足,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拔節期間噴施矮壯素,降低玉米莖稈的高度,促進根系發達,提高玉米莖稈韌度,能夠大大降低玉米 莖稈倒伏几率。


科學興農


玉米在其生長過程當中,遭遇到了大風天氣,發生倒伏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的,也是玉米種植戶們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雖然說有人建議種植抗倒伏性強的玉米品種,但是遇到大風下雨天氣,即便是優質的抗倒伏品種,也是難以抵抗的。

那麼遇到了這種惡劣天氣後,玉米被颳倒了應該怎麼辦?農大認為,要根據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以及倒伏的情況,要有針對性的採取管理措施。

1、玉米生長前期倒伏較輕的不用管:在玉米處於苗期生長階段,這個時間段發生颳風,致使玉米苗倒伏,如果不是太嚴重的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採取其他的管理措施的,玉米苗會自然的生長,重新站立起來。玉米倒伏輕重可參考玉米杆與地面的角度大於45度角。

2、玉米在孕穗期前發生了倒伏現象:這個時候不要輕易的去動,通常的情況下倒伏發生後幾天,靠近地面的玉米莖就會發出新根,讓玉米杆重新往上生長,並會對玉米後期的穩固性增強,基本上能夠避免二次倒伏的現象,玉米的產量不受什麼影響。所以說,這個時間段玉米發生了倒伏,讓其任由生長就可以。

3、倒伏嚴重貼近地面的玉米應及時扶正:遭遇到惡劣天氣,玉米發生倒伏嚴重,玉米秸稈已貼近地面,這種情況下就要及時扶正與培土。在對玉米扶直時,可以採取兩人互相配合作業,一人負責扶植玉米秸稈,另一人負責對玉米根部進行培土踏實,作業時動作要輕,防止對玉米根莖的過度損傷或折斷。


4、玉米抽穗後倒伏可扎把:當玉米在抽穗後發生了倒伏,這個時間階段可以採取把玉米秸稈三四棵紮在一起,進行穩固。扎繩的時候要把玉米穗扎到繩子上邊,並紮緊。對於玉米倒伏後採取扎把的方式時,儘量的在玉米發生倒伏後當天完成作業,或者是一兩天內完成,避免時間過長扶直時發生傷根,導致玉米減產。

5、玉米秸稈發生折斷後的處理:有的玉米品種遭遇到大風天氣後,在發生倒伏的同時,也會有大量的玉米秸稈被折斷,此時,就要把折斷的玉米秸稈及時的清理出去,避免對其它玉米的生長造成影響。


以上是農大對於玉米倒伏後,所採取措施的一些瞭解。供參考。


農大知事


第一,如拔節前倒,雨停既用腳扶直踩實。

第二,如拔節後已揚花期,也需雨停儘快扶直踩實。

第三,如倒了3到4天之後在扶踩,則十棵要斷八棵,不如不扶。

總之面積小,人工能完成,雨停水份乾點儘快扶,有不減產可能。如面積太大,人工無力扶正,或躭誤的時間已很長一扶一斷,則只能看著扔,扶還不如不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