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今年推出的手機越來越好,為何國內市佔率愈來愈低?

包紙玩機


雖然小米越來越好!但是華為的更好,這麼說吧,小米在邁著大步前進,但是華為是三級跳那種大步伐…強者恆強,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趕不上就是永遠趕不上了,體現到市場份額也一樣的!因為是相輔相成的


keio設計


我總共買過兩次小米手機,第一次用一週就轉手了(好像是小米2,早期很像諾基亞直板機那款),因為信號差。第二次再買小米9透明版,用了2個月不到就轉手,還是因為信號差(通話、wifi)。至此,我很支持小米,但不會再買小米手機了。


186****1882


產品好不好是由市場來說話的,可以看一下近幾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IDC)

2013年:

1、三星:18.7%

2、聯想:11.9%

3、酷派:10.7%

4、華為:9.3%

小米:5.3%(小米不是第五,只是這兒需要小米的數據)

這時候小米剛起步兩年,市場份額已經不低了,那時候小米沒別的,就是抓住一個性價比,賣點是旗艦SoC,大運存等,像搭載驍龍600的一代神機小米2S,搭載驍龍800的小米3,都是數碼產品愛好者的最愛,另外還有紅米1這種山寨機價格+品牌機品質的性價比神器。

2014年:

1、小米:12.5%

2、三星:12.1%

3、聯想:11.2%

4、華為:9.8%

5、酷派:9.4%

三年時間做到中國第一算是個奇蹟,2014年小米的主要產品是小米4和神器紅米Note。

小米4又是一代神機,驍龍801的處理器,3GB運存,不鏽鋼邊框,優秀的屏幕,索尼IMX214主流相機,這款手機非常好用也非常耐用,我當時很多同學都買了這個手機,而且都用了兩三年;

華為這邊同價位的榮耀6和小米4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拿在手上就知道,這個我比較過,榮耀6的那個金屬邊框是用膠水粘上去的,我一個朋友用的榮耀6自己沒事兒瞎摳把邊框摳下來過,

OPPO和vivo同配置的手機是OPPO Find 7和vivo Xplay 3,這倆都是3500價位的產品,和小米同價位的產品是A系列和Y系列,基本沒法看,vivo賣2498的X5用的MT6592(和紅米Note同款),官網介紹我記得是高性能八核處理器,2GB超大運存,16GB超大存儲,720P超高清顯示屏;OPPO R5也差不多情況。

紅米Note把當時炒很熱門的MT6592八核處理器放到了799/899/999的價位上,1300萬像素相機,2GB運存,720P屏幕,這手機我見過用的人也非常多,這種硬件配置是其他家賣2000多價位的,品質當然比不上,但性價比是很高的。

2015年:

1、小米:15.1%

2、華為:14.6%

3、蘋果:13.6%

4、OPPO:8.2%

5、vivo:8.2%

這一年小米到達了巔峰,主要產品是小米Note,小米4C,紅米2,紅米Note2,以及代替遲到的小米5的小米4。

雖然驍龍810很坑,但是小米Note在配置的追求上是很極致的,2K屏,3D玻璃機身,4GB LPDDR 4運存,光學防抖相機,雖然衝擊高端市場失敗,但是驍龍801的標配版定價2299還是很有性價比,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華為這一年的主力機型是榮耀7,OPPO主力機型是OPPO R7,vivo主力機型是vivo X6,這幾款產品也基本上對小米構不成威脅。

紅米Note2其實性價比很高,但是因為換屏門事件受影響很大,僅僅過了3個月就發佈了紅米Note 3,不過紅米Note 3年底發佈,對15年銷量產生不了多大作用。

紅米2銷量很大,也是繼承了紅米系列的極致性價比,小米4C在1299的價位給了次旗艦處理器驍龍808,當然由於小米5遲到,小米4還是給這一年帶來不少銷量。

2016年:

1、OPPO:16.8%

2、華為:16.4%

3、vivo:14.8%

4、蘋果:9.6%

5、小米:8.9%

從第一跌到第五不是沒有原因的,主力產品小米5笑話一般的十大黑科技,用降頻版驍龍820強行維持1999的價位,高配3GB運存,頂配4GB運存我想知道這是搞啥,小米5我用過,我對它評價極差,發熱耗電不說,3GB運存導致頻繁殺後臺,還卡的要死讓我分分鐘想砸了它;小米4S只有3個月的生命週期就不說它了;小米5S相機很牛逼,但是你還玩3GB運存作死,機身工藝還倒退;小米5S Plus算了,看著和千元機一樣;紅米Note 4、紅米Pro你看看隔壁魅族,被Helio X20坑的不夠慘?小米Note 2大果粒屏幕那個顯示效果不說啥了;小米MIX牛逼,沒得說,但是沒貨你扯啥?也就小米Max還算有點實用性,而且這一年ADUI也開始了,試問一下小米當年追求極致配置和極致用戶體驗的精神去哪了?這是小米自己的問題。

看看其他家,榮耀8除了玩遊戲之外其他吊打小米5;OPPO R9雖然高價低配耐不住人家日常好用,拍照好看,做的像蘋果以及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啊;vivo X7也一樣;如果想要性能,隔壁一加、努比亞驍龍820+6GB運存分分鐘滿足你;想要性價比,其他家千元機做的也不比紅米差,無論同價位還是同性能,你都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2017年:

1、華為:20.4%

2、OPPO:18.1%

3、vivo:15.4%

4、小米:12.4%

5、蘋果:9.3%

市場份額下降是有原因的,市場份額上升同樣是有原因的,小米6和小米MIX2沒得說,水桶機,要性能吊打隔壁一幫驍龍660和麒麟960的手機,要運存標配6GB給夠,要手感有四曲面玻璃機身+不鏽鋼邊框,驍龍835的功耗還控制的異常出色;搭載松果S1的小米5C雖然不怎麼樣蹭一波熱度還是OK的;小米5X搭載神U驍龍625,並且把變焦雙攝帶到1499價位;小米這一年的產品很優秀,所以為小米挽回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再說其他家,OV已經通過16年良好的口碑站住了陣腳,驍龍660雖然比上不足但是也不像以前性能那麼差了;華為更是從麒麟950開始慢慢縮短和高通的差距,高端機Mate9和P9逐漸走入大眾視線,榮耀9和榮耀V9性價比也很高。

2018年:

1、華為:26.4%

2、OPPO:19.8%

3、vivo:19.1%

4、小米:13.1%

5、蘋果:9.1%

小米8和小米Mix2S沒多大硬傷,大體可以;紅米Note5也不錯;但是這個時候其他家的產品同樣做的不錯,華為越做越強;OPPO重啟Find系列追求配置;vivo同樣新開Nex系列做高端產品;同時OV繼續用R系列和X系列穩固線下市場,一加努比亞等其他品牌也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一年小米產品沒出什麼岔子,穩定當前市場份額。

2019年:

具體數據還沒出,但估計和去年差不多,OPPO帶來realme、vivo帶來iQOO瓜分小米的性價比市場,華為在5G市場搶先一步,各家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產品賣點。小米9電池是硬傷,今年撐起小米的反而是紅米Note系列和紅米K系列。

總結:

看這些年的手機市場,憑實力說話,網上再怎麼吹都沒用,消費者不是傻子,你產品做的好,消費者就支持,做的不好就不買,很簡單的問題,小米如果保持這個樣,可能會維持現在的市場份額,但是市場份額想漲,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絕招,讓消費者購買的理由,14、15兩年小米市場份額第一,回顧那兩年,說到買手機,無論是同價位還是同性能,幾乎沒有比小米更好的選擇,但是現在呢?市場早就不是那個樣了,你有更多甚至更好的選擇。而且自己毀掉的口碑很難再彌補回來(比如ADUI)。


feiyu9338927


我覺得華為廣告營銷做的確實可以,一面不斷的說自己國產芯片,一面給人灌輸“華為=愛國”的思想,請問任正非、餘承東,麒麟芯片的架構是國產的嗎?麒麟芯片的封裝工藝是國產的嗎?再往前推,麒麟芯片的原材料單晶硅是華為的嗎?華為手機攝像頭是你華為的嗎?我記得是徠卡,徠卡是中國的嗎?華為賣保時捷定製手機,你他媽的給保時捷做廣告,坑中國人的錢,你有什麼底氣說你華為愛國?!你華為信號基站業務確實不錯,不代表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中國人講究的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記住!華為想要經久不衰,就低調低調低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離天九夜


2011年,小米1系列,一個F 碼轉手賣50塊錢。,790萬銷量。

2012年,小米2系列,一代神機,1740萬銷量。

2013年,暖手寶小米3,1440萬銷量。

2014年,又一神機小米4,1610萬銷量。

2016年,永遠搶不到的小米5。

2017年,小米6,性能強勁,售價從1999來到2499。

2018年,小米8,黑科技加持,售價從2499來到 2699。

2019年,小米9…

如今的智能手機市場,早就不是拼價格的核心,而是真正開始關注底層技術的掌握和運用。

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米插排,小米電飯煲,小米充電寶,小米螺絲刀……

小米依然是為發燒而生,只是手機已然不是立命之本,小米的目標不是做中國的蘋果,雷軍也不像做雷布斯,小米的目標是做中國的松下。

索尼有啥新技術,松下立刻模仿跟上,並爭取做的更好,小米以後也是這個路子。

真正能成為第二個蘋果的,只有華為,手握鴻蒙和麒麟,大殺四方。


三寸空間


感謝邀請

小米今年推出的手機越來越好,為何國內市佔率愈來愈低?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小米推出的手機越來越好,為何國內的市場佔有率越來越低?其實筆者也算是半個小米的粉絲,首先對於題主的話實肯定的,隨著很多廠商都在和小米競爭性價比的行列,但是小米包括新成立的紅米,確實還是極具性價比的,比如千元機的紅米note8pro,紅米K20的降價,包括小米CC9系列的用料,以及紅米K20pro系列,包括最近的K30的5G系列等等,但是小米的銷量怎麼越來越低了呢!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從整個市場來分析的話,其實除了華為手機之外,我們來看看第三個季度的數據,不僅僅是小米,還有其他的廠商的市場份額也在下降。

簡單一點來說這是一個綜合的趨勢,其中包括了OPPO,以及vivo,魅族,還有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這一點來說的話,我們只能說是因為手機的發展速度太快啦!所以人們更換手機的頻率也更低了,其中包含了兩個方面,比如你上半年買了一款手機,但是下半年可能發佈的手機相比你上半年買的都要更好,我們也不能一年更換兩次手機。關鍵在於現在隨著系統流暢度和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手機的更換頻率也在下降,之前可能我們一年多的手機就會卡頓,但是現在呢!很多人即便是手機使用2-3年也沒有問題,而且現在隨著數碼知識的增加,很多人都知道有些發熱卡頓是因為電池的原因,所以更換電池的人反而是更多了,更換之後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二,競爭者帶來的影響,雖然說小米手機的性價比很高,但是你不得不說性價比無孔不入,大家都和小米競爭,而小米也算是應接不暇啦!

比如當初發佈旗艦手機的時候,iQOO的加入。本身小米的方式是生產一批賣一批,這樣沒有庫存,也就是通過搶購預定的方式,但是iQOO的加入vivo的生產力相比小米的代工要更強勢,而這個時候搶購不到的用戶,則都是入手其他品牌的手機,說實話性價比帶來的粉絲,確實流失的也比較快,因為本身就是同樣的配置誰的價格更低,就來買誰的。

而且今年小米9說實話,筆者認為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雖然當初對外宣稱小米的手機要大漲價,但是發佈會給出價格確實很低,這樣的套路確實迎合了很多人的內心,但是小米9的電池和續航,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友商的對比來了之後,差距就會很明顯啦!

包括千元機方面競爭者賊多,這小米也是預防不了的,包括百元機型等等,小米也是無暇顧及啦!


三,小米自身的問題,這個其實我們是一直強調的問題,那就是今年小米手機的發展的有些亂套。

1.比如紅米K20pro當時確實是很火爆。但是當初K20系列的價格確實很高,所以選擇的人並不是很多,小米這樣的方式其實已經很多次了。關鍵在於後來的730G處理器手機出現之後,K20的地位就比較尷尬啦!搭載的730處理器手機價格還是那麼高。

而且本身雖然紅米note8pro系列,以及小米CC9都不錯,但是那個時候,其實國產其他廠商都有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他們發佈的時間有些晚啦!


2.比如最近的紅米K30系列確實不錯。而且還有紅米K30的5G版本,但是我們知道,後面OV手機,以及realme也會發布同樣的手機,而且可能價格更低,因為小米每次都是搶到了首發,但是後面幾個月的時間其他廠商同樣是的765G處理器的5G版本發佈,配置要更好,這個其實和當初紅米K20一樣的道理,發佈的時候,其實沒有很多人注意,而其他廠商後面發佈反而是吃香。


3.自身的因素和千元機的趨勢。小米MIUI雖然說廣告在整理,但是從目前來看,廣告依然是不少的。而且千元機的趨勢,比如早起iQOO845版本的加持,彌補了降價旗艦的不足,比如小米8當時也是遭到了市場的認可,同樣的配置,拍照,以及續航等等都要更好啦!還有最近發佈的iQOOneo855版本,通過另外一種方式來吸引消費者。


總結:

對於小米而言,確實是內憂外患。小米說實話今年發佈的手機沒有重點,旗艦手機雖然 有兩款,但是小米9因為電池的事情,早就很無力了,而紅米K20pro雖然有了尊享版本,但是後續大家都是開始USF3.0,等等配置的提升,包括5G版本有iQOOpro的截胡,以及包括自身旗艦小米MIX沒有出現,而自身發佈了一款牌照為主的手機,所以對於小米來說,筆者認為小米今年確實被圍剿的有些暈頭轉向啦!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小米手機如果跟自己比,準確的來說是紅米,確實推出的手機比以往好很多,無論做工還是配置,網上支持者的聲浪比其他品牌高,這個持懷疑態度,市場佔有率確實越來最低,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具體原因去下:

1.小米手機每年都在進步,軟件、硬件和工藝都在進步,但是整體進步水平與行業基本持平;

2.紅米手機進步巨大,自從盧偉冰接收紅米。紅米品牌獨立和品牌獨立,紅米手機進步脫胎換骨,甚至有趕超小米數字系列的態勢;

3.你看到的網上支持者,其實都是小米的鐵桿粉絲,他們在網上很活躍,給人的感覺就是網上支持者很多,其實是活躍,現在的米粉比小米巔峰期少了很多,流入華為很多;

4.市場佔有率跟股票有點像,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確實不高,主要是競品銷售渠道,對手的玩法,以及手機配置,各方面競爭火熱化,一點點失誤可能會造成市場份額變化,只要不掉隊,不犯大錯誤還是很有機會的東山再起的。

總之小米手機確實外進步,紅米進步最大,網上有支持者,米粉支持者居多,市場佔有率也還可以,還在主流頭部玩家。




豆飛科技


小米手機是非常不錯的手機,只是小米的廣告宣傳沒有華為手機的愛國噱頭,什麼正中國產手機了,什麼國產芯片了。其實小米手機硬件方面和華為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不管是華為手機還是小米手機要進口的硬件都是要進口,要改裝的系統都是要改裝。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都是差不多。如果硬要分析倆者的區別,那就是一價格差別,華為手機價格很高,在同等硬件配置下,華為手機價格要高著小米手機至少1/3左右的人民幣。二是小米手機價格親民,宣傳較少,實事求是講。沒有忽悠老百姓。沒讓老百姓花冤枉錢。一句話就是貨真價實。性價比高,值得擁有。


天地之間的一粒沙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什麼好手機?手機作為一種個人消費品,其功能分三個層面:好工具,好道具,好玩具。

  1. 好工具:要求功能無短板,局部有特長。目前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的蘋果,三星和華為。小米堆料比不上三星,系統比不上蘋果,通信比不上華為。能堆料只是說食材不錯,但是能否做一桌好菜還要看廚師,手機做為通信和計算機領域集大成之產品,需要太多的技術積累,特別是通信和CPU這塊,小米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2. 道具方面:手機做為一種價格並不便宜的消費電子產品,具有較強的社交道具的屬性,這是事實。這種道具屬性,真接體現了品牌的價值。別人感謝我送的4部手機,包括2部蘋果,1部三星,還有1部華為,而且華為是最近收到的。品牌價值是靠過硬的產品力、和大投入、高逼格的廣告砸出來的。想想華為的廣告歌曲“Dream is possible”,這個投入應該超過千萬人民幣,但對品牌的提升可能超過10個億。小米的最大問題是,營銷手段太低級,看似熱鬧,但無法帶來真正的品牌價值提升。
  3. 玩具方面:玩具屬性是依賴工具屬性的,這方面小米無太大優勢。而且,把手機當玩具的人群還是太小,畢竟還要忙著還房貸和貸,不是麼?

從上面三點分析,小米都無優勢。當年小米成為國內市場第一,最重要的因素是:極致性價比的營銷手段恰好遇上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大爆發。但問題是,這種營銷上優勢只是商業模式成功,沒有太強的技術壁壘,學習成本很低。這不是,當年華為發力手機產品後,就是用榮耀子品牌學小米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手段,再疊加不斷提升的產品力,超過小米也就順理成章。

市場是殘酷的,華為從19年遭美國打壓後,必定更加依賴國內市場,這是華為保存自身的唯一方法。如果說以前華為手機的主戰場在海外,有意無意地給其他國內品牌預留部分國內市場,現在不存在了。

其實,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程度超過海外。小米應該更進一步拓展海外,拿下部分華為失去的市場份額,並踏踏實實研發核心技術,逐步提升品牌價值,才能在未來生存下來。


zenithxd


我之前絕對是米粉,我們一家人至少買了9個小米手機,從小米2、紅米、買到小米5X,之前覺得小米性價比高,一家人都買,但是小米對不起我們米粉,沒有一款手機讓我滿意的,無論是手機外觀、屏幕、性能都一般,外殼材質,USB插口等部件質量很差,我的小米手機用一年多就不行了就要換手機,傷透了我們米粉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