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趕集真迫不及待!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下雲南著名集市“三月街”


三月街,雲南著名的集貿市場,位於銀蒼玉洱間古城西門正對。它不僅是農曆3月15盛大民族傳統節日“三月街”的主題市場,也是古城每月4次的街天集貿場所。濃縮了鄉土風情的集市,在疫情防控期經歷了什麼?現情況如何呢?

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古城1月29日暫停了街天集貿市場。2月26日,當地在省疫情防控風險分類中已降為低風險區,發佈了全面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通告。3月2日適逢傳統街天,三月街上店鋪陸續開門營業。

農曆2月初9,是古城約定俗成的街天集市日子。經過了1個多月的暫停,又聽了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有商販已迫不及待,三三兩兩,像疫情前趕集一樣,早早在街道邊搶位設攤,擺賣商品。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雖然不如“三月街”正式民俗節日時那麼盛大,但古城平常街天一樣充滿著濃郁的鄉土風情。中老年人鍾愛的土製烤煙散發著田野韻味,消失了1個多月又出現在街集上,引來不少人圍觀詢價。

原先集市上各種嗽叭叫賣聲,也在沉寂逾月後零星響起,宣告恢復營業。5元10個打火機等廉價小商品買賣再度活躍,三月街的街道上,傳統大集正在復甦。街邊漸顯熱鬧,那麼三月街核心地段,中心廣場又會是怎樣的盛況?

三月街廣場竟然空空蕩蕩!每逢趕集都人山人海的地方,當天彷彿和暫停開放時一樣空曠,只在遠處有幾個工作人員。然而,已憋了1個多月的人們,終於等到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通告,會因此放棄這個久違的趕集日嗎?

車拉背馱,商販們自發集中到了廣場附近的街巷。水果蔬菜,米麵飼料,花草綠植……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就在街巷裡擇地擺賣。前來趕集的顧客越來越多,買賣雙方不約而同,自然而然讓這個三月街街天集市以民間形式重啟了。

疫情低風險的古城,現不少人認為口罩已是可有可無的防護。集市上人頭攢動,戴口罩的沒戴口罩的交雜在一起,近距離你挑我選討價還價。經過1個多月的疫情防控,大部份民眾現在的注意力已轉移到如何開始新生活之上。

防控疫情讓集貿市場的買賣發生了一些變化,活禽交易被禁止,原來街天上成籠的活雞活鴨都已不見。倒是既可食用又能作寵物的鴿子,三月街上的交易規模未見減少。10多攤緊密排列,1羽20~300元不等,圍觀購選者雲集。

鴿子交易已近恢復,貓狗等寵物也相繼面市,只是數量較少。三月街疫情前約定俗成的街邊寵物交易點,早有不少買家聞風聚集,翹首等待更多賣家的到來,以期在暫停交易1個多月後,第一時間挑選到合適的動物。

街巷愈發熱鬧,小吃店不甘落後開啟了店門迎客。餐飲業停擺如此之久,不僅經營者著急,也讓酷愛餌絲米線的民眾思之若狂。趕完集,坐進店鋪摘下口罩,甩上碗熱騰騰的餌絲米線,這也許就是銀蒼玉洱間樸素美好的生活吧。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千年街集傳統的謄戀,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古城人民,迫不及待民間重啟了傳統集市,人越來越多。希望經大家努力,到了農曆3月15,這裡的傳統民族節日“三月街”又將是場繁華盛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