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1937年11月,中國80萬大軍兵敗淞滬戰場,日軍主力趁機向南京進攻,南京保衛戰打響。在南京保衛戰中,曾出現了令人髮指的日軍百人斬事件,

百人斬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兩名劊子手殺了多少人?劊子手的下場如何?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用當年日本新聞媒體的報道揭開這一殘忍的事實。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日軍進入南京

日軍第一次報道

日軍第16師團中島今朝吾所部之步兵第9聯隊中的兩名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一作野田巖),在進軍南京的途中,開展了滅絕人性的“百人斬”競賽,以誰先殺滿100人為勝者。他們從1937年11月27日日軍攻陷無錫開始比賽,經過3天,29日抵達常州時兩人已共砍殺了81名中國人。

日本《東京日日新聞》的3名特派員淺海、光本、安田在常州火車站前對他們進行了採訪。11月30日,《東京日日新聞》以“百人斬競賽!兩少尉已超過80人”為題,對此作了首次報道:在第一線的片桐部隊中有兩位年輕將校展開了“百人斬”競賽。據說從無錫出發後,一人很快就斬殺了56人,另一人斬殺了25人。一人是富山部隊的向井敏明少尉(26歲),山口縣玖河郡神代村人,另一個人是同一部隊的野田毅少尉(25歲),鹿兒島縣肝屬郡田代村人。作為劍道三段的向井少尉腰間掛著一把“關之孫六”刀,而野田毅少尉的刀雖然無銘,卻是祖上傳下來的寶刀。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日軍攻佔南京

記者趕到車站時,正好碰到兩人在車站附近見面的情景。向並少尉說:“別說到南京了,在丹陽我大概就能殺滿100人,這樣的話你輸了。我的刀砍了56人,也僅有一處捲刃而已。”野田少尉說:“我們兩人都不殺逃跑的人,因為我身為指揮官,所以成績上不去,但是,到丹陽前,我一定破個大紀錄讓你看看。”

為了使報道更加有聲有色,特派員淺海一男還特地請新聞社的攝影記者佐壽,為手持軍刀的向井、野田二人在城門邊拍了照片。佐藤並詢問了他們在中如何計數的情況。他們表示:野田少尉是大隊副官,向井少尉是炮兵小隊長。野田少尉所殺人數,由向井少尉的士兵負責清點,而向井少尉所殺人數則由野田少尉的士兵負責清點。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日軍暴行

日軍第二次報道

12月2日,日軍進攻到丹陽縣城時,兩名鬼子軍官殺人的數字又有幅攀升,特別是原來處於落後地位的野田,其數字猛增了一倍多,兩人已經殺了151人。12月4日,《東京日日新聞》對“殺人競賽”作了第2次報道:

在從常州到丹陽的十里路程中,向井斬殺了30個敵人,野田斬殺了40個敵人。當記者追上進入丹陽城後的富山部隊時,向井少尉在行進的隊伍中笑著對記者說:“野田那傢伙快追上來了,我不能掉以輕心。野田的傷勢不重,所以不用擔心。在陵口鎮斬殺敵人時一個傢伙的骨頭把我的關孫六碰出一個豁口,不過我還能再斬殺一兩百人。我要請東日(指《東京日日新聞》)、大每(指《大阪每日新聞》)的記者給我當裁判。”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侵佔南京的日本兵

日軍第三次報道

12月5日,已經殺到句容前線的向井與野田,已經分別殺了89人和78人,兩人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淺海與光本兩個特派員向報社發去第三份有關“百人斬”競賽的快訊。《東京日日新聞》隨即對此進行了第三次報道:

片桐部隊的兩名年輕軍官,向井敏明、野田毅少尉,以南京為目標進行了“百人斬競賽”。兩少尉在攻陷句容城時,衝在最前線,勇猛奮戰。直至攻陷前,兩人取得了勢均力敵的成績:向井少尉斬89名,野田少尉斬78人。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日軍記者

日軍第四次報道

12月10日中午,向井、野田再次相會於南京東郊紫金山麓。此時他們的成績為106:105,向井比野田多殺1人,但是因為分不清到底是誰先殺滿100人的,勝負難決,於是便又重新開始了以殺滿150人為目標的競賽。《東京日日新聞》於12月13日為“百人斬”作了第4次報道:

片桐部隊的勇士向井敏明和野田巖兩少尉,到10日紫金山攻略戰時,創造了106比105的紀錄。10日下午,兩少尉手持捲了刃的日本刀碰面了。野田:“喂,我斬了105個,你呢?”向井:“我是106個!”。最終也沒能搞清楚是誰在什麼時候先斬殺滿100人的。“那我們就算是平手吧。不過,改成150人怎麼樣?”兩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從11日起,“150人斬”的竟賽又開始了。

11日中午,在俯瞰中山陵的紫金山上忙於掃蕩殘兵的向井少尉講述了“百人斬”平局的始末:“不知不覺兩人都超過了百人,真是愉快。我的關孫六刀之所以會捲刃,是因為將一個人連鋼盔一起劈成了兩半。我已經說好,在戰爭結束時就把這把日本刀捐贈給貴社。”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日軍的百人斬報道

殺人目標其實是1000人

實際上,向井和野田兩個鬼子進行的最後一次殺人競賽目標,並不是報道上所說的150人,而是500人甚至1000人。日本《東京日日新聞》記者在攻陷南京後專門採訪了已經晉升為中尉的向井敏明,並且將採訪的內容登載在了報紙上:

南京之役後,他剃去留了很長的連鬢鬍子,與戰友野田中尉再次約定要斬殺500人,實際上向井中尉的願望是斬殺1000人。記者詢問他:孫六鋒利嗎?樸實寡言的向井回答:“很鋒利,刀尖有一點不順手,但我有自信,所以沒有關係。”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南京保衛戰結束後,兩名劊子手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返回國內,在野田的母校他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接待,在向鹿兒島縣立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做發言報告時,野田無恥又自豪地說道:

報紙上所寫的“鄉土出生勇士”啦,“刀劈百人競賽”啦!那就是我。實際來說,在衝鋒陷陣的白刃戰戰鬥中,只不過砍殺了四五個人而已。我們是在佔領了敵軍塹壕時,對著裡面呼叫:“你,來!來!”那些敗兵就一個跟著一個出來,走到我的面前,我把他們排列好了,然後一刀一個地砍下去,差不多就是這樣乾的,卻以“刀劈百人”出了名。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劊子手下場

兩個劊子手的下場

野田所作的報告表明,他們屠殺的是放下武器不再抵抗的戰俘,而實際上在進行“百人斬”屠殺競賽中,也有不少平民慘遭殺害。日本新聞的這4次跟蹤報道,充滿了血腥和殘忍,日軍的殘忍暴露無遺,這4次報道也成了兩個鬼子軍官濫殺的鐵證。

1947年12月4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對向井、野田兩戰犯做出審判:“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系南京大屠殺之共犯,按被告等連續屠殺俘虜及非戰鬥人員,系違反海牙陸戰規則,及戰時俘虜待遇公約,應構成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其以屠戮平民,以為武功,並以殺人作競賽娛樂,可謂窮兇極惡,蠻悍無與倫比,

實為人類蟊賊、文明公敵,非予盡法嚴懲,將何以肅紀綱而維正義。”1948年1月28日,向井和野田在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臺刑場被執行槍決,兩名劊子手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大屠殺中,日軍百人斬是怎麼回事?日本新聞的4次報道令人寒心

屠刀證據

如今,大屠殺雖然已經遠去,但當年日軍血腥殘暴的一幕依然歷歷在目。珍惜和平,不忘歷史。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避免悲劇上演。

【稗史候說:南京大屠殺82週年祭系列文章 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