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哪個地市的經濟發展潛力最大?

春風秋唄


濟寧中心城區50公里半徑內有兗州、曲阜、鄒城、金鄉、嘉祥、魚臺、汶上,和泰安市的寧陽縣、菏澤市的鉅野縣,正在快速融合中,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發展成為建成區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超過500萬人的特大中心城市,成長為山東省的第三極,由此可見,濟寧的發展潛力最大。深厚的文化底蘊必然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眾多的人口體量必然有巨大的消費潛力。這一點濟寧的優勢得天獨厚,不可限量。濟寧,加油!


祖國江山美如畫2020


發展潛力排序:青島 濟南 臨沂 淄博 濰坊 煙臺 威海 泰安 濟寧 菏澤 東營 日照 聊城 德州 濱州 棗莊(我是淄博市民 個人意見 歡迎更正)


御史大人sandy


山東是我國華東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經濟發達,省內經濟強市林立,全省16個省轄市(原本17個,現在濟南與萊蕪已經合併)中有15個GDP進入全國百強。2018年山東GDP達到了76469.7億元,穩居全國前三,其中各市GDP情況如下表。

山東經濟哪個地市發展潛力最大?個人更看好濟南!

濟南是山東的省會,副省級城市,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但不像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那樣,濟南並非是山東省的經濟中心,因為還有一個青島!長時間以來,濟南GDP都遠遠低於青島,甚至還低於煙臺,只不過最近才趕上來。從全國各省會來看,濟南的省會首位度也是全國最低的。

山東作為我國的經濟大省,與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經濟大省相比,發展模式也略有不同,山東走的是相對均衡的發展模式,省內除了青島這個“萬億俱樂部”之外,其它城市呈現七六五四三二逐級遞減的格局,而廣東、江蘇、浙江經濟則呈現“雙中心”乃至“多中心”格局,比如廣東有廣州、深圳“雙子星”,浙江有杭州、寧波“雙子星”,江蘇則是蘇州、南京、無錫三個中心驅動全省經濟發展……而依靠單核城市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省份更多的是中西部省份,比如湖北武漢、四川成都、湖南長沙等,因此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更適合走廣東、江蘇、浙江這樣的發展模式。

如今山東也似乎這樣做,為了提高省會首位度,濟南與萊蕪已經河北,合併後的新濟南,其GDP就達到了8862.21億元,今年就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山東如今推行“強省會”戰略,未來濟南經濟必然會迎來快速發展,不敢說經濟總量能夠超過青島,但兩者的差距會縮小。未來山東也將會形成濟南、青島“雙子星”,帶動全省經濟發展,所以相比更看好濟南的發展。


錦繡中源


山東各地市發展均衡,百花齊放!


青島做為山東經濟的龍頭老大,2016年的GDP已破萬億,在北方的城市中也是獨樹一幟,僅次於天津!在全國排名第12位,新一線城市,發展潛力最大!


濟南是山東省會,去年合併萊蕪之後,在全國城市排名中第18位,多年以來,濟南的做為省會,首位度很低!不及青島、煙臺,所以,山東人也意識到這一點,加快發展濟南!相信濟南一定發展的更好!


煙臺,是山東地級強市,其GDP已近萬億,國家很重視山東經濟發展,在山東成立三個自由貿易區,即青島、濟南、煙臺,相信煙臺的發展會青雲直上,越來越好!


濰坊、淄博、臨沂、濟寧、泰安是山東的中上游城市,濰坊是鳶都,為國家城市30強。這幾個城市皆是百強,其中泰安發展很快,今年首次超過東營,為全省第8。


威海、日照、荷澤三個地市,在山東發展最快。威海在山東半島最東邊,國家衛生城市,環境很好,適合旅遊宜居,日照是面積最小的城市,GDP在山東墊底,但發展後勁十足!荷澤為牡丹之鄉,近幾年,國家十分重視其發展,發展潛力巨大!


德州、聊城在山東的發展一直中規中矩,處山東的中下游城市!東營、濱州、棗莊這三個地市的發展不盡人意!東營今年經濟出現負增長,首次被泰安趕超,濱州與棗莊一直髮展很慢,期待以後加快發展的步伐,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冰哥129472092


青州,廣饒,博興,鄒平都應該劃給淄博。這樣淄博山東老三就名副其實。本來的淄博特區比這還大!


齊魯玉兔


山東省當前正在實行新舊動能轉換深入改革,未來哪一座城市能在改革之中率先打破舊傳統模式,率先渡過陣痛期,那麼哪一座城市的潛力就會變大。

比較看好煙臺市,煙臺市本身的經濟發展,在省內算是非常不錯的,但是煙臺前些年也存在先於經濟強而市區經濟偏弱的模式,而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契機,煙臺市區當前在大力深化改革,招商項目不斷。因為前些年市區的發展,相比於青島濟南等城市要弱一些,所以在大力建設市區的同時,也會促進煙臺的經濟迅速增長。

特別是煙臺處在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未來在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醫療康養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圍繞著醫療健康養生當前煙臺已經規劃了眾多項目。當然,未來煙臺的潛力還表現在高端裝備製造以及信息技術等層面,只不過這些方面相比於健康養生與其他城市處在同一起跑線,只有健康養生的自然條件是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的。

最後煙臺的發展潛力,還表現在渤海海峽通道上,如果國家確定要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那麼煙臺將會是所有城市當中,獲得益處最大的那一座。地理位置決定了煙臺將會是華東地區鏈接溝通東北的重要城市,未來東北經濟要想與華東經濟相掛鉤,煙臺是繞不開的城市,處在必經之路上也將會促使煙臺的經濟不斷有新鮮血液加入。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有後勁我看還是濰坊,濰坊的交通四通八,城市輕軌已將動工,全省除青島,濟南有地鐵還有那個有?隨著京滬二線已將建設,濰坊未來將型成一個"米“字型的高鐵大樞紐站。濰坊的區位優勢太強了,在經濟發展上可依靠青島的都市圈,在說濰坊的大型企業也多,經濟產業結構也合理,物流業發達,礦產資源豐富。城市建設布具緊湊,樓價在全省最底。農業很發達,外來人口多濰坊氣侯飴人。下以步濰坊看你的了!加油!


徐國華


山東是我國第三經濟大省,也是百強市入圍數量最多的省份。

青島就不多說了,未來幾十年依然是山東經濟龍頭,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空間最大的城市。

濟南在合併萊蕪之後經濟規模反超煙臺很多,至少幾年之內能夠坐穩第二把交椅。但是從產業結構和企業競爭力來看,煙臺仍然比濟南更具優勢。

除了這三座城市,近幾年表現最為搶眼的是臨沂,作為曾經省內經濟最為滯後的城市,近幾年隨著創業氛圍的日漸濃厚,以及城市作為物流集散中心的定位,臨沂充分利用了這些優勢轉化為財富。如今臨沂的經濟多元化越來越明顯,製造、農業、旅遊、物流、食品加工等行業均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幾年,臨沂的經濟地位還會進一步提升。

濰坊、淄博作為省內兩個老牌經濟大市,近幾年經濟發展似乎不如濟寧和臨沂搶眼,但憑藉殷實的經濟基礎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在未來半島一體化發展中也會充分受益併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拋開經濟體量不談,那麼民富程度最高的東營和威海也是有不錯的發展空間,當然級別也是小範圍的,畢竟城市規模受限。

從收入水平來看,排名和GDP實力是大致相當的。青島、濟南依然位居前兩位,而倒數三名也是人均GDP倒數四位當中的成員。

綜合經濟規模、人均GDP、人均收入等層面來看,未來依然會是強者恆強的局面,中游城市將會發力追趕。

要說機會,每一座城市都有,潛力大小則要看城市定位和企業競爭力。這方面依然要和經濟數據掛鉤,所以結合各數據以及經濟增速來看,未來十年發展潛力值順序大概是:

青島、煙臺、濟南、臨沂、淄博、濰坊、威海、泰安、濟寧、濱州、東營、日照、菏澤、聊城、德州。


城市發展報告


單純論發展潛力,個人認為非日照莫屬。背靠青島,南倚臨沂腹地。依山傍海,海陸空交通發達。日照若是不發達,天理不容。



琴島牧風


青島,濟南,煙臺,濰坊前四,臨沂只能排第五,地大人多,但是在地震帶上,能發展就發展起來了。菏澤潛力無窮,上面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