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南北朝小傳系列/不定期更新/檀弓(撰文)|


一、無情最是帝王家

宋武帝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其一生滅四國(桓楚、南燕、譙蜀、後秦),誅殺六位皇帝(桓玄、慕容超、譙縱、姚泓、司馬德宗、司馬德文),正是在屍山血海之上,劉裕打下了南朝四朝中實力第一強大的——劉宋。

劉裕雖然以草根出身,成功建國,但劉裕篡位之後,殺死了禪位給他的司馬德文,由此開了殺害末代君主的先例。劉裕誅殺前代君主是想要保證劉家江山穩固,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劉裕死後,他的後世子孫竟然開啟了南朝宗室自相殘殺的慣例。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劉裕

說道南朝宗室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相殘殺了,以劉宋為例,據(清)趙翼《廿二史札記》統計:宋武帝劉裕七子,惟義季善終有後,其餘皆死於非命,且無後也。宋文帝劉義隆十九子,惟孝武及明帝嗣位,紹及宏善終,㫤奔魏,休業、休倩、夷父早卒,其餘皆不得死,且亦無後。宋孝武帝劉駿二十八子:未成年即死者十,為前廢帝所殺者二,為明帝所殺者十六。當明帝時,以孝武子孫誅殺已盡,轉以己子武陵王贊為孝武后,則孝武子孫已無一在者可知。宋明帝劉彧雖有十二子,皆非親生。

劉裕子孫自相殘殺之慘,令人心驚膽寒!難怪古人有"無情最是帝王家"之嘆!但其實要說的江東六朝自相殘殺的先河,我們還得往上推到東吳。

二、首開先河

孫堅是追封的皇帝,孫策連追封都沒追封上(所以這一點孫權很不厚道,司馬炎還知道給伯父司馬師追封一個景皇帝呢),所以東吳的帝系得從孫權這兒算上。

吳大帝孫權活了七十一歲,長壽皇帝兒子自然不少,但兒子一多也就也就陷入了皇帝與儲君爭權的傳統怪圈中。孫權的長子孫登謙恭有禮,又是長子,所以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后即立為太子,這本是眾望所歸的未來皇帝。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孫權

可惜短命的孫登沒能活過老爸,赤烏四年(241年)就病死了,時年三十三歲。孫登死之前,孫權的次子孫慮(無後)已經死了好多年了,所以按照順序第三子孫和就被立為太子。按說儲君已定,這件事就該告一段落了吧。

沒有!晚年的孫權性格猜忌多疑,為了防止太子的權勢壓到自己,孫權用了歷史上皇帝都會用的一個辦法,扶植四子魯王孫霸挑戰太子的地位,由此導致"二宮之爭",這場政治鬧劇的最終結果是赤烏十三年(250年)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

此後孫權立幼子孫亮為太子,或許他是想等到孫亮長大成人的時候,自己已經老死了,自然不會跟自己有權力之爭了。只是孫權高估了自己的生命力,立孫亮後只一年,這位雄踞江東五十一年的傳奇皇帝便駕崩了。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孫亮就是個特別聰明的皇帝,他的"蜜中鼠屎案"大家可能都聽過。但是無奈幼年登基,根基不穩,先後有權臣諸葛恪、孫峻、孫綝把持朝政,這位少年天子做了六年的傀儡,最後還是逃過不了被權臣廢黜的命運。太平三年(258年),孫亮為孫綝所廢,他的六哥孫休被孫綝迎立為皇帝,儘管六哥上臺之後很快就除掉了孫綝,掌握了東吳大權,但在孫休看來曾經當過皇帝的弟弟孫亮對自己的威脅更大,畢竟自己是被權臣拱上位的,法統不足,而孫亮卻是接的孫權的位子,他才是正牌皇帝。

所以誅殺權臣僅一年以後,永安三年(260年)孫亮也"自殺"身亡,時年十八,無子

孫休在位七年,為政治國還算可以,死後諡號景皇帝。永安七年(264年),孫休去世,當時正值蜀漢新亡,吳國的交州又叛吳降魏,吳國政局動盪不穩。這種情況下,吳國上下都認為必須要立長君才能使國家渡過危難時刻,而景皇帝孫休死的時候才三十歲,他的兒子能有多大年紀,強行扶立恐怕只會是下一個孫亮。

孫權一共有七個兒子,當時除了五子孫奮還在世,其他都已經死了。那既然孫權的七子、六子之前都當過皇帝了,直接立孫奮不就行了嗎?也不行,之所以當初廢了孫亮之後,沒讓孫權五子孫奮登基,而是選擇了六子孫休做皇帝,他是有原因的。一來孫奮這個人從小到大目無法紀,肆意妄為,連封國的屬官都敢擅殺,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二來就是由於孫奮爛泥扶不上牆,所以他已經被貶為庶人,失去了皇族身份,自然也就輪不到他繼位了。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既然這樣就只能在孫權的孫輩裡面挑了,孫權的七個兒子中,五子孫奮已經被踢出局了,也自然不會讓他的兒子繼位。剩下的六個兒子中,次子孫慮和七子孫亮無後,也不用考慮了。六子孫休就是因為兒子小,東吳大臣才想立長君,他的兒子也淘汰了。

這樣一來就剩下長子孫登、三子孫和和四子孫霸的兒子們了。不過孫登雖然有三個兒子,但是長子和三子都早夭,次子孫英倒是活了下來,但是在五鳳元年(254年)的時候因為圖謀誅滅權臣孫峻,事發,自殺而死。因此有實力競爭皇位的就剩下孫和與孫霸的兒子們了。最後眾臣商量再三,決定立孫和的長子孫皓為帝。有這麼幾個理由,孫皓當時是孫權活著的孫子中最年長的;其次孫和畢竟當過太子,地位要高於孫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孫皓當時為人謙恭有禮,一派明君做派,所以東吳中央就決定是他了。

後來孫皓上臺之後的所作所為我們就都知道了,東吳重臣腸子都悔青了。這裡主要談談孫皓為了鞏固皇位,消滅潛在對手的事。孫皓的父親孫和曾經與孫霸有莫大的矛盾,所以一上臺收拾的就是孫霸的兒子們。孫霸有兩個兒子,孫基和孫壹,孫皓登基的當年就將這兄弟倆削職流放,當時孫皓初登基,地位還不穩固,所以沒殺他們,不過從後來孫皓的所作所為來看,這兄弟二人大概率應該是

死了,就算沒死,也該是泯然眾人了。

對孫皓來說威脅最大的,當然是同胞兄弟,孫和有四個兒子,孫皓是老大,剩下還有三個弟弟孫德、孫謙、孫俊。其中孫謙、孫俊都因為很有才望,為孫皓忌憚,最後全家被殺死。至於二弟孫德,按理說作為長弟應該是最為孫皓猜忌的,但是《三國志》中僅記載其在孫休時期"封德錢唐侯",此後就再無記載,從孫皓斬草除根的做法看來他是沒有理由放過二弟的,所以有理由相信,孫德在孫皓繼位之前就已經死了,只有死人才不會被追究。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親兄弟剷除以後,就該對堂兄弟下手了,六叔孫休是前任皇帝,如果不是因為他死的太早,兒子又年齡太小,皇位是怎麼也落不到孫皓頭上來的,所以他的兒子必須剷除。孫休也有四個兒子,由於他兒子的名字太複雜,輸入法都打不出來,我們就不列他們叫啥了,寶鼎元年(266年)孫皓將他們兄弟四人軟禁起來,並將其中較年長的老大老二殺死,老三老四由於年幼所以逃過一劫,其實年長的老大老二估計年齡也不超過18歲,畢竟就算他們的爹孫休要是活到那時候也才32歲。

孫休的三子和四子後來的命運怎麼樣,史書上沒有記載。不過我們可以從《三國志》中推出來個蛛絲馬跡。孫皓收拾完上述這些人後,唯一對他來說有點威脅的就剩五叔孫奮了,不過孫奮已經被貶為庶人,所以一開始孫皓也就沒對其太上心。直到建衡二年(270年),孫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孫皓悲傷思念過度,天天對著靈柩哭泣,一連數月不出門,於是民間有人傳言孫皓已死,並謠傳孫奮與上虞侯孫奉必有一人會成為皇帝。孫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刻誅殺了孫奮以及他的五個兒子,孫奮這一支也就絕了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司馬炎

其後上虞侯孫奉也被殺了。但是這裡就有個疑問,孫奉其實是孫策的孫子,他跟孫皓的血緣關係已經很遠了,按理說皇位就是輪也輪不到他了,為什麼當時的人會認為一個被廢的庶人(孫奮),一個皇室的遠親(孫奉),這兩個人裡面會出一位皇帝了呢?唯一解釋的通的就是,跟孫皓比較親的堂兄弟們,諸如孫霸的二子,孫休的二子,很可能已經被孫皓提前

消滅了。

最後來說說孫皓,殺人如麻的孫皓命裡多子多福,《三國志》記載光封王的就有34位,《晉書》也記載有21位,實際數量可能更多。西晉滅吳之後,孫皓及所有活著的兒子都北上朝覲司馬炎,孫皓後來被封為歸命侯,在洛陽安度晚年,孫皓的兒子也多數活了下來,西晉滅亡後,孫皓有幾個兒子(孫充、孫璠)還回到了江東,差點復興東吳。

三、小結

東吳四代皇帝中,孫亮絕後;孫休應該也絕後了;孫權的七個兒子中除了孫和外其他應該也都沒有後代了;孫皓就是孫和的兒子,孫和四個兒子中,可能也只有孫皓一支有後代。因此最後推測的結論是,東吳四代皇帝,兩代絕後,唯有孫權——孫和——孫皓,一脈單傳。

江左六朝第一的東吳,開啟宗室自相殘殺的先河

孫權

附錄:《宋子孫屠戮之慘》

宋武帝七子:長子劉義符(少帝),即位以失德被廢,不久被殺;次子劉義真,被少帝所殺;三子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所殺;四子彭城王劉義康,被文帝賜死,其子劉允文被劉劭所殺;五子江夏王劉義恭,被前廢帝劉子業所殺,其十六子,有十二個被劉劭所殺,四個被前廢帝劉子業所殺;六子南郡王劉義宣,以謀反罪被殺,其子皆被殺;七子衡陽王劉義季,以飲酒過度而亡,傳國到其孫子,蕭齊建立後,國除。這樣,宋武帝七子,惟第七子劉義季有後,其餘皆死於非命,且無後。

宋文帝十九子:長子劉劭,次子始興王劉濬以弒逆被殺,劉劭四子、劉濬三子皆被殺;三子即位為孝武帝;四子南平王劉鑠,被孝武帝毒死,其三子皆被前廢帝劉子業所殺;五子廬陵王劉紹,出繼給劉義真,以善終,劉紹無子,以劉鑠之子劉敬先為嗣,但被劉子業所殺;六子竟陵王劉誕,被孝武帝派人所殺;七子建平王劉宏,善終,但其子劉景素及景素子延齡及二少子皆被後廢帝劉昱所殺;八子廬江王劉褘,明帝逼令自殺,七子劉克明,善終,但無子;九子晉熙王劉昶,前廢帝欲殺子,奔魏,有後;十子武昌王惲,孝武帝逼令自殺,無後;十一子劉彧即位為宋明帝;十二子始安王劉休仁,被宋明帝賜死,其二子,後廢帝時被殺;十三子晉平王劉休祜,宋明帝派人殺之,其十三子,在宋順帝時被蕭道成以朝命賜死;十四子海陵王劉休茂,以反被殺;十五子劉休業、十六子倩、十七子劉夷父皆早死;十八子劉休笵,舉兵討蕭道成被殺,其子同時被殺;十九子巴陵王劉休若,被宋明帝賜死,其子劉衝不久也死。這樣宋文帝十九個兒子,孝武帝和明帝嗣位,劉紹和劉宏善終,劉昶奔魏,休業、休倩、夷父早卒,其餘皆不得死,亦無後。

孝武帝劉駿二十八子,夭亡者十人,被前廢帝所殺者二人,被宋明帝所殺者十六人。故在明帝時,無一人在世者。明帝自身無生育能力,一般認為其十二子皆非親子,(故甌北感嘆道明帝:"何以自護其假子而盡殺祖宗之子孫!")即使如此,這十二子或者夭亡,或者被殺,蕭齊時無一人在世,並且皆無後。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